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翊

作品数:118 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理学
  • 22篇电子电信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发光
  • 17篇纳米
  • 11篇白光
  • 9篇光学
  • 9篇感器
  • 9篇传感
  • 9篇传感器
  • 8篇电致发光
  • 8篇分子
  • 7篇光谱
  • 7篇光致
  • 7篇光致发光
  • 6篇金属
  • 6篇晶圆
  • 5篇有机电致发光
  • 5篇生物传感
  • 5篇生物传感器
  • 5篇分子识别
  • 5篇半导体
  • 4篇透明导电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长...
  • 8篇中国科学院长...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吉林大学
  • 5篇长春理工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中佛罗里达大...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佛山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92篇范翊
  • 28篇张立功
  • 24篇王云鹏
  • 23篇王飞
  • 20篇赵东旭
  • 15篇蒋大鹏
  • 15篇刘星元
  • 15篇罗劲松
  • 15篇姜洋
  • 11篇褚明辉
  • 8篇申德振
  • 8篇赵成久
  • 8篇李亚军
  • 8篇安立楠
  • 7篇刘学彦
  • 7篇黄先
  • 7篇郭晓阳
  • 7篇侯凤勤
  • 7篇吕安德
  • 7篇马保亮

传媒

  • 25篇发光学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第11届全国...
  • 1篇第二届中国功...

年份

  • 6篇2024
  • 1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级Al_2O_3/Al复合粉体过程中铝相晶粒尺寸和结构的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在高能球磨制备纳米Al_2O_3/Al混合粉体过程中,球磨时间和纳米Al_2O_3含量对铝相晶粒尺寸和晶格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期短时间的球磨中,微米铝粉的晶粒尺寸迅速细化到纳米级,但随着球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高能球磨为晶粒融合和再生长提供了能量,使铝晶粒沿着某些晶向有长大的趋势;当Al_2O_3体积分数较低(5%)时可促进铝粉的破碎,但高含量的Al_O_3则对铝粉的球磨破碎不利。
师巨亮钱冬杰刘淑凤范翊罗劲松蒋大鹏张立功
关键词:高能球磨
高能振动球磨法制备纳米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如何将SiCp/Al复合粉末均匀地分散,并有效地避免其界面反应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采用粒径30纳米的SiC颗...
刘淑凤罗劲松范翊苗元华张培萍张立功安立楠
关键词:SICP/AL复合粉末复合材料
电荷补偿剂对YAG:Ce荧光粉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在研制传统的YAG:Ce3+荧光粉过程中引入NH4F作为助熔剂,BaF2和MgF2作为电荷补偿剂,使得荧光粉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助熔剂的引入使YAG:Ce3+荧光粉的合成温度由原来的1600℃降低到1340℃左右,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BaF2和MgF2作为电荷补偿剂,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尤其是引入MgF2后,光致发光强度提高了42%。从XRD谱可以看出,Mg和Ba进入晶格取代了Y。通过对晶格常数的计算,发现Mg的引入可以部分补偿Ce3+掺杂带来的晶格增大。同时电荷补偿剂的引入使荧光粉达到电荷平衡:2AYYx→2Mg′Y→VO¨、2YYx→2Ba′Y+V¨O减少了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氧空位缺陷的影响,从而减少了由于氧空位带来的无辐射跃迁。另外,以杂质离子的半径和原子的电负性为出发点,对发射光谱的峰位相对移动作了定性的解释。
黄先王健吴庆刘丽赵成久刘学彦侯凤勤张立功范翊蒋大鹏
关键词:助熔剂光致发光
8—羟基喹啉锌薄膜电致发光研究
用真空蒸发方法制备了结构为导电玻璃/ TPB/ZnQ/Mg:Ag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二极管,测量粉末和薄膜状态下的8-基喹啉锌(ZnQ)光致发光谱,ZnQ薄膜吸收光谱以及器件的电致发光谱。观察到薄膜相对于粉末的光致发光谱峰...
王子君任新光张立功范翊蒋大鹏吕安德
关键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
文献传递
糖复合物功能化聚二乙炔仿生膜的亲合变色研究
本研究采用糖复合物功能化聚二乙炔Langmuir-Blodgett薄膜作为仿生膜,研究了仿生膜与大肠杆菌的分子识别及亲合变色效应.结果表明仿生膜与大肠杆菌jm109作用20min后,薄膜颜色由兰色变为紫红色.用紫外可见吸...
范翊马保亮徐效义申德振李亚军
关键词:糖复合物分子识别
文献传递
高导电性有机(无机)/金属/无机(有机)多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性有机(无机)/金属/无机(有机)多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刚性或柔性平面基板上制备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的第一介质层上制备金属层;在所述的金属层上制备第二介质层;所述第...
刘星元郭晓阳范翊
文献传递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3D堆栈式图像传感器焊盘打开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3D堆栈式图像传感器焊盘打开的方法。上述方法主要包括:提供异质键合晶圆;在半导体晶圆背部沉积SiO<Sub>2</Sub>层;在异质键合晶圆表面涂覆光...
成明赵东旭王云鹏王飞范翊姜洋
高导电性有机(无机)/金属/无机(有机)多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性有机(无机)/金属/无机(有机)多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刚性或柔性平面基板上制备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的第一介质层上制备金属层;在所述的金属层上制备第二介质层;所述第...
刘星元郭晓阳范翊
文献传递
Ag纳米颗粒对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改善被引量:7
2011年
在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CuPc/C60和TiOPc/C60的阳极ITO表面分别制备了一层Ag纳米颗粒,并采用MoO3作为阳极缓冲层,器件的性能均得到有效改善。Ag纳米颗粒的引入所形成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可显著提高有机光活性层的吸收效率和光生激子的分解效率;而MoO3有效抑制了光生激子在有机/金属界面处发生的猝灭,提高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并保持其它性能不变,最终提高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
庄陶钧苏子生刘亚东初蓓李文连范翊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AG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激元MOO3
糖脂功能化聚二乙炔Langmuir-Schaefer薄膜与大肠杆菌的分子识别及动力学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在气液界面上研究了 α-D-甘露糖苷 -十六烷 ( MC1 6 )与 1 0 ,1 2 -二十五碳双炔酸混合单分子膜行为 ,二者具有较好的互溶性 .在疏水的玻璃衬底上用 Langmuir-Schaefer( LS)薄膜技术制备单层 MC1 6 /PDA薄膜 ,研究了这种仿生薄膜与大肠杆菌 jm 1 0 9的相互作用 .大肠杆菌 jm 1 0 9对 MC1 6 修饰的聚二乙炔 LS薄膜的吸附 ,使薄膜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可进行定量检测 .动力学研究显示比色响应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3 min内即有显著变化 ,1 5 min后趋于饱和 ,2 0 min后 CR值达到 2 8% 。
范翊张立功候芳玉马保亮申德振李亚军
关键词:大肠杆菌动力学糖脂分子识别生物传感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