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廷惠

作品数:25 被引量:74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典国际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土壤
  • 7篇小麦
  • 6篇氮肥
  • 5篇植物
  • 4篇农业
  • 4篇
  • 3篇氮肥用量
  • 3篇农业效率
  • 3篇面包
  • 3篇面包小麦
  • 2篇蛋白质
  • 2篇多环芳烃
  • 2篇养分
  • 2篇有机物
  • 2篇水培
  • 2篇水溶性有机物
  • 2篇土培
  • 2篇土壤锌
  • 2篇微量元素
  • 2篇污染

机构

  • 2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 1篇涟水县农业局

作者

  • 24篇蒋廷惠
  • 8篇胡霭堂
  • 8篇徐阳春
  • 6篇张春兰
  • 6篇蔡大同
  • 5篇占新华
  • 5篇郑绍建
  • 4篇王义炳
  • 3篇周立祥
  • 1篇胡蔼堂
  • 1篇杜国华
  • 1篇成杰民
  • 1篇薛继澄
  • 1篇徐茂
  • 1篇万寅婧
  • 1篇周瑞荣
  • 1篇史瑞和
  • 1篇秦怀英
  • 1篇杨红
  • 1篇谭卫华

传媒

  • 3篇土壤通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土壤肥料
  • 2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江西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0
  • 2篇198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锌的形态和分级方法被引量:36
1989年
根据文献报道和笔者多年研究,土壤锌可分: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有机态,硫化物结合态,氧化铁结合态和原生次生硅铝酸盐矿物态(残渣态)等8个形态,以及各自的提取方法。为此建议土壤锌形态提取宜采用下列顺序: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石灰性土),松结有机态(或弱有机络合态),氧化锰结合态,紧结有机态,硫化物结合态,还原性强的土壤氧化锰结合态,晶形氧化铁结合态,硅铝酸盐矿物态。
蒋廷惠胡霭堂
关键词:土壤
污染土壤中镉活性提取剂的选择被引量:15
1995年
通过综合分析比较九种活性提取剂对21个污染土壤镉的提取能力,土壤基本性状对提取量的影响,以及提取量与土壤中镉赋存形态的关系,提出了以0.05mol/LCaCl_2作为评价污染土壤活性镉的最佳提取剂。
郑绍建胡霭堂蒋廷惠蒋建清
关键词:污染土壤
禾本科牧草对低磷反应的研究
1993年
本文选用12种禾本科牧草,在低磷条件下进行土培和水培,对其根系形态,酸性磷酸酶活性,H^+和有机酸的分泌,吸磷动力,磷的运输、分布及其效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初生根系发达利于牧草对低磷土壤的适应; (2)不耐低磷的品种,其根/冠比值大; (3)低磷下,根毛密度及长度增大;根系泌H^+量增加;吸收的磷向地上部运输比例下降,滞留在根内的比例则相应增加;吸磷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表现为耗磷能力增强(Cmin降低),最大吸收速率(Vmax增大)。
欧阳延生余继红张芸兰蒋廷惠
关键词:禾本科牧草
优质小麦氮肥分期施用的农业和生理效率被引量:21
1996年
在肥力较高的土壤上,进行了优质小麦氮肥分期(基施、苗期、拔节初期和后期等4个时期)施用的农业效率和生理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初期施用氮肥,全麦蛋白质和贮存性蛋白质的农业效率和生理效率都高于基肥。对贮存性蛋白质的组分分析结果看出,拔节肥不仅增加蛋白质数量,同时提高其质量;基肥效果次之,苗肥增加蛋白质数量较多但其质量较差。
蔡大同张春兰蒋廷惠徐阳春杜国华周瑞荣林长丰
关键词:小麦农业效率生理效率蛋白质组分氮肥施肥
硅酸盐细菌的生物效应和根际效应被引量:15
2003年
通过土培和水培试验,探讨了硅酸盐细菌的生物效应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当硅酸盐细菌的处理浓度在0~250g·L-1浓度范围内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几乎无影响。在0~2g·L-1浓度内,促进小麦苗和根的生长,以2g·L-1浓度对小麦苗和根的促生效果最佳;浓度为2~250g·L-1时,生长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抑制小麦的生长。硅酸盐细菌也能促进玉米苗的生长,对玉米根的促生效果优于地上部。硅酸盐细菌处理的小麦根际pH和速效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而速效K则高于对照。
