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英
作品数:
7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吴敏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马晓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张永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王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石慧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急性
3篇
白血
3篇
白血病
2篇
生物学
2篇
生物学特点
2篇
细胞
2篇
淋巴
2篇
淋巴细胞
2篇
急性淋巴细胞
1篇
药物耐受
1篇
药物耐受性
1篇
婴儿
1篇
婴幼
1篇
婴幼儿
1篇
智力低下
1篇
神经系
1篇
神经系统
1篇
神经系统感染
1篇
受性
1篇
中枢神经
机构
4篇
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郭海英
3篇
吴敏媛
3篇
王彬
3篇
张永红
3篇
马晓莉
2篇
谢静
2篇
张瑞东
2篇
金眉
2篇
石慧文
1篇
姜锦
1篇
陈燕华
1篇
段彦龙
1篇
马云
1篇
胡亚美
1篇
张大伟
1篇
朱光华
1篇
解谨
1篇
张蕊
1篇
王旭
1篇
罗燕芬
传媒
1篇
白血病.淋巴...
1篇
中华肿瘤杂志
1篇
中华儿科杂志
1篇
北京医学
年份
1篇
2010
1篇
2009
1篇
2008
1篇
1999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愈后智力低下与血FT_3和FT_4关系的探讨
1999年
陈燕华
王旭
马云
罗燕芬
郭海英
姜锦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智力低下
FT3
FT4
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
2008年
目的总结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2岁以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随访至2006年8月31日。结果共41例患儿,占同期ALL的3.9%。诊断后治疗者28例。诊断时年龄≤12个月11例,白细胞数大于20×10^9/L21例,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者5例,骨髓免疫学均为B细胞来源,其中带有髓系标志22例,17例存在染色体易位,其中7例为1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诊断后治疗的患儿,于诱导治疗第28天骨髓完全缓解率100%,复发4例,复发时间为缓解后9—34个月(中位14个月),4例复发患儿均为高白细胞,且3例具有11q23形成的融合基因。22/28例患儿生存并随访至今,随访时间8~124个月(中位39个月);持续完全缓解时间1~124个月(中位36.5个月)。结论2岁以下婴幼儿ALL的生物学特点明显,临床多表现为高白细胞,骨髓免疫学以B细胞型为主,且髓系相关抗原联合表达的频率很高,染色体以1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为多见,骨髓复发仍然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伴有11q23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者预后差。
马晓莉
吴敏媛
张永红
石慧文
谢静
王彬
郭海英
金眉
张瑞东
胡亚美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生物学特点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巯嘌呤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调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维持化疗期间巯嘌呤(6-mercaptopurine,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规范应用北京儿童医院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3年化疗方案(BCH-ALL-2003),随访至2008年9月30日的患儿。全部患儿处于骨髓缓解期,且维持化疗≥3个月。详细记录患儿6-MP服用情况,包括服用剂量以及恶心、呕吐、皮疹等用药反应,以调查6-MP的耐受性。所有患儿每周复查血常规,间隔4周复查肝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6-MP毒性分级。记录6-MP停止时间和剂量减少程度。结果共133例,男81例,女52例,中位年龄67个月(18~188个月),中位缓解时间26个月(6—47个月)。6-MP维持化疗(13.5±7.4)个月(3~25个月),其中6-MP标准剂量、全疗程者72例(54%),剂量46mg/(m2·d),白细胞(WBC)(3~4)×10^9/L,中性粒细胞(ANC)(1.5—2.0)×10’/L,肝脏毒性小于Ⅱ级,4例(3%)患儿ANC持续在3×10^9/L以上,6-MP剂量增加为标准剂量125%。余61例患儿均为严重不耐受6-MP者,其中骨髓抑制48例(同时伴肝毒性9例),单纯肝脏功能异常12例,反复皮疹1例。平均毒性反应出现时间为2.5周。19例患儿平均停用6-MP7d,42例患儿平均6-MP实际剂量25~30mg/(m2·d)。结论ALL患儿个体间6-MP的耐受性差异很大,46%ALL患儿对6-MP的标准治疗剂量表现为明显的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耐受反应,临床需要根据血常规不断调整6-MP的剂量,以避免较大的毒性反应的发生,而3%患儿给予标准剂量6-MP,表现为无轻度骨髓抑制等化疗反应,临床需要增加6-MP剂量以减少复发危险性。但如何更准确地进行6-MP剂量调整是临床研究的难题之一。选择6-MP严重不耐受患儿进行6-MP代谢酶活性和基因
马晓莉
王彬
郭海英
张永红
朱光华
段彦龙
杨菁
张大伟
金玲
张蕊
张莉
解谨
吴敏媛
关键词:
药物耐受性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分析
2009年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与年长儿有很大的不同,在临床特征、免疫分型、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许多危险因素更加突出,对预后的影响更加重要。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诊治的21例婴儿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婴儿各类型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马晓莉
吴敏媛
张永红
石慧文
谢静
王彬
郭海英
金眉
张瑞东
李志刚
关键词:
婴儿
急性白血病
生物学特点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