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小荣

作品数:23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疫情
  • 3篇死亡率
  • 2篇疑似
  • 2篇疑似预防接种...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预防接种异常...
  • 2篇女性
  • 2篇缺陷综合征
  • 2篇肿瘤
  • 2篇综合征
  • 2篇麻疹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综合...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炎
  • 2篇接种
  • 2篇接种异常反应
  • 2篇结核
  • 2篇获得性

机构

  • 18篇赣州市疾病预...
  • 3篇江西省疾病预...
  • 2篇于都县疾病预...

作者

  • 18篇钟小荣
  • 12篇陈祥发
  • 11篇邓海智
  • 9篇杨静
  • 5篇杨荣荣
  • 4篇杜刚
  • 3篇刘杰
  • 3篇尹帆
  • 3篇邱俊华
  • 3篇张志强
  • 2篇廖梅珠
  • 2篇黄棋
  • 2篇赖佳丽
  • 2篇刘毅
  • 1篇廖勇
  • 1篇胡晓军
  • 1篇雷琼
  • 1篇孟旭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10年赣州市麻疹疫情资料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赣州市2000~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方法]对赣州市2000~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赣州市2000~2010年共报告麻疹4 603例,年均发病率为5.24/10万,合计死亡5例,平均病死率为0.11%。2010年麻疹发病率为0.09/10万。2005年发生暴发疫情5起,发病68例;2007年发生暴发2起,发病54例。[结论]2000~2010年赣州市麻疹疫情得到明显控制。
杨静钟小荣陈祥发邓海智
关键词:麻疹
赣州市2006-2018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赣州市2006-2018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赣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评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在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中下载治疗病例的历史卡片,对治疗数据进行关联筛选和分析。[结果]调查的1520例艾滋病患者在坚持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出现了明显上升,且治疗时间越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越多。152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326例患者发生了免疫学失败,失败率21.4%,50.0%发生在接受治疗后的16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为中学或中专、开始治疗年份为2016年及以后、服药依从性≤95%是2006-2018年赣州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赣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率较高。赣州市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在对艾滋病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强服药依从性的教育,加快提升检测能力。
杨荣荣钟小荣严月康廖梅珠杜刚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毒
2009-2015年赣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2009-2015年赣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全市AEFI监测系统运行质量和疫苗接种安全性。方法运用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乡报告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年来共报告AEFI 2 476例,发生率7.15/1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1.51/10万剂次。病例以0岁为主,占45.64%;9月报告病例最多,接种后<1天出现反应2 140例,占86.43%;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百白破、白破和麻风疫苗,临床损害以过敏性皮疹为主。结论全市监测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无接种事故,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钟小荣陈祥发张志强尹帆刘毅邓海智杨静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起山村学校B群流脑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行,以儿童多见。2011年9月,江西省于都县一山村中学发生一起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暴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以下对此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处理情况进行报道,为今后类似疫情的处理提供参考。
钟小荣杨静邓海智陈祥发
关键词:疾病暴发流行
赣州市消除麻疹工作效果评估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赣州市1950—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估消除麻疹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赣州市1950—2011年共报告麻疹839 789例。在计划免疫前阶段(1950—1978年),年均发病率615.28/10万,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每隔二三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计划免疫阶段(1979—2011年),年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至18.89/10万。在开展常规麻疹疫苗接种同时实施麻疹强化,麻疹发病率下降显著,2009—2011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结论高覆盖率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是消除麻疹的有效策略。
杨静钟小荣陈祥发邓海智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接种
