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22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征分析 李春艳 孟华 郭世斌 宫爱霞胃石的病因及内镜下治疗 被引量:96 2004年 胃石症又称胃内结块,在我国东北、华北及山东一带多见,好发于秋冬季节.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经内镜诊断植物性胃石24例,现对其成因及诊治方法分析探讨如下. 郭世斌 仲小伟 冷晶关键词:胃石 病因 内镜 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及上腹隐痛不适为常见症状,发病部位以降部和球部多见,分别经内镜、上消化道钡餐及上腹CT或MRI检查诊断本病。免疫组化检测示:CD117阳性15例,CD34阳性10例,S-100阳性4例,Actin阳性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理选择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手段。早期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李春艳 郭世斌 刘丽娜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 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全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3年来诊断的90例全MC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中,便秘58例,45例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药,腹泻8例,并发结肠癌3例,结肠息肉28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结论]全MC的发病与服用蒽醌类泻药及便秘有关,便秘及服泻药时间越长、服药量越大,其MC程度越重。全MC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及腹泻本身有关。该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与结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停用刺激性泻药,纠正习惯性便秘可以逆转病变。 李春艳 郭世斌 谭育红 刘丽娜 宫爱霞关键词:黑变病 全结肠 结肠肿瘤 结肠脂肪瘤4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2005年 结肠脂肪瘤临床上不多见,通常无症状,但体积大者,可引起腹痛、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套叠及肠梗阻,少数可触及包块,因缺乏特异性表现,常被误诊为结肠癌.如何提高诊断率,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一直是许多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我院近3年通过结肠镜检查或结肠CT检查发现的40例结肠脂肪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段志军 张建 谭玉红 郭世斌 李志勇 宫爱霞 胡祥关键词:结肠脂肪瘤 回顾性分析 特异性表现 排便习惯 无症状 肠套叠 内镜治疗肝外胆管良性狭窄29例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在肝外胆管良性狭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梗阻性黄疸入院,均经CT或MRI及实验室检查及其病史确诊为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将肝外胆管狭窄分类比照Bismuth标准分为3型,并评价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乳头肌切开术(EST)或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RBD)的治疗效果.结果:29例患者经EST或ERBD治疗,有效率为96.55%.随访患者28例,其中行EST治疗4例,均未复发;放置ERBD24例,8例6mo内复发、8例再狭窄患者中4例为慢性胰腺炎,2例为有胆囊切除史者,占该组11.11%(2/18);其余8例中5例为单支架置入者.结论:肝外胆管良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其治疗效果与狭窄的病因和部位有关;狭窄部位长时间、多支架置入,可以减少术后再狭窄率. 宫爱霞 马静 葛林梅 冷敬 郭世斌 孙康 孙颖关键词:内镜治疗 梗阻性黄疸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下特征 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总结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特征 ,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 17例病理确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在内镜下呈多样性 ,病变累及胃窦最多 (5 2 .9% ) ,主要病变形态为肿块或结节 (2 9.4 % ) ,溃疡型 (2 9.4 % ) ,浸润病变 (2 3.5 % ) ,浅表糜烂 (17.6 % )。结论 内镜是诊断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内镜下多点多次深凿活检可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 郭世斌 马菁 郝艳香关键词:淋巴瘤 胃肿瘤 内镜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中消化道症状占50.7%,消化道外症状占49.3%;胃镜下分级A级51例、B级72例、C级11例、D级2例;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2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支气管哮喘4例,急、慢性咽炎8例,误诊率24.6%(31/136);经质子泵抑制剂、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治疗症状缓解。结论老年人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其临床缺乏典型症状,胸痛、吞咽困难、食欲减退等非典型症状多见,易引起误诊;胃镜检查及24h食管pH监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春艳 孟华 郭世斌 王晓盛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老年人 Dieulafoy病的内镜下诊治 被引量:15 2004年 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大,内科用药疗效差,内镜下治疗疗效还是令人满意的.我院1998年3月以来经内镜检查治疗本病20例,现总结如下. 郭世斌 马菁 葛林梅关键词:DIEULAFOY病 内镜 胃黏膜 电子胃镜联合腹部超声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及超声联合预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危险性的价值.方法:157例2wk内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单纯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B组胃镜检查同期行超声多普勒检测,检测门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随访3mo,61例患者至少发生1次曲张静脉出血.曲张静脉程度、门静脉、胃左静脉、脾静脉内径与肝硬化曲张静脉出血率呈正相关;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静脉、脾静脉以及胃左静脉内径均呈逐渐增宽的趋势,出血组明显大于非出血组(15.3mm±2.1mm vs 12.1mm±2.0mm,11.2mm±2.3mm vs 9.3mm±1.9mm,5.3mm±0.5mm vs 3.6mm±0.4mm,均P<0.05);胃左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胃镜联合超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纯胃镜检查(92.16% vs 74.47%,91.3% vs 73.33%,均P<0.05).结论:胃镜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预测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准确性. 郭世斌 段志军关键词:肝硬化 门脉高压 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