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燕
- 作品数:48 被引量:44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矿物光率体主轴、晶轴、弹性张量的数学转换和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被引量:1
- 1999年
- 以往是通过手工转图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和应力主轴的,把手工操作变为计算机运算和成图,是一个重要的附加课题.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实现轴与轴以及坐标系和投影面之间的各种转换方法,具体步骤有:(1)把费氏台下读数转换为地理坐标系下的数据;(2)已知任意两个光率体主轴求第三个光率体主轴;(3)投影面的旋转;(4)由光率体主轴获取晶轴;(5)把弹性张量从与晶轴相关的坐标系转到地理坐标系中.由此编制的处理程序和绘图软件已在应用中.
- 关小平金淑燕
- 关键词:计算机
- 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局限于100~150km吗?——针状含钛铬磁铁矿的发现及动力学意义的思考被引量:43
- 1998年
- 在大别山碧溪岭石榴石橄榄岩的早期世代粗粒橄榄石中发现针状 (或杆状 )出溶体 ,长度为 5~ 30 μm ,宽度 2~ 6 μm ,沿橄榄石 [0 10 ]方位定向排列 .经综合方法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针状出溶体为含钛铬磁铁矿 ,是β相橄榄石中出溶体 ,它说明该超高压榴辉岩_超镁铁岩体形成的压力不只局限于柯石英_金刚石稳定场 (3~ 4GPa) ,有可能在大于 10GPa以上 (即 30 0km深度以下 )
- 金振民金淑燕高山赵文霞
- 关键词:超高压岩石石榴石橄榄岩磁铁矿变质岩
- 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差异——来自TEM研究的证据被引量:17
- 2005年
- 大陆碰撞造山带中超高压榴辉岩从变形程度上通常可以分为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两类。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心中面理化榴辉岩和块状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面理化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比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高大约3个数量级,位错密度达1.2×1010/cm2。并且有水分子团与高密度位错共存,表明主导石榴石发生强烈塑性变形的机制为水弱化的位错滑移。(2)块状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位错密度低,没有观察到水分子团,虽然在局部发现有位错网,但总体上仍呈刚性。(3)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占主导地位的位错滑移系都是1/2<111>{110},其次为<100>{010}。本文对变形石榴石晶体中水的赋存状态、水弱化机制及变形石榴石形态优选方位与晶格优选方位不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1)水在石榴石晶体中有三种可能赋存状态:第一种是吸附于位错管道中的极化水分子;第二种是通过晶体表面以及位错管道扩散进入晶格的间隙水分子;第三种是以4OH-替代SiO44-形式的结构水。(2)石榴石水弱化机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位错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起主导作用;另一种是水弱化促进的扩散和颗粒边界滑移机制,在面理化榴辉岩石榴石的塑性变形中只起次要作用。(3)变形石榴石不产生明显的LPO是由其晶体结构本身特征所决定的,并不能排除其主导变形机制仍然是位错滑移的可能性。
- 刘祥文金振民金淑燕曲晶徐薇
- 关键词:CCSD榴辉岩石榴石TEM
- 大陆深俯冲带中的水:来自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的证据被引量:34
- 2000年
-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大别山碧溪岭和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主要矿物中结构水在3000~4000cm^-1波段的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量。研究表明,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是最主要的结构水载体矿物(100~200μg/g);石榴石和石英基本不含或仅含微量的水;副矿物金红石可以含大量的结构水(〉1000μg/g);柯石英不显示结构水的特征峰,但存在明显的分子水特征谱。
- 章军锋金振民H. W. GreenⅡ金淑燕
-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结构水红外光谱
- 榴辉岩部分熔融与拆沉和陆壳增生关系
- 大陆造山带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地壳加厚可导致下地壳镁铁质-超镁铁质麻粒岩相变为榴辉岩。大陆深俯冲过程中部分表壳岩、变基性火山岩和玄武岩质岩石也可以相变为含柯石英(或微粒金刚石)榴辉岩。榴辉岩密度(ρ>3.3...
