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辉

作品数:49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文学
  • 6篇先秦
  • 5篇中国文学
  • 5篇话语
  • 5篇话语体系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 5篇楚辞
  • 4篇文体
  • 3篇战国
  • 3篇政治
  • 3篇身份
  • 3篇诗歌
  • 3篇主体身份
  • 3篇宗教
  • 3篇文本
  • 3篇文字
  • 3篇礼乐
  • 3篇交际
  • 2篇道德

机构

  • 46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浙江工业职业...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内江职业技术...

作者

  • 46篇赵辉
  • 2篇张淑华
  • 2篇崔显艳
  • 1篇徐柏青

传媒

  • 16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文学遗产
  • 2篇江汉论坛
  • 2篇中州学刊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学理论...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音乐对楚辞的孕育作用
说到“楚辞”的产生,人们便会说到巫风的影响,而很少注意到音乐的作用。其实,文人手中“楚辞”这种诗歌体裁的孕育和产生,乃至于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血缘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音乐,就没有屈原的《离骚》和《...
赵辉张淑华
关键词:抒情主人公《九辩》屈原作品
文献传递
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被引量:4
2012年
先秦"文学"隐含于礼乐政治形态的"限定时空"言说中;礼乐政治形态的特定言说场合、言说主体和言说对象的特定身份及其构成的特定言说关系自然转换为"文学"的言说场合、言说主体和言说对象的特定身份及其构成的特定言说关系,从而在赋予"文学"言说"限定时空"言说特征的同时,将"文学"言说主体始终置之于特定场合、主体身份和言说对象关系的规定之下,使其丧失独立和自主性,而必然沿袭礼乐政治言说的伦理原则。于是",文学"的"怎样言说"完全被置之于由伦理原则而确立的维护等级之间言说"和而不同"的价值制约之下。"六诗"、"六义"和先秦散文的"《春秋》笔法"、寓言、重言等言说方式,都不过是先秦礼乐政治形态"限定时空"言说伦理原则支配下维护等级之间"和而不同"的"讽喻"言说方式顺理成章的置换。
赵辉
关键词:先秦文学言说
行为性质与中国古代文体的确立被引量:5
2015年
中国"文"学的行为经验本质,确立了中国"文"学文本为不同行为过程中"文字单元"的性质,也确立了中国"文"学文体的发生机制和文体区分的主要原则,即以不同的行为性质作为中国"文"学文体的区分标准。这一主要原则的确立,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体以行为性质区分文体的惯例,也确立了中国古代文体发展的规律和古代文体学论者对中国古代文体体性的认识。
赵辉
关键词:文体发展
《楚辞》、《诗经》不同艺术本质的宗教阐述
一先秦时期,我国南北存在着不同性质的文学艺术,即南方文学艺术具有更多的审美性质,而北方的文学艺术更多地关注其社会政治功用,因而具有更多的实用性。它们的产生本身不是为着审美,但也不乏文学艺术的一些特征,故我们可将它们称为
赵辉
关键词:文学艺术原始宗教《楚辞》《周礼》神职人员
文献传递
宋玉赋与倡优话语体系及赋的创始被引量:5
2015年
先秦各国都存在倡优,其主要职守是以恢谐、滑稽的话语娱乐君主,形成了倡优娱乐话语体系。宋玉赋和荀子赋在行为的性质、目的、娱乐+讽喻的功能,以及讽喻、隐语、体物的言说方式和以问答构篇、韵散配合的语篇结构、语言形式,都与倡优的话语体系基本一致。而在荀子《赋篇》之前,楚国已经诞生了诸如宋玉赋这一成熟的赋作,可以说,赋原本是宋玉等在先秦倡优话语的基础上,吸收"语"体的语篇结构和纵横家文章的一些要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
赵辉
关键词:宋玉赋创始先秦
晋前赋体的形成演化与诗辞语说俳的互动被引量:2
2017年
赋是先秦辞、语、说、俳(谐隐在汉以来也称之为俳)等文体与赋这一言说方式相结合的产物。赋的言说方式赋予赋这一文体之名,语为赋提供了语篇结构模式,辞、说给赋的华丽辞采以深刻影响,而俳谐不仅确立了赋体最早的功能,也对赋的整体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汉代赋的演化也深受四言诗和骚体诗的作用。四言诗和骚体诗的作用不仅形成骚体赋和四、六言赋的体裁形式,也将诗、骚的抒情传统带入赋中,产生了汉代的散体抒情赋;并同时将诗、骚的叙事因素融入赋体,形成了叙事赋和赋聚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的表达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赋的表现力。
赵辉崔显艳
关键词:文体互动
“登高而赋”三形态——兼论赋体文学惯例的形成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认为:"登高而赋"之"高"原指神台和朝台。"登高而赋"的原始形态是原始宗教仪式向神灵贡献祭品和祭祀主持人铺陈祭品的"物质+语言"的宗教言说形态。登朝而赋是"登高而赋"的政治言说形态;它将主体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诉求和政治需求融为一体。"登高而赋"的文学言说形态的形成是前两种、尤其是政治言说形态中"娱君"言说顺理成章的发展,表现为审美情感的言说,却包涵着政治言说形态中形成的主体价值诉求。三种形态所赋"同台",审美情感言说的因素和因台作为宗教、政治场所所具有的神圣而赋予的崇高意义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所"赋"崇高的价值意识,始终贯穿于三者之间。文体之赋及其铺陈手法、"客主以首引"的结构模式和讽喻传统也因登高而赋而形成。
赵辉
关键词:文学惯例登高政治需求赋体宗教仪式价值诉求
中国“文”学行为经验本质的哲学本原
中国“文”的概念因天、道的形而下的具象而发生,又因“天人合一”的哲学而将其遍及于礼乐道德及其行为,进而将礼乐道德及礼乐道德言说的文辞及文献也视之为“文”.中国现代“文”、“文章”意义的“文”因此而发生.而天人哲学“道”“...
赵辉
关键词:文学作品哲学思想
论交际诗行为过程“文字单元”的性质及其意义
2016年
一、交际诗行为过程的“文字单元”性质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性质的行为,一般都由几个行为单元结构而成。而一个实施中的行为,也分为不同的步骤和单元。每一文字作品的产生,也都有一个“前因后果”的行为过程:“前因”,即驱使主体写作的事因行为过程,“后果”,即文字言说过程。文字言说都是一个行为过程的一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因事而作的观念。而所谓“因事而发”,表现出将文本的产生看作是一个行为过程结构单元的观念。
赵辉
关键词:文字作品交际
《左传》叙事体式与“礼”之关系考被引量:4
2008年
《左传》第一次将上古原始叙事文体的粗线条记事加以细化,完整地记载一个史实、事件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开创了"言事相兼"的叙事文体体式。《左传》的这一叙事特征,其内在成因是对"礼"的记载:作者自觉地将"礼"作为记述历史的中心视点,以事明礼,使《左传》始终参照礼来记事;而"礼"以过程和细节表现其意义,要求记录者对事情的本末和细节特别关注。礼仪的言行相兼及记言明义,使得《左传》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事必兼言的写作手法,由此形成了言事相兼的全新叙事体式。
赵辉崔显艳
关键词:左传叙事体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