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文丰

作品数:40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分子
  • 6篇碳热还原
  • 6篇陶瓷
  • 6篇热还原
  • 6篇晶体管
  • 6篇发光
  • 5篇衍生物
  • 5篇碳热还原反应
  • 5篇苯基
  • 5篇场效应
  • 4篇碳化锆
  • 4篇晶体
  • 4篇
  • 4篇场效应晶体管
  • 3篇性能研究
  • 3篇亚胺
  • 3篇有机半导体
  • 3篇四硫富瓦烯
  • 3篇酞菁
  • 3篇前驱体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4篇邱文丰
  • 20篇刘云圻
  • 14篇于贵
  • 13篇赵彤
  • 12篇朱道本
  • 8篇韩伟健
  • 7篇叶丽
  • 6篇陈仕艳
  • 6篇孙娅楠
  • 5篇狄重安
  • 4篇徐新军
  • 4篇王鹰
  • 4篇孙晓波
  • 3篇高希珂
  • 3篇刘颖
  • 3篇蔡涛
  • 3篇鲁艳
  • 2篇周淑琴
  • 2篇马永强
  • 2篇陈凤华

传媒

  • 3篇物理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物理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化学研究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第一届酞菁化...
  • 1篇第十三届先进...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对称取代酞菁分子的整流效应
合成了一种新的、带有给体和受体不对称取代的酞菁(A-Pc-D).用AFM和STM技术分别在云母和石黑基片上研究了不对称酞菁LB膜的分子图象和I-V特性.在AFM图象原位测得的分子尺寸73.6埃<'2>与π-A曲线外推得到...
周淑琴刘云圻邱文丰徐愉江雷朱道本
关键词:酞菁化合物LB膜
文献传递
苯乙烯封端的并四噻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苯乙烯封端的并四噻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苯乙烯封端的并四噻吩衍生物,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是将二溴并四噻吩、(E)-β-三丁基锡对R基苯乙烯和二(三苯基膦)氯化钯溶于甲苯中配制成混合溶液,将所述混...
刘云圻刘颖狄重安邱文丰于贵
文献传递
铪硅碳一体化液相前驱体的制备及其热解过程研究
本文以铪酸丙酯为原料,通过可控水解缩聚合成了稳定的聚铪氧烷PNH,以PNH为铪源、聚碳硅烷为硅源、DVB为碳源复配得到了铪硅碳液相陶瓷前驱体,该前驱体储存稳定,具有高固含和低黏度,能够满足浸渍用前驱体树脂的使用要求。通过...
蔡涛邱文丰孙娅楠赵彤
关键词:HFCSIC碳热还原反应热解微观形貌
一种ZrC/SiC复相陶瓷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rC/SiC复相陶瓷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前驱体以非极性聚锆氧烷为锆源,改性酚醛为碳源,聚碳硅烷为硅源反应制备而成;所述改性酚醛中的部分羟基被醚化,且含有碳碳不饱和官能团。制备方法则在非极性聚锆氧烷制...
赵彤邱文丰孙娅楠韩伟健叶丽陈凤华
文献传递
酞菁在分子材料器件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4年
酞菁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化合物,但围绕酞菁的研究工作常盛不衰,这在有机光电子功能材料的研究中是极为罕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酞菁本身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在现代科学技术一些领域里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酞菁在分子材料器件,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气体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仕艳刘云圻黄学斌邱文丰朱道本
关键词:酞菁有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气体传感器
五苯基苯功能化苝酰亚胺荧光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A novel pentaphenylbenzene functionalized perylene bisimide fluorescent dye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孙晓波陈仕艳刘云圻宋延林邱文丰于贵朱道本
关键词:红色发光
文献传递
基于芘的蝴蝶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场效应性能研究
Recently, 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ETs) have gained a lot of attentions in the world.1 The interest...
张恒君王鹰刘云圻邱文丰于贵朱道本
关键词:有机薄膜晶体管
文献传递
苯乙烯封端的并四噻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苯乙烯封端的并四噻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苯乙烯封端的并四噻吩衍生物,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是将二溴并四噻吩、(E)-β-三丁基锡对R基苯乙烯和二(三苯基膦)氯化钯溶于甲苯中配制成混合溶液,将所述混...
刘云圻刘颖狄重安邱文丰于贵
文献传递
ZrB_2/SiC前驱体的制备、表征及裂解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以聚锆氧烷为锆源,聚硼硅氮烷兼作硼源、硅源和碳源,通过共混得到ZrB2/SiC液相前驱体,该前驱体经高温裂解得到ZrB2/SiC复相陶瓷.对ZrB2/SiC前驱体的裂解行为、陶瓷产物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ZrB2/SiC前驱体经1400℃裂解后保持无定形状态,1500℃处理后析出t-ZrO2晶体,1600℃时体系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ZrC,同时析出SiC晶体,1700℃时生成ZrB2,最终陶瓷产物晶相组成为ZrB2/SiC.在1500~2000℃范围内,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陶瓷由致密结构变为多孔结构,最终陶瓷产物由尺寸为100~300 nm的纳米颗粒堆积而成,各元素分布均匀.
葛凯凯邱文丰韩伟健叶丽赵爱军赵彤
关键词:裂解碳热还原ZRB多孔结构
并四噻吩衍生物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上的应用
有机薄膜晶体管由于在显示器,传感器,和记忆元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本文合成了以并四噻吩为核,苯、连二苯和萘对称取代的三种场效应材料。我们研究了它们在薄
刘颖王鹰刘云圻于贵邱文丰
关键词:晶体管迁移率开关比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