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双桃
- 作品数:60 被引量:187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弱筋小麦鄂麦251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被引量:4
- 2009年
- 鄂麦251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S048/B41062-1//鄂麦11"经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弱筋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GB-17320-1998)。该品种具有中抗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和条锈病,高产、广适等特点。栽培方面应适时适量播种;合理施肥;合理化调;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害。
- 葛双桃李梅芳喻大昭许甫超董静杨立军王贤智
- 关键词:弱筋小麦选育
- 魔芋鞘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摘编)
- 2003年
- 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0.5 mg*L-1(单位下同)+NAA 0.2;(2)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MS+6-BA 3.0+NAA 0.05,(3)生根培养基:S+NAA 1.0。以上各培养基均添加0.6%琼脂粉、3%蔗糖,pH为5.6。培养温度为(27±1)℃,每天光照13 h,光照度1 600 lx.
- 顾玉成葛双桃万进王晴芳杨波
- 基于SSR标记的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了解现有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将为大麦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在对416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挑选出54对条带清晰且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对157份国内外大麦种质资源(以长江中下游麦区育成品种为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分布在0.5428~0.9304。在GS为0.6657水平时,可将参试品种分为5个亚群。进一步分析表明,来自湖北省的鄂大麦品种(系),除鄂大麦10号、鄂大麦7号、鄂大麦9号、鄂大麦6号外,都聚在第五大类第二亚类,而河南省驻大麦品种(系)大多聚在第四大类。材料的来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长期以来,各育种单位在品种选育中,普遍存在资源利用范围较为狭窄,遗传基础较为单一的情况。因此,在未来的育种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遗传关系比较远的材料进行杂交选育,将更有助于在后代中选择出综合性状优异的新种质。
- 秦丹丹杜静许甫超徐晴葛双桃彭严春董静
- 关键词:大麦SSR标记聚类分析
- 小麦苗期氮素响应的生理及分子差异研究
- 2020年
- 为探明小麦幼苗对不同氮素浓度的响应差异,设置高、低2种氮素浓度对12个不同基因型小麦进行营养液沙培,研究不同处理间小麦幼苗植株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形态等的差异,并对植株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的植株鲜重对其氮素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氮素充分供应可显著提高植株鲜重;低氮条件下植株根冠比显著大于高氮水平下数值;氮素缺乏可以促进主根伸长、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的扩大,且不同基因型间主根长度差异显著。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升高而增加。不同氮素浓度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小麦各基因型间表现不同。小麦TaNRT1.1和TaNRT2.1基因在低氮处理下表达量较高,且高氮效材料郑麦9023和“410187”中2个基因的转录量高于低氮效材料南农08Y611中的转录量。氮素浓度正向调控氮素同化基因TaGS2的表达,而TaGS1表达量则在基因型间和氮素处理间差异不大。
- 徐晴许甫超秦丹丹刘小强袁旭葛双桃董静
- 关键词:小麦苗期
- 甜瓜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顶芽和带侧芽茎段是甜瓜DG-1品种离体快繁理想的外植体。在MS+6-BA1.0mg/L+IAA0.2mg/L的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产生的不定芽数在4~8个之间;不定芽在MS+6-BA0.4mg/L+IAA0.5mg/L的继代培养基进行增殖扩繁,繁殖系数为5.4;在添加6-BA0.4mg/L的培养基上,腋芽的萌发和生长效果最好。理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是MS+NAA0.2mg/L,培养2周的生根率达100%,在蛭石∶砂∶土(1∶1∶1)的基质上假植炼苗,20天后即可移栽定植,成活率在90%以上。
- 顾玉成葛双桃付志慧王晴芳杨波
- 关键词:甜瓜培养基外植体繁殖技术
- 砂梨防旱保果技术
- 2004年
- 葛双桃
- 关键词:砂梨肥水管理
- 鄂大麦507在湖北省的表现及推广应用
- 2014年
- 对鄂大麦507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概述了其生产应用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继续发掘该品种潜力提供理论支撑。
- 董静李梅芳秦丹丹许甫超葛双桃
- 关键词:抗性
- 湖北省大麦产量进展及提升路径研究
- 2020年
- 湖北省是中国主要的冬大麦(Hordeum vulgare L.)产区。分析了2006—2020年湖北省大麦产量变化特点和育种进展,发现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逆境是制约稳产的关键因子,从而提出未来改良湖北省大麦产量仍需以提高穗粒数为主,同时要提高品种对低温、干旱和湿渍等逆境的耐抗性。
- 葛双桃秦丹丹许甫超徐晴彭严春董静
- 关键词:抗逆每穗粒数
-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对外宣传工作的思考——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农业科研单位对外宣传工作是提升单位社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是凝聚单位职工干事创业合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的重要载体。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工作,做好农业科研单位的宣传工作,不但能促进单位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文章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其对外宣传工作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对外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统筹规划、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对外宣传工作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宣传工作水平。
- 谢娅郭英葛双桃葛双桃韩瑞娟吴康
-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5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 2017年
- 鄂大麦105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综合抗病(逆)性强的啤酒大麦(Hordeum vulgare L.)新品种。介绍了鄂大麦105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 董静许甫超许甫超葛双桃秦丹丹葛双桃
- 关键词:啤酒大麦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