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晶
-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临床药学科研课题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MSCs)移植对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心梗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EF〈50%的冠心病心梗患者23例。其中7例通过介入法经冠脉移植MSCs,16例仅行常规治疗。术后通过心脏超声以及核素显像方法全面评价心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健康存活。实验组MSCs移植后2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第6周最为明显;SPECT显示心肌梗死面积(MI)2周起明显缩小,第6周最为明显,第8周与第6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SCs移植应用于冠心病心梗患者能减小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MSCs移植有望为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1种新方法。
- 孙均游庆军蒋锡初过晶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心力衰竭心肌梗死
- 他克莫司致肥厚型心肌病1例被引量:5
- 2004年
- 过晶沈卫峰张建盛杨震坤
-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型他克莫司
- 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心衰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且观察组治疗后平均LVEF及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利尿合剂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衰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田明玉陈风陈彩萍过晶
- 关键词:利尿合剂硝酸甘油BNP
- 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使用托伐普坦致肝性脑病1例
- 2023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88岁,身高162 cm,体重64 kg,体重指数(BMI)24.39 kg·m^(-2),20年前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室抑制型(VVI)单腔起搏器,11年前行心脏起搏器更换术,2年前因胸闷气急就诊,诊断为: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有高血压病史,近期服用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降压协同改善心功能;有房颤病史,长期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治疗,未正规抗凝治疗;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长期间断服用利可君片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有盆腔肿瘤术后病史;有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阿奇霉素过敏史。此次因5日前受凉后身体水肿开始加重,伴气喘、少尿、咳嗽咳黄黏痰前来就诊,急诊拟“急性心力衰竭”收住入院。
- 郑晓圆谢芬过晶高秋芳李霞丁永娟
- 关键词:心力衰竭低钠血症托伐普坦肝性脑病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后随机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6)和对照组(n=16)。干细胞移植组于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状动脉注入;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方法治疗。于入院后第10 d,术后2、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并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干细胞移植组术前及术后第两周与对照组的心功能及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4周,患者心功能较第二周明显改善(P<0.01);第六周优于第四周(P<0.01);术后第八周与第六周无明显区别,但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由术前的32.45%±6.5%下降至术后第4周26.23%±5.7%,第六周18.32%±5.34%;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有效改善心功能,有望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 过晶蒋锡初游庆军陈风沈振亚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心肌梗死心功能
- ^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川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川崎病心肌缺血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川崎病患儿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期15例、亚急性期9例和恢复期7例3组。对照组5例患儿系怀疑川崎病而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后经实验室检查排除川崎病和其他心肌疾病者。所有病例均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部分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者于治疗后6~12个月随访复查,并与其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31例川崎病患儿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为41.9%(13/31)。其中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的阳性数分别为6/15例、4/9例和3/7例。其中8例显像阳性者治疗后6~12个月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复查结果显示:缺血明显改善3例,恢复正常4例,1例仍见明显心肌缺血。结论^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能无创、直接、客观地评价川崎病心肌缺血,对川崎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随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魏福祥王耀明陈风过晶万卫星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IBI
- PTCA术后合并血性胸膜炎心包炎一例
- 2006年
- 患者,男性,65岁,系因急性胸痛3小时而入院,当时查心电图Ⅰ.avl.V1~V4ST段抬高0.4 mv及病理性Q波,诊为急性高侧壁及前壁心肌梗死,经r-tpA溶栓治疗一周后行CAG术,术中见LAD开口处95%狭窄,中段二处95%狭窄,远端弥漫性30%~50%狭窄,LCX中段95%狭窄,RCA中段70%狭窄.
- 陈彩萍过晶
- 关键词:PTCA心包炎
- 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室功能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运用脉冲型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测算左心室心肌综合指数(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与右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测量30例MS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者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在PW-TDI条件下测算左心室二尖瓣环四个位点(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的Tei值及其均值(t-Tei)以及三尖瓣环位点(右心室游离壁)的Tei值,对各组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患者左、右心室的Tei值明显增大(P<0.001);左心室二尖瓣环四个位点t、-Tei、右心室三尖瓣环位点的等容舒张时间延长(P<0.001)、射血时间缩短(P<0.01或P<0.05),前壁、下壁及t-Tei等容收缩时间延长(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MS患者左、右心室的Tei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73,P<0.001)。结论MS患者左心室在收缩功能正常时舒张功能已减退,左、右心室功能状态可能相互影响,重视改善MS患者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新颜陈风过晶陈彩萍高秀玲
- 关键词:左心室功能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
-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2周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处理体会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合并有严重冠脉狭窄的肺癌患者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周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合并有严重冠脉狭窄在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2周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同时期内未合并严重冠脉狭窄,未行PCI治疗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对比研究。结果PCI组13例共植入25枚支架,其中左前降支12枚,左回旋支6枚,右冠状动脉7枚。PCI过程顺利,冠脉狭窄程度均由75%以上降至10%以下。2组患者均顺利在全麻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癌。PCI组凝血时间(T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血小板计数(PLT)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显著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虽然PCI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增加(P<0.05),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迟(P<0.05),但PCI组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大量出血,也未出现重大的心血管意外。结论在规范应用抗凝药物、做好围术期工作的前提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周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张芳徐凯游庆军过晶
- 关键词:冠脉支架植入术肺癌根治术胸腔镜抗凝治疗
-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 结果,将66例临床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组。所有患者术前空腹采血测定 血清CRP、肌钙蛋白T(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冠心病组CRP水平高于正常组[(4.38± 2.92)mg/L与(2.08±1.55)mg/L,P<0.01]。多支病变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5.40±3.14)mg/L与 (3.01±1.93)mg/L,P<0.01],而Tn-T和CK-MB则无差异。结论 CRP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密切相 关,且与冠脉病变有一定关系。
- 过晶沈卫峰张建盛杨震坤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CRP不稳定型心绞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