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婷婷 作品数:37 被引量:49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调亏灌溉对甜高粱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了解调亏灌溉方式下甜高粱的生产潜力和水分利用状况,在甘肃河西走廊边缘绿洲区,对不同调亏灌溉处理下甜高粱拔节期的气体交换参数,最终的生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甜高... 解婷婷 苏培玺关键词:调亏灌溉 生物产量 可溶性糖 水分利用效率 我国荒漠植被中的C_4植物种类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1年 C4植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C3植物,CAM植物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我国荒漠地区,CAM植物稀少,C4植物,特别是C4木本植物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荒漠地区有C4木本植物45种,包括半木本植物,占我国荒漠植物总种数的6%,集中在藜科和蓼科,分别为19种和26种。C4草本植物共计107种,其中单子叶植物48种,双子叶植物59种。C4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西的西北干旱荒漠区。C4草本植物的耐旱性和抗旱能力不如C4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荒漠地区潜水埋深较浅,水分条件较好的区域,在绿洲边缘广泛分布。C4木本植物丰度与干旱紧密相关,C4草本植物丰度随湿润条件而增加。 苏培玺 解婷婷 周紫鹃关键词:荒漠植物 木本植物 地理分布 灌溉量对多枝柽柳水分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2008年 运用热平衡式茎流计和压力室,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的水分生理及生长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多枝柽柳茎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不同,在灌溉量为35 kg/(株.次)和28 kg/(株.次)条件下,茎干液流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液流速率较高,变幅较大;但在灌溉量为17.5 kg/(株.次)条件下,其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液流速率较低,变幅也较大。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日平均液流速率逐渐降低,日液流累积量也随之降低,日累积液流量分别为6 643.04 g,5 665.88 g,2 827.81 g。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多枝柽柳的清晨和午后水势都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其中灌溉量对清晨水势的影响较大。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多枝柽柳的基径、新枝长度以及新枝直径都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减小,其平均生长速率也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 解婷婷 张希明 单立山 梁少民 杨小林关键词:多枝柽柳 液流速率 水势 灌溉量 水分生理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一种农田除草施肥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除草施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侧通过车轮架安装有车轮,两侧通过安装杆对称安装有两除草铲,后侧安装有一肥料斗,所述肥料斗一侧下方均安装有施肥控制器、链轮、链条和小轮,所述施肥控制器与所述链轮相连,所述... 康建军 赵文智 周宏 张勇勇 陈龙飞 解婷婷 孙程盆文献传递 荒漠区植物光合器官解剖结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31 2013年 植物生理功能的发挥以结构为基础,因此,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解剖结构会对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优势种灌木光合器官的解剖特征和表征WUE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分析,试图从解剖结构的角度为荒漠植物WUE寻求一个有效的指示指标。结果显示:(1)除花棒外,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δ13C值均高于叶状。(2)不同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及不同组织厚度变化范围较广,叶厚度(Tl)或轴直径(Da)、角质层厚度(Tc)、表皮厚度(Te)、栅栏组织厚度(Tp)、海绵组织厚度(Ts)、贮水组织厚度(Ta)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6.9、5.8、11、4、3.5和3.5倍。荒漠区多数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Da以及Te高于叶状。(3)所研究优势种灌木的δ13C值与Tl或D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19,P<0.01),与不同组织厚度(Tc、Te、Tp、Ts和T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知,从植物光合器官的解剖结构来看,荒漠区植物的WUE可以用Tl或Da来表征,叶片越厚,越有利于植物高效利用水分,且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WUE高于叶状。 张海娜 苏培玺 李善家 周紫鹃 解婷婷 赵庆芳关键词:荒漠植物 黑河中游边缘绿洲不同水分条件对青贮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9年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临泽北部边缘绿洲区,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PAM-2100型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的气体交换特征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均出现光合下调,即"光合午休"现象,引起"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非气孔因素,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降低,表现为光抑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的Pn、Tr均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降低,WUE却增加,方差分析表明,高水分条件的Pn和WUE与低水分条件的Pn和WUE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各处理的Pn和WUE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土壤水分的下降,青贮玉米的地上生物产量逐渐降低,但差异性不显著。