占新华徐阳春蒋廷惠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生物效应根际效应土培水培试验小麦种子
土壤锌、铜、铁、锰形态区分方法的选择被引量:85
1990年
用化学连续提取的方法将土壤中的锌、铜、铁、锰依结合状态区分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石灰性土壤)、氧化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晶形氧化铁结合态和硅铝酸盐矿物态.初步认为选定的形态及提取方法适于土壤中锌、铜、铁、锰等元素的研究.
蒋廷惠胡霭堂秦怀英
关键词:土壤微量元素
水溶性有机物对植物吸收菲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水培小麦试验研究了水溶性有机物(DOM)对植物吸收多环芳烃(菲)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抑制率达到18.01%,DOM可加剧菲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生长抑制率升至24.38%;植物可吸收和富集水培液中的菲,而DOM能明显地促进植物对菲的吸收和富集作用,使得其根部浓缩系数高达37.63 L.kg-1,同时DOM还能促进根部吸收的菲向地上部转运;植物在吸收菲的同时,使得营养介质的pH显著升高,DOM与菲存在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可使介质pH值的升高超过1个单位,似表明植物对菲的吸收以与H+形成共运对的方式进行.小麦对多环芳烃菲的吸收与无机养分的吸收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且DOM可促进这种协同效应.本研究的结果说明,DOM对多环芳烃(菲)的吸收及其环境生态效应有重要影响.
占新华周立祥万寅婧蒋廷惠
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物植物生物浓缩多环芳烃
植物吸收养分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19
1995年
利用离子耗竭法测定植物营养吸收动力学参数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参数的求算:2)营养液的初始浓度;3)饥饿处理程度;4)溶液中pH变化;5)生物量与吸收液体积比例;6)最大吸收速率的单位和7)有关参数的应用等。 本文详细讨论上述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新观点。
蒋廷惠郑绍建石锦芹胡霭堂史瑞和徐茂
关键词:植物营养动力学参数
硅酸盐细菌促进玉米生长的生理机制被引量:8
2003年
采用土培与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酸盐细菌促进玉米生长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可以增加玉米的生物量和含水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对照高20%以上。硅酸盐细菌还能提高植物体内的硝酸还原酶(NRA)和ATPase的活性,促进植物对N素的吸收和利用。硅酸盐细菌处理可降低介质中的pH,从而有利于介质中养分的活化与迁移。
占新华蒋廷惠徐阳春谭卫华
关键词:硅酸盐细菌玉米生理机制生物量含水量养分迁移
氮肥用量对4个面包小麦产量的效应被引量:6
1998年
氮肥用量对4个面包小麦产量的效应,结果如下:安农9192和安农911682个品种的HMW-GS类型组成都是1、7+8、5+10;山东187为1、13+16、5+10;豫麦28号为1、7+9、5+10。植株农艺性状和氮肥的效应,安农9192和安农91168类同而与山东187、豫麦28号之间有很多差别。根据氮肥效应曲线的推算,4个品种在肥力较好的土壤上最高产量及其N用量,分别为8111、7257、7159、5999kg/hm2和338、302、247、321kg/hm2;最佳N肥用量的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分别为15.6、16.3、18.0、9.9和5709、5563、5146、2597元/hm2。4个品种在N270处理的面包烘焙试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92.2、70.1、85.0和91.6,与它们的粗蛋白含量16.2%、13.3%、11.5%和16.6%基本一致。
蔡大同王义炳徐阳春蒋廷惠张春兰姜汉舜辉云罗时玲刘洪杰朱学谦
关键词:面包小麦氮肥农业效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