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邴寒

作品数:3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视网膜
  • 14篇网膜
  • 8篇眼底
  • 7篇血管
  • 7篇血管造影
  • 7篇荧光
  • 7篇造影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内障
  • 7篇白内障
  • 7篇病变
  • 6篇眼底血管
  • 6篇眼底血管造影
  • 6篇荧光素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31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1篇邴寒
  • 16篇赫红丹
  • 15篇张继超
  • 12篇李淼
  • 8篇郭续媛
  • 6篇王力
  • 6篇金奎东
  • 6篇王素云
  • 5篇王洁
  • 5篇初海迪
  • 3篇唐杰
  • 2篇石峰
  • 2篇韩清
  • 2篇齐艳华
  • 2篇安小玲
  • 2篇程笑冬
  • 2篇王雪红
  • 2篇金晓明
  • 2篇宋昊刚
  • 2篇秦悦洋

传媒

  • 14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校医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眼科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外伤的眼部表现分析
为了探讨颅脑外伤病人眼部损伤的情况,我们将2006~2008年三年间神经外科颅脑外伤住院病例97例,就其中眼科情况做一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7例中男71例占73.2%,女26例占26.8%,年龄最小5岁,最大7...
王素云邴寒初海迪王雪红
关键词:颅脑外伤眼部表现双瞳孔散大
文献传递
118例近视青少年调节参数的测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参数进行测量,探讨其中存在调节异常的发生比例。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眼科门诊就诊的学龄期青少年近视患者118例,年龄6-18岁,平均年龄12.27岁。排除眼部疾病后进行屈光检查和双眼调节参数检测,统计存在不同调节参数异常比例。结果通过调节参数测量,118例患者中,存在调节幅度不足73例(61.86%)、调节反应值异常83例(70.34%)、正相对调节不足75例(63.56%)、负相对调节不足44例(37.29%)、调节灵活度值降低67例(56.78%)。结论近视青少年患者中普遍存在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灵活度等调节参数的异常。
初海迪赫红丹玄慧邴寒张继超金奎东
关键词:近视青少年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59眼的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9~2007-06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5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9眼中,0.05~0.1者2眼(3.39%);0.1~0.3者9眼(15.25%);0.3~0.5者20眼(33.40%);0.5~0.8者26眼(44.06%),其中:>1.0者2眼(3.39%);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2.35±1.65)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7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5眼,后囊膜混浊2眼,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后,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邴寒张继超李淼王素云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前纤维膜的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纤维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纤维膜35例(35眼)。激光参数:单次脉冲能量0.8-3.3 m J,击发次数12-116次。结果其中29例(29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地提高,6眼视力无明显提高。主要并发症包括虹膜出血、人工晶状体轻微损伤、前房炎性反应及眼压升高,但对术后视力无影响。结论 Nd:YAG激光是治疗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纤维膜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赫红丹王洁邴寒王雪红张继超
关键词:ND:YAG激光
白细胞淤滞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白细胞淤滞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视网膜的表达。方法:选取C57型小鼠45只,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22只、正常组23只。10wk后取视网膜,荧光显微镜计数小鼠全视网膜微血管内淤滞的白细胞数目及其含有ICAM-1表达的荧光小球数目,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ICAM-1的表达。结果:10wk后,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白细胞数目及含有ICAM-1表达的荧光小球数目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视网膜内VEGF和ICAM-1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内白细胞淤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有关。
邴寒唐杰安小玲赫红丹
关键词:视网膜白细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间黏附因子-1
女性无脉络膜症三例被引量:3
2012年
无脉络膜症(Choroidmemia,CHM)由Mauther于1982年首次报告.是一类少见的X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眼底疾病2004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诊断3例,现报告如下.
邴寒赫红丹郭续媛董红
关键词:无脉络膜症女性眼底疾病性染色体
视网膜颞侧分支静脉阻塞与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中,颞侧分支静脉阻塞与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FFA诊断为颞侧BRVO的135例患者(135眼)和98例MBRVO患者(98眼)的FFA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颞侧BRVO患者与MBRVO患者为上半支发生率高;动静脉交叉处发生率高。135例颞侧BRVO患者中,FFA显示阻塞区微血管闭塞、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78例(57.8%),黄斑囊样水肿(DME)63例(46.7%),侧支循环形成13例(9.6%),视网膜新生血管16例(11.9%),视盘新生血管3例(2.2%)。98例MBRVO患者中FFA显示阻塞区毛细血管闭塞、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46例(46.9%),黄斑囊样水肿14例(14.3%),侧支循环形成33例(33.7%)。结论颞侧BRVO患者与MBRVO患者均有一定比例缺血改变,颞侧BRVO患者有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生成,MBRVO患者则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及DME比例,颞侧BRVO患者均高于MBRVO患者。MBRVO患者侧支循环形成比例高于颞侧BRVO患者。
邴寒赫红丹秦悦洋金奎东郭续媛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一个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全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分析
2015年
目的对一个中国人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全白内障家系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定位分析。方法收集一个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中10个成员的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已报道的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致病基因附近的微卫星多态性标记进行检测,使用Mlink软件对结果进行连锁分析,最终绘制该家系各成员的单体型图,初步定位致病基因。结果通过对15个微卫星位点的分析,发现在D21s212位点处存在连锁(最大LOD=1.20,重组率0=0),进一步检测该位点附近6个微卫星标记,经连锁分析确定致病基因位置。结论该家系的相关致病基因初步定位于染色体21q11.2-qter,此范围内的CRYAA基因可能为其致病基因。本研究将对遗传性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赫红丹齐艳华邴寒初海迪金奎东程笑冬崔心明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3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回顾分析
2007年
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和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标本进行病理切片形态观察。结果3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与病理分型符合率68.31%,肿瘤常见坏死、钙化,视神经转移率58.32%。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期有一定差异,视神经转移率与预后相关。
邴寒杨光王素云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预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特征,探讨其对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对我院接受FFA检查的90例患者(126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有高血压者32例,高血脂者26例,糖尿病者32例。结果高血压组32例患者中发现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例,占9.38%。高血脂组26例患者中发现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占7.69%。糖尿病组32例患者中发现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例,占6.25%。其中的5例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典型病例明显不同。结论对于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例,应该注重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鉴别诊断,避免漏诊和误诊。FFA在诊断早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赫红丹王洁邴寒金奎东郭续媛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