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步荣
- 作品数:34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五种细胞因子组合作为电离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
- 本发明公开了五种细胞因子作为电离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本发明提供了IL‑5、IL‑6、IL‑10、IL‑15和IL‑33五种细胞因子组合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监测辐射泄漏引起动物个体危害或人群危害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以辐照受害者...
- 胡步荣贾蓉陈亚雄杜亚蓉吴庆丰李占奎
- 基于三维组织的离子辐射生物效应研究
- 朱佳赟薛刚陈亚雄任振新潘冬杜亚蓉胡步荣
-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MT3B
- 文献传递
- 21世纪不容忽视的猪多病原群发病——SRDS
- 2001年
- 猪繁殖障碍综合症(swine reproductive disorder svndmme SRD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猪的一类临床特征基本相似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繁殖母猪的发情不显、发情周期混乱、胎儿早期溶解、死产(死胎)、胎儿干尸化(木乃伊胎)、流产、少产、早产、畸形胎、孕期延长、弱仔、不孕和繁殖公猪的性欲不旺、交配能力减弱、睾丸炎、副睾炎、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下降、精子畸形、无精症等为主要特征。
- 谢三星胡步荣韩金广韩影陈立勤
- 关键词:发病死产无精症精子畸形繁殖母猪弱仔
- 我国近几年鸽传染病的发病概况
- 1994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鸽业在近几年取得很大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亦日趋严重,这些传染病严重阻碍了养鸽业的发展.
- 胡步荣谢三星
- 关键词:鸽病传染病发病细菌病病毒病
- 病毒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毒培养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病毒培养方法包括利用三维细胞培养方法培养动物细胞,得到三维培养的细胞;用病毒接种所述三维培养的细胞进行所述病毒的培养;所述病毒以动物为宿主;所述动物为下述a1)或a2):a1)哺...
- 胡步荣陈亚雄段招军潘冬杜亚蓉谢广成庞立丽宋敬东
- 文献传递
- 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
- 2000年
- 胡步荣张学道王胜谢三星李林
- 关键词: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症状防制
- 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三维培养A54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探讨DNA去甲基化试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三维(3D)培养模式下的肺腺癌细胞A549辐射敏感性的作用,开展了系列实验。使用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单层(2D)A549细胞72 h后,MTT法检测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选取低浓度(2,5μmol/L)5-Aza-CdR预处理2D和3D培养的A549细胞72 h,X射线分别辐照1,2,4,6 Gy,检测微核形成率和克隆存活。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5-Aza-CdR均能抑制2D的A549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5μmol/L药物预处理2D与3D细胞并联合辐照后诱导的细胞微核形成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并且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不过,较低浓度5-Aza-CdR(2μmol/L)预处理的3D培养A549细胞4,6 Gy辐照后微核数目较未用药处理组显著增加,克隆存活率较未用药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2D培养A549细胞中未观测到上述现象。研究结果表明,5-Aza-CdR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3D培养A549细胞药物预处理更能增加其辐射敏感性。结果暗示,为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在临床放疗中,可低剂量使用5-Aza-CdR,实现肿瘤的有效靶向治疗。
- 潘冬陈亚雄薛刚李小满任振新任振新杜亚蓉
- 关键词:甲基化
- 21世纪不容忽视的人类和动物的Prion Diseases
- 2000年
- 朊粒病(暂定名)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疯牛症就是其中之一。它亦曾引起普通百姓的重视。诚然,这类疾病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证实和解决。作者对该类疾病的由来,重要性以及流行特点、传染性、诊断、防治等方面做了综述。极具科普性,值得一读。
- 谢三星魏建忠胡步荣
- 关键词:动物传染性朊病毒
- 全文增补中
- 重离子辐射诱导细胞DNA团簇损伤与生物学效应研究
- 高能重离子(HZE)在细胞DNA很短的链区间内能引起包括DNA双链断裂(DSB)、单链断裂(SSB)和碱基损伤类型的团簇损伤.已有一些间接定量检测DNA团簇损伤的方法,但并不能直观地显示它们的损伤定位、修复率与相应的生物...
- 胡步荣朱佳贇Aroumougame AsaithambyDavid J.Chen
- 关键词:共定位染色体畸变G2/M期
- 重离子的辐射生物效应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8年
- 重离子是指重于元素周期表中2号元素氦并被电离的粒子。高能重离子因在其穿透物质的径迹上产生很强的局部电离,与传统的光子辐射(如X、γ射线)相比,会诱导更严重的辐射损伤生物效应。目前的机理研究显示,重离子辐射造成细胞DNA局部一到两个螺旋内出现多类型、多数量的损伤,即DNA团簇损伤。这种复杂的损伤影响DNA修复酶与DNA片段结合,进而影响修复,导致细胞死亡或产生不正确修复(即突变)。重离子辐射易引起突变的特征在植物与微生物诱变育种方面得到青睐。此外,重离子的细胞杀伤作用大,而且重离子具有倒转的剂量分布优势,将其用于癌症治疗,可使深部区域肿瘤细胞因高剂量辐射而被有效杀灭,而对周围组织因低剂量分布、相对危害较小,能实现精确靶向治疗,这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放疗技术。对由重离子造成的DNA团簇损伤及其修复机制,以及两个重要修复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深入分析。此外,我们还对重离子在辐射诱变育种和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要介绍,以期为从事重离子辐射生物学研究的人员理解DNA团簇损伤与修复机制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促进对重离子辐射危害的评估与防护策略的建立、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良好应用。
- 贾蓉苏锋涛胡步荣
- 关键词: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