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开席
- 作品数:85 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及应用现状被引量:11
- 2015年
- 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热疗及靶向治疗等。根治性肾切除术、化疗及放疗为传统的治疗方法;生物疗法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近年来靶向治疗及热疗用于肾癌的治疗,且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对肾癌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系统、全面进行了综述,以指导应用。
- 惠丽娜范开席徐忠法
- 关键词:化疗
- Msi1调控恶性肿瘤生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Musashi homolog 1(简称Msi1)与各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2010-06-2015-6文献,以"Msi1、MSI-1、Musashi-1和肿瘤"等为关键词,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11条,中文文献180条。纳入标准:1)Msi1的研究进程;2)Msi1与肿瘤之间的关系;3)发表年限较近的文献。剔除标准:1)与肿瘤不相关;2)年代久远;3)重复性。根据上述标准纳入分析文献33篇。结果 Msi1是通过调节转录后的翻译过程来保持干细胞处于未分化的状态,通过调节Notch,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干细胞细胞增殖和细胞命运的决定以及肿瘤形成的发展。Msi1基因在各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作用是参与影响肿瘤有关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及其凋亡等;降低Msi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有效诱导癌症细胞凋亡,阻止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导致肿瘤消退。结论 Msi1通过对多种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过程,且与肿瘤的预后及治疗有关联。Msi1的研究将对临床肿瘤疾病基因层面的深入研究和诊断治疗提供新途径,有望成为肿瘤诊疗及靶向药物研究的新靶点,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惠丽娜徐忠法范开席
- 关键词:MUSASHI-1肿瘤生长
- 胃癌组织中Artemin蛋白的表达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评价Artem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2例胃癌组织和98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Artem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Artemin蛋白阳性表达率(77.1%,94/122)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16.3%,16/98;χ2=80.154,P<0.001)。Artemin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胃癌浸润程度的加深和TNM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均<0.05);Artemin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7.835,P<0.001),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结论:Artemin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且与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 张晶晶范开席
- 关键词:胃癌
- 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观察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对 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沙培林腔内给药治疗 ,B超检查 ,观察效果。有效率达 66 7% ,不良反应主要是胸痛和发热。沙培林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之一。
- 张淑芬王家林范开席张继红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
- 胃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范开席李文梅胡伟
- 关键词:胃癌P16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胃粘膜
- 胃良、恶性病变中p16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p1 6蛋白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LSAB方法 ,对 1 0例正常胃粘膜、35例良性病变和 65例胃癌中 p1 6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1 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率为 1 0 0 % ,在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自 75%至 87.5%不等 ,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 30 .8%。在高、中分化胃癌中 p1 6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未分化者 (P<0 .0 5) ,p1 6的阳性表达与 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p1 6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对预后的判断有意义。
- 范开席王绍平唐基栋王哲海
-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P16基因P16蛋白基因表达
- 国产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胃肠癌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国产草酸铂 (L OHP)联合氟尿嘧啶 (5 FU)、甲酰四氢叶酸钙 (CF)治疗晚期胃癌、大肠癌的疗效。方法 :LFP方案L OHP 130mg m2 ,静脉滴入 ,d1 ;CF 10 0mg m2 ,静脉滴入 ,d1 ~d5;5 FU5 0 0mg m2 ,静脉滴入 ,4~ 6h ,d1 ~d5(5 FU后用 ) ,2 1d为 1个周期。结果 :全组CR 1例 ,PR 12例 ,SD14例 ,PD 5例 ,总有效率 4 0 6 %。初治有效率 4 5 4 % ,复治有效率 38 1% ;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4 1 7%和 37 5 %。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L OHP联合 5 FU、CF方案疗效肯定 ,经济实用 。
- 孙亚红于金明张宝轩范开席张燕冯斌
- 关键词:胃肠癌草酸铂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近期疗效
- 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健择(gemcitabine,GEM)/顺铂(DDP)每周给药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l,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7例晚期NSCLC,分别于d1、d8和d15联合应用GEM(1000mg/m2)和DDP(25mg/m2),28d为1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所有患者无CR,PR12例,NC15例,PD9例,总有效率为33.3%(12/36)。37例可评价毒性,3、4度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分别为13.5%(5/37)和16.2%(6/37)。结论:GEM/DDP每周给药方案疗效与其他GEM/DDP联合方案疗效相仿,但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其他方案,可用于老年患者或一般状况较差患者的治疗。
- 张燕孙雅红张保轩韩明勇范开席
- CD44V6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胃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对65例胃癌、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35例良性疾病组织中CD44V6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CD44V6在胃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和良性疾病组织,差别有显著性(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CD44V6阳性者术后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有助于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范开席王哲海湛玉静于乃平胡伟
- 关键词:胃肿瘤CD44V6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 KAI1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KAI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产物能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对肿瘤的转移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对KAI1基因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 张正良范开席
- 关键词:KAI1基因消化系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