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娟 作品数:41 被引量:268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核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2015年江苏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调查 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方法 2015年对全省155家城市水厂展开调查,枯、丰水期采集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共2 398份,检测水质常规指标。结果 2015年江苏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89.07%,主要不合格指标为二氧化氯、游离余氯、菌落总数、耗氧量、总硬度、氟化物。地表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为90.97%,地下水源的水质合格率明显低于地表水源,仅为62.96%;常规处理的水质合格率为90.88%,仅消毒、未处理分别为70.49%、42.11%;深度处理的水质合格率达到91.97%,未深度处理的水质合格率仅为86.08%。结论 2015年江苏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总体水质良好,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消毒剂、微生物、一般化学指标;生活饮用水水质与饮用水水源、水处理技术密切相关。 费娟 郑浩 于洋 丁震关键词:饮用水 水质 江苏省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健康风险评估 2024年 目的 了解江苏省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分布特征,评价三氯甲烷健康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饮用水消毒安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315所学校(123所小学、142所初中、20所高中、30所大学),每所学校于2023年丰水期(7-9月),2024年枯水期(1-3月)各采集末梢水1份,共采集末梢水630份。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要求检测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质量浓度,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学生暴露三氯甲烷健康风险进行评估,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分组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水平及健康风险。结果 江苏省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均达标,质量浓度为8.9(4.6,14.0)μg/L。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致癌风险为9.8×10^(-6)(5.3×10^(-6),1.7×10^(-5)),为可接受的低风险。不同学段学生单位体重饮水量、学校末梢水中三氯甲烷质量浓度是影响学生饮水暴露三氯甲烷致癌风险的重要因素,学生饮水暴露三氯甲烷致癌风险比较:低学段小学生致癌风险最高,致癌风险为1.2×10^(-5),丰水期(1.3×10^(-5))高于枯水期(7.6×10^(-6))、江河水源水(1.0×10~(-5))高于湖泊水源水(6.8×10^(-6)),液氯消毒(1.1×10^(-5))高于次氯酸钠消毒(9.3×10^(-6)),常规处理工艺(1.4×10^(-5))高于深度处理工艺(9.6×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88.1,3.7,-3.2,-2.7,P值均<0.05)。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非致癌风险为1.4×10^(-2),小于1,非致癌风险可接受。结论 江苏省学生饮水暴露三氯甲烷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低学段小学生饮水暴露三氯甲烷致癌风险最高,应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应根据水源水特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和水处理工艺,降低学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含量,控制健康风险。 费娟 于洋 郑浩 丁震关键词:饮水 三氯甲烷 学生保健服务 2019-2021年南京市寒潮、热浪对人群非意外住院风险影响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2019—2021南京市寒潮、热浪对人群非意外住院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京市4家三级医院(2家三级甲等和2家三级综合医院)每日非意外住院人数及相对应的气象和空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寒潮、热浪对居民非意外住院风险(性别、年龄、住院疾病分组)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寒季非意外住院资料137369人次,暖季141313人次。发现寒潮对非意外住院人次(性别、年龄、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肺炎分组)增加的风险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性别分组、年龄分组、疾病分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热浪仅对非意外住院中的女性人群及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和相关综合征住院人群增加的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207(1.043,1.396)和1.473(1.023,2.120)。寒潮对人群非意外住院的滞后风险在第0天最高,累积滞后风险在0—21天中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浪造成的滞后及累积滞后效应无明显趋势,且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9—2021年南京市寒潮对人群非意外住院风险造成的影响较热浪更为显著,且存在一定的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建议在寒潮期间及之后加强对人群健康的关注。 于洋 郑浩 汪庆庆 费娟 丁震关键词:寒潮 时间序列分析 2014年江苏省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分析 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全面了解江苏省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现状,为保障饮水水质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3月、7-9月对全省2 085座集中式供水水厂12 368份水样进行水质常规指标分析,并对全省集中式供水水厂基本情况及各地区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全省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主要为地下水、水处理方式主要为未处理、消毒方式主要为不消毒、供水规模主要为小型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78.8%,城市(85.5%)高于农村(77.2%)(χ2=79.273,P<0.0001),水质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毒理学指标(氟化物)、一般化学指标(氯化物、浑浊度、硫酸盐、总硬度、耗氧量、溶解性总固体)。省级及地市级疾控机构基本满足水质全分析要求,县区级疾控机构基本满足水质常规分析要求。结论全省饮用水主要卫生问题为微生物、氟化物及有机物污染,水处理方式、水样类型、水期类型、水厂类型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不同污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本地区饮水安全。 