2015—2021年赣州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2015—2021年赣州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早死概率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情况。方法收集2015—2021年赣州市死因监测地区死亡资料,分性别、地区计算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年平均增速等指标,预测“健康中国2030”赣州市早死概率。结果2015—2021年赣州市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中标率、死亡构成比分别为500.18/10万、477.87/10万和79.18%;四类主要慢性病城市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4.71%,P<0.01)、农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33%,P<0.01);城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6.32%下降至11.25%(APC=-5.54%,P<0.01),女性、农村和全人群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城市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4.14%、-7.33%、-6.83%、-4.92%,P均<0.01),农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3.83%,P<0.01);赣州市2030年男性、女性、城市、农村、全人群四类主要慢性病预测早死概率分别为15.05%、6.50%、6.44%、15.11%、10.74%,“健康中国2030”目标值分别为15.37%、7.13%、11.42%、11.42%、11.42%。结论赣州市应进一步加强糖尿病防治,更加关注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注重农村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慢病防治体系建设。
严月康曹洪敏杨荣荣杜刚刘杰钟小荣袁雪茜朱瑶琴
关键词:主要慢性病死亡率
江西省赣州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赣州市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NEPI)后工作开展情况,评价全市NEPI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NEPI前后(2007年和2015年)的政府投入、冷链设备装备、专业人员构成、疫苗接种率、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疫情资料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EPI工作实施后,市县两级NEPI工作经费有了较大改善;市、县、乡三级免疫规划专职人员均有所增加,县管理人员、乡级人员普遍偏少,单位平均人数分别为3.37人、2.73人;人员学历、职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无学历、职称人员比例较高,村医管理覆盖率下降。全市冷链设备有了极大的提升。NEPI新增疫苗及乙型肝炎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比NEPI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除流行性腮腺炎外,其余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均显著下降,白喉、脊髓灰质炎无病例报告。结论赣州市NEPI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面临基层政府投入不足,免疫规划专业人员缺乏、素质不高、不稳定等问题。
钟小荣陈祥发刘毅邱俊华尹帆张志强邓海智杨静
关键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赣州市2005-2012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赣州市风疹疫情特征,为控制风疹流行和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赣州市风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2年,赣州市报告风疹2298例,发病率3.57/10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各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5.14,P〈0.01);每年3-6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病例总数的69.63%;10-14岁组儿童发病率较高,达14.13/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字2=88.82,P〈0.01),发病率育龄期妇女发病率为0.97/10万。结论:近年来,赣州市风疹疫情较为严俊,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风疹发病的重点人群,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应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对该人群预防接种,落实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防控措施,以控制风疹流行和减少CRS的发生。
钟小荣陈祥发邓海智
关键词:风疹疾病控制
狂犬病暴露者免疫球蛋白三步注射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头面部、手指、足趾被动物致伤的暴露患者采用局部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HRIG)的新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12月在某中心就诊的狂犬病Ⅲ级暴露者中同意使用狂犬疫苗HRIG联合免疫的头面部、手足末端暴露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HRIG分三步给药的新注射法,对照组按国家预防处置规范常规给药。比较2组患者首针疫苗后第7天(d 7)和第45天(d 45)的人狂犬病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差异以及HRIG注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d 7的狂犬病病毒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d 45 2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RIG三步注射法能显著提高伤口局部的中和抗体水平和促进全身循环抗体的早期产生,并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注射疼痛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邱俊华邓海智钟小荣巫晓梅
关键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
接种门诊人员和儿童家长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知信行调查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了解接种门诊人员和儿童家长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的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江西赣州市对1 274名儿童家长和315名门诊人员就AEFI监测的知信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8.41%的接种门诊人员知晓AEFI监测定义,但仅有26.67%的人知晓报告卡上报时限;94.11%的家长知晓接种疫苗后现场留观30 min,仅有61.30%的人知晓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态度上,双方均支持AEFI监测工作,96.51%的门诊人员和89.7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AEFI监测工作,参与度较好;相关行为方面,41.27%的门诊人员存在怀疑为AEFI但未报告现象,该现象与接受培训次数有关;未报告AEFI人员中有42.37%认为AEFI监测工作是额外负担,远高于报告过AEFI人员;儿童发生AEFI后家长报告意识较好,报告率达86.04%;17.97%的家长对症状轻的AEFI不报告,仅有42.70%的家长接种后留观时间≥30 min,其中农村家长较城区、乡镇家长比例高,并与家长所持态度及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关。结论应加强门诊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接种前的告知及AEFI知识的宣传工作。
钟小荣卢致强陈祥发张志强尹帆邓海智杨静
关键词:知-信-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