这说明高的水分条件并不能消除青贮玉米的光抑制现象,反而显著降低其水分利用效率,低水分条件在降低地上生物产量不显著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解婷婷 苏培玺 丁松爽关键词:青贮玉米 光合特性 光合午休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林复合系统碳汇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4年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土地综合利用体系,可以有效吸收和固定CO2、增加碳储量,在达到收获目的的同时,可有力减轻温室效应.农林复合系统对CO2的调控作用,使人们认识到农林复合系统较单一作物系统有着明显优势,因此,深入了解不同农林复合系统的碳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对全球碳循环研究及碳收支准确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农林复合系统的概念与分类,探讨了农林复合系统不同组分的碳固存潜力及其影响因子,得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林复合系统内植被的固碳速率相差很大(0.59-11.08 t C·hm-2·a-1),其主要受到气候因子和农林复合系统自身特性(物种组成、林木密度和林龄)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内土壤的固碳潜力受到系统内树木和非树木成分输入的生物量多少和质量、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任何一个农林复合系统的碳储量多少主要依赖于复合系统中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应重点加强农林复合系统优化结构的碳汇功能研究,以及加强农林复合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固碳机制的长期研究。 解婷婷 苏培玺 周紫鹃 单立山关键词:气候变化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梭梭幼苗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灌溉量的响应 被引量:29 2007年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对不同灌溉量条件下(每株每次灌水35、24.5和14 kg)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幼苗根系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梭梭幼苗根系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有向深层发展的趋势,在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地下垂直各层生物量与土壤垂直深度呈显著的负对数关系;2)各灌溉量梭梭幼苗的最大水平根长为垂直根长的2倍,但不同灌溉量根系生物量的水平分布趋势一致;3)吸收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基本一致,均呈"单峰型"曲线,但灌溉量不同,吸收根生物量峰值在土壤中出现的位置也不同,随着灌溉量的减少,吸收根集中分布区有向深层发展的趋势;4)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呈"单峰型"曲线,灌溉量愈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峰值愈位于土壤的深层;5)根冠比和垂直根深与株高之比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呈增加的趋势。 单立山 张希明 花永辉 魏疆 闫海龙 解婷婷关键词:根系 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荒漠植物沙拐枣群体光合作用及土壤呼吸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探讨荒漠植物群体光合作用和干旱荒漠区碳源汇特征,联合利用改进同化箱和LI-8100土壤CO2通量自动测量系统,选择高温强光和适宜环境期,连续2年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沙拐枣群体光合速率(CAP)在不同年份、不同月份差异较大,土壤水分改善可显著提高群体光合能力,高温强光期和适宜环境期日平均(08:00—18:00)CAP分别为1.82和2.89μmol/(m2·s);用同化枝水平光合速率(Pn)计算群体水平光合速率时,高温强光期和适宜环境期分别用公式CAP=0.12Pn+0.39(r=0.86,P<0.0001)和CAP=0.18Pn+0.28(r=0.92,P<0.0001)。沙拐枣生长期植冠下土壤CO2释放速率平均为0.29μmol/(m2·s),荒漠裸地为0.15μmol/(m2·s)。沙拐枣群体生长期固定碳为3.82g/(m2·a);相应时期植冠下土壤释放碳为1.03g/(m2·a),荒漠裸地为0.53g/(m2·a)。研究表明:在水分短缺的荒漠地区,荒漠植物沙拐枣群体光合速率提高幅度超过根系主要分布层土壤水分提高幅度,适宜环境期可提高近1倍。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较低,荒漠裸地土壤呼吸速率约为植冠下的50%。荒漠植物沙拐枣种群区为弱碳源。 苏培玺 周紫鹃 张海娜 李善家 解婷婷关键词:荒漠 群体光合速率 碳平衡 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湿润和干旱条件下棉花叶片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5 2009年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临泽北部边缘绿洲区,测定了湿润和干旱条件下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新陆早8号’棉花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日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棉花叶片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均未出现光抑制;干旱条件下引起棉花"光合午休"以非气孔因素为主,湿润条件下非气孔因素和气孔因素先后共同起作用。(2)干旱条件下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8:00~11:00高于湿润条件下,且均值提高10.5%,而其在12:00~18:00低于湿润条件下,且均值降低16.5%;干旱条件下叶片Pn和蒸腾速率(Tr)日均值(8:00~18:00)分别比湿润条件下降低4.9%和26.1%,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提高了23.4%且达到显著水平。(3)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棉花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于14:00达全天最低值,但最低值均大于0.80。研究发现,湿润土壤条件并不能消除棉花的"光合午休"现象;干旱土壤条件也未使棉花出现光抑制,却使一定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解婷婷 苏培玺 张岭梅 严巧娣关键词:光合特性 光合午休 光抑制 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