郑浩 于洋 费娟 丁震关键词:饮用水 水质 次氯酸钠消毒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评估江苏省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水平及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2017—2020年,采集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出厂水53份,检测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和卤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浓度,使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成人饮水暴露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饮用水中一氯二溴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一氯二溴甲烷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致癌风险均为1.2×10^(-5)(1.4×10^(-7)~5.1×10^(-5));二氯一溴甲烷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致癌风险分别为8.2×10^(-6)(5.0×10^(-7)~5.7×10^(-5))和8.3×10^(-6)(5.0×10^(-7)~5.7×10^(-5))。太湖水源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致癌风险高于江河水源。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非致癌风险均远小于1。结论江苏省次氯酸钠消毒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一氯二溴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是次氯酸钠消毒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风险管理重点指标。 费娟 于洋 郑浩 丁震关键词:消毒副产物 健康风险评估 时间序列和病例交叉方法在环境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2022年 时间序列和病例交叉是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两种方法, 由于两种方法在设计原理和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完全一致。本文以南京市气象和人群心血管病死亡数据为基础资料, 分别应用时间序列和病例交叉方法分析寒潮对心血管病死亡的短期效应, 为今后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郑浩 汪庆庆 熊丽林 于洋 费娟 丁震关键词:统计学 时间序列 江苏省典型地区水源水及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典型地区水源及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为饮用水水质安全、科学供水提供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卫生学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集中式供水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含量。结果所有222份样本中有7份阳性样本,其中隐孢子虫的检出率为0.5%(0.2个/10 L),贾第鞭毛虫的检出率为2.7%(范围:0.5-2.3个/10 L)。结论本次研究"两虫"总体的检出率较低,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厂监测工作,开展对易感人群感染状态的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 郑浩 于洋 费娟 王丽 张荣 丁震 陈晓东关键词:隐孢子虫 贾第鞭毛虫 饮用水 水源水 污染 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供水水质卫生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8 2016年 在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中水质评估的重点是保障短时间内不对人体产生急性和亚急性健康损害。从这个角度出发,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环保局等发达国家相关资料,在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基础上筛选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 H、铁、锰等14项指标作为应急状态下水质评估的主要指标,并选择色度、浑浊度、p H、铁、锰5项指标分别设定了7 d和30 d内饮水暴露的限值要求,为保障应急状态下的供水需求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参考。 郑浩 于洋 费娟 陈晓东 丁震关键词:应急 供水 水质 江苏省农村土壤重金属铅、镉、铬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价江苏省农村土壤中重金属铅(Pb)、镉(Cd)、铬(Cr)污染情况及潜在风险。方法按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2019年从全省抽取520个行政村,每个村采集村中农田土壤1份,检测土壤中铅、镉、铬含量,并运用3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采集土壤样品520份,铅和镉超标率分别为0.01%、0.02%,铬没有超标样。单项污染指数法(Pi)提示,铅重污染(P_(i)=4.62)1份,轻污染2份(P_(i)=1.11、1.50);镉重污染2份(P_(i)=7.10、3.37),中度污染1份(Pi=2.47),轻污染7份(P_(i)=1.05~1.73);铬为未受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P_(综合))结果显示,2个项目县为重度污染(P_(综合)=3.29、5.04),5个项目县为尚清洁(P_(综合)=0.70~0.99)。重度污染均分布在土壤pH≤5.5和GDP高区间和中区间。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显示,土样镉潜在生态风险为1份很强(E_(i)=213.00),1份强(E_(i)=101.00),4份中等(E_(i)=41.00~74.00);RI值显示,3个项目县潜在生态风险为强,17个项目县为中等;所有土样铅、铬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结论江苏省农村土壤重金属状况总体较好,但仍有污染较重或潜在风险较强地区,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处理。 于洋 郑浩 费娟 周连 丁震关键词:重金属 铅 镉 铬 关于突发公共事件饮用水水质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适当放宽的探讨 2024年 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规定: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公共事件时,经风险评估,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暂时适当放宽。但在国标中并未明确给出具体的放宽期间和限值要求。本文基于人体在短期暴露时间内不至于引起急性毒性损害的原则,综合考虑饮用水可接受性(色度、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性状指标阈值,参WHO、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组织的水质卫生标准,探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21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应急供水期间的限值要求,为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人群饮水安全和供水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于洋 费娟 丁震 郑浩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