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健

作品数:2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艺术
  • 7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音乐
  • 7篇语言
  • 4篇音乐语言
  • 4篇乐语
  • 3篇乐歌
  • 2篇艺术
  • 2篇原野
  • 2篇萨义德
  • 2篇诗意
  • 2篇文化
  • 2篇现象学
  • 2篇现象学阐释
  • 2篇民歌
  • 1篇道家
  • 1篇德彪西
  • 1篇调类
  • 1篇东方学
  • 1篇新诗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机构

  • 24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24篇邱健
  • 1篇唐建平
  • 1篇彭玉娟
  • 1篇高淑琴
  • 1篇钱康宁

传媒

  • 3篇东吴学术
  • 2篇北方音乐
  • 2篇云南艺术学院...
  • 2篇民族音乐
  • 1篇音乐创作
  • 1篇南方文坛
  • 1篇作家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思想战线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艺术探索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人民音乐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扬子江文学评...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道相济:中国艺术精神的文化内核与诗意创造
2018年
在世界艺术的百花园里重拾中国艺术精神乃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儒道相济,构筑了中国人的两种性格;儒道相成,建构了中国艺术的两种精神。成于乐与游于艺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文化内核创造了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中国艺术。在充满生机的诗意创造中,高蹈的心灵、蓬勃的生命、独立的人格是中国艺术之于人的精神价值所在。
邱健
关键词:道家艺术诗意
歌潮乐浪汇交响——改革开放40年云南音乐发展回望被引量:3
2019年
改革开放40年,云南声乐硕果累累:聂耳音乐周开启了民族声乐艺术新篇章;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推动云南合唱事业新发展;央视及云南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光溢彩;云南原生态歌舞、云南歌剧音乐剧创作丰富多彩。改革开放40年,云南器乐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以云南省歌舞剧院民乐团、云南省花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为代表的云南民族器乐百花吐艳;以昆明交响乐团、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为代表的云南交响音乐别开生面。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既是再回首,又是再出发。
钱康宁邱健
结构与反结构的音乐诗学研究
对音乐结构和反结构的研究,是以结构的视野重新看待整个音乐发展的历程。这种视野,更多的是从音乐内部找原因,而不是从音乐外部获取知识。音乐研究的向度可分为历时性和共时性,这两个向度并不是冲突的,而是互为补充的。音乐的语言是本...
邱健
关键词:音乐语言诗学
文体的变奏与良心的华彩——《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随笔》品鉴
2014年
1978年《东方学》的出版,让来自巴勒斯坦的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Edward Wadie Said)在后殖民主义的批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萨义德敏锐地发现,自19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东方"的研究陷入了一种简单化和类型化,"‘东方’作为一个简单的实体概念是荒唐的,是对一个涵盖许多文化、许多宗教和许多种族集聚的大地域的小觑"。[1]他在《东方学》绪论中宣布:"做出东方本质上乃一种观念或一种没有相对应的现实的人为创造物这一结论将是错误的。"[2]换句话说,没有大写的、纯粹的、典型的"东方"。
邱健
关键词:萨义德品鉴东方学古尔德霍洛维茨
乐歌时代:现代歌—诗启蒙的历史机缘及其语言配置被引量:1
2019年
缤纷绚烂的乐歌时代是中国现代歌—诗的滥觞,它既不同于晚清又不同于五四,它在国民性乐教中反求诸己、启迪民智,又在现代性伦理中师夷长技、自救自强。对乐歌时代的考察,既关乎歌—诗自身的历史发展,又涉及现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此二者需要回到语言中来领会,是语言编织了歌—诗,歌—诗在语言中漂移;是文学与音乐相互配置的共同体构成了歌—诗,歌—诗在这共同体中获得了独立身份。乐歌语言的漂移,显示了20世纪初国人的心灵结构和世界图像,而乐歌时代的写作制度和审美制度则推动了中国现代歌—诗的发展。
邱健
关键词:学堂乐歌启蒙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学教育研究——“三原教育”的现象学阐释
2014年
目前,很多大学的艺术教育遇到了专业细分、机构庞杂、生源质量下滑等问题。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摇篮,其艺术学办学不应该追求或崇拜现有艺术教育模式,而应当返回艺术教育本身来思考问题。在这方面,云南大学提出的"三原教育",即"原点(典)教育、原野教育、原创学术",不为是一种参考。通过对其研究,笔者希望能为高等教育艺术学办学途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邱健
关键词:艺术学高等教育
从音乐“实体”转向音乐“关系”的结构研究——共时性向度开启的音乐语言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索绪尔把语言的研究区分为历时性和共时性,这种区分开启了结构主义研究的路径。把音乐放入结构的视角进行研究,就会涉及到音乐语言、音乐建构、音乐活动等问题。从音乐"实体"的研究,转向音乐"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本文将对共时性向度开启的音乐研究方式进行思考,同时还将关注那些诘难的声音。
邱健
关键词:共时性音乐语言
从《水中倒影》看印象主义音乐与联觉发生
2012年
音乐中的“印象主义”,主要指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联觉”是心理学的术语,其含义是感觉之间互相关联。印象主义和联觉,是音乐学和心理学的问题。脱离作品讨论印象主义和联觉是没有说服力,故本文选取德彪西的钢琴曲《水中倒影》来讨论。笔者通过对乐曲的分析以及音乐的欣赏,探讨何为联觉,联觉的可能性,以及联觉的发生等问题。
邱健
关键词:印象主义联觉德彪西《水中倒影》音乐语言
猜测肖像与相信事物——萨义德流亡诗学的诠释学再现
2016年
自二〇〇三年爱德华·W.萨义德辞世后,他生前未出版的著作、访谈等文献由他的家人、学生、同事整理已陆陆续续面世。与此同时,萨义德的学术年谱也大致梳理出来了。本文从非本质主义者、流亡知识分子、沉默的爱乐人三个切入点来对萨义德进行探讨,以现象学诠释学的传统对他的流亡诗学进行再现。这种再现是基于语言的再现,其目的不指向一个稳定的、普遍的结论,而是在再现中重新获得对萨义德片段式的、印象式的理解。
邱健
关键词:萨义德流亡沉默
看云南当代主流乐舞艺术的理性评论——评钱康宁新著《乐舞艺评》
2019年
云南民族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的《乐舞艺评——<云南文艺阅评简报>音乐舞蹈文选》汇集了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聘任的舞台艺术类阅评员钱康宁先生近10年来写的32篇评论文章,是了解云南当代主流舞台艺术发展历程的一手资料,也是对云南当代主流音乐舞蹈艺术历史发生的回顾总结。《云南文艺阅评简报》对全省的文艺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读者大多为分管文艺的领导者、决策者、执行者以及关心云南文艺发展的业内同仁。
邱健
关键词:乐舞艺术文艺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