- 金振民章军锋高山金淑燕刘惠芳
- 关键词:榴辉岩下地壳部分熔融拆沉作用陆壳增生
- 文献传递
- 铬铁矿预富集和上地幔部分熔融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1996年
- 用合成地幔岩为原始材料,在温度1225°C和严格控制氧分压10^(-5)-10^(-12)atm条件下,对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与铬铁矿预富集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达到稳态熔融结构时,5%-8%的玄武质硅酸盐熔体主要赋存在矿物三联点之间,它为铬元素从地幔岩中萃取运移和预富集提供了先决条件;(2)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原岩的尖晶石和辉石(铬透辉石和顽火辉石)提供的铬元素相结合,形成了富铬尖晶石和铬铁矿(Cr_2O_3可达38%-47%)。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不仅控制了上地幔岩石类型演化(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同时它对铬铁矿的预富集起着关键作用。
- 金振民Quan BaiD.L.Kohlstedt金淑燕
- 关键词:地幔岩部分熔融铬铁矿
-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硬玉石英岩显微组构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硬玉石英岩是大别—苏鲁超高压 (UHP)变质带内重要超高压岩石类型之一 ,其变形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参数 (应变、应力、应变速率 )对于全面了解超高压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 3个样品中的主要组成矿物硬玉和石英进行显微组构和透射电镜 (TEM)的初步研究 .晶格优选方位 (LPO)测量成果表明 :硬玉组构类型与绿辉石相近 ,为L ,LS型 ;石英组构类型主要为单斜对称 .TEM研究表明硬玉滑移系以 (1 0 0 ) [0 0 1 ]、(1 1 0 ) [0 0 1 ]及 (1 - 1 0 ) 1 / 2 [1 1 0 ]为主 .石英中位错发育 ,滑移系以 (0 0 0 1 ) [1 1 2 - 0 ]底面滑移为主 。
- 王璐金振民刘祥文金淑燕
- 关键词:硬玉绿辉石组构流变学TEM
-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强度——来自高温高压实验的证据被引量:12
- 2001年
- 利用Griggs型 5GPa高压仪器 ,在柯石英稳定域围压条件下 ( >3GPa)完成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学实验 ,建立了榴辉岩流变状态本构方程 (流动律 ) : ε=Aexp( -Q/RT)σn ,应力指数 (n)为 3 .4 ,活化能 (Q)为 4 80kJ/mol,结构常数 (A)为 10 3.3.实验结果表明 :( 1)作为两相矿物组成的榴辉岩 ,其流变学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相矿物 (石榴石 )和弱相矿物 (绿辉石 )含量比例 ;( 2 )天然榴辉岩塑性变形机制是以位错蠕变为主 ;( 3 )根据实验成果比较榴辉岩和上地幔方辉橄榄岩流变学强度相当 ,两者耦合在大陆深俯冲 10 0km左右深度发生拆沉作用可能性很小 ,与上地幔上隆 (upwelling)作用有关的造山期后伸展作用对超高压岩石折返更具有重要意义 .
- 金振民章军锋Green H.W.金淑燕王永锋
- 关键词:超高压榴辉岩高温高压实验拆沉作用
- 辉长岩韵律层厚度的分形结构与模拟计算——以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为例被引量:2
- 2001年
- 运用分形理论对四川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厚度进行分维计算 ,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手段 ,对韵律层理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形计算表明 ,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韵律层在厚度上具有分形结构 ,其分维数介于 1.4~ 1.8之间 ,不同级别韵律层的厚度分维数不同 ,韵律演化的级别越高 ,厚度分维数越大 .通过模拟计算的韵律色度分维数与实测韵律层的厚度分维数比较接近 ,变化规律也比较相似 ,这不仅说明在韵律的演化过程中 ,厚度和色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也说明了重力在韵律形成机制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地球的重力作用与地球的其他物理化学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耦合 ,形成了这种具有时空分形结构的韵律现象 .
- 欧新功金淑燕金振民
- 关键词:层状侵入体计算机模拟
- 斜长石组构的显微测量方法及应用
- 1999年
- 介绍了目前国外用费氏台测量斜长石组构的三种方法:(1)BPW图解法;(2)(010)、(001)双面交点法;(3)(010)消光角法。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确定斜长石组构的应用意义:(1)确定滑移系;(2)判断剪切方向;
- 马芳金淑燕
- 关键词:斜长石岩石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