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NFR Ⅱ基因-196M/R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TNF-α受体Ⅱ(TNFR Ⅱ)基因第6外显子-196M/R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NFR Ⅱ基因-196M/R多态性,分析212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218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和2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TNF-α受体Ⅱ(TNFR Ⅱ)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1)650例研究对象中存在TNFR Ⅱ基因-196M/R多态性。(2)-196M/R位点的TG+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在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乳腺癌组则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TNFR Ⅱ基因-196M/R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存在多态性,第6外显子-196M/R位点T/G多态性可能为乳腺癌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北方女性乳腺癌发病的易感基因。
- 柳晓义胡建霞王宇曹明智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坏死因子Α多态现象
- 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多态性对甲状腺非髓样癌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的种系变异促使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危险性增加。良性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非髓样癌(non-medullary thyroid cancer,NMTC)的高危因素。有研究发现Tg基因和TSHR基因与人甲状腺增生和甲状腺肿瘤有关,基于此原因,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基因多态性与NMTC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本院于2004年6月-2008年6月期间共收集176例NMTC患者,同时收集本院健康查体中心筛选的18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Tg A7589G及TSHR C253A多态性,分析NMTC组与对照组的Tg和TSHR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与NMTC危险性的关系。结果:NMTC组与对照组TSHR C253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 A7589G在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NMTC组AG+GG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P=0.037)。NMTC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91,P=0.009)。结论:甲状腺球蛋白基因A7589G在NMTC组和对照组存在多态性,G等位基因可能为中国北方甲状腺非髓样癌发病的易感基因。
- 李建国柳晓义王宇胡建霞曹明智
- 关键词:多态性
- Cav1.1基因26内含子67位点A/G多态性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钙通道α1亚基(Cav1.1)基因26内含子-67A/G多态性与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周期性瘫痪(TP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方法检测46例男性TPP患者(TPP组)、68例男性甲亢患者(GD组)和72名男性健康对照者(CON组)Cav1.1基因26内含子-67A/G多态性。分析比较此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的差异。结果(1)TPP组、GD组及CON组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83%、14.71%、29.17%,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57%、13.24%、27.78%。(2)TPP组AG+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GD组和CON组(OR=5.32,P<0.01;OR=2.23,P=0.04),TPP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GD组和CON组(OR=5.27,P<0.01;OR=2.09,P=0.008)。结论Cav1.1基因26内含子-67位点A/G多态性与男性TPP有相关性。
- 阎胜利胡建霞
-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钙通道
- 一种麦默通旋切刀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麦默通旋切刀辅助装置,包括挡板和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包括弹簧、支撑架、连接杆,所述弹簧和支撑架固定在麦默通旋切刀设备一侧,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弹簧上,并穿过支撑架上方圆孔,圆孔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可容纳...
- 柳晓义胡建霞马中良孙宁宁曹伟红
- 文献传递
-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联合CpG和肿瘤抗原治疗肿瘤的研究
- 2011年
- 背景与目的: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ms-1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CpG虽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单独用于治疗肿瘤效果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对肝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并探讨FLT3-L与GM-CSF在肿瘤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小鼠H22肝癌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FLT3-L+CpG组、GM-CSF+CpG组和PBS组。皮下注射给药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免疫细胞激活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局部细胞浸润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体液免疫激活情况,同时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的差异,评价各组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FLT3-L+CpG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同GM-CSF+CpG组和PB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FLT3-L+CpG组CD3^+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CD4^+、CD8^+亚群比例较PBS组与GM-CSF+CpG组均明显上升,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FLT3-L+CpG组可见大片的组织坏死和显著的淋巴细胞浸润。(4)肿瘤局部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分析显示,FLT3-L+CpG组肿瘤局部NK细胞、DC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加,较各治疗组均有明显变化,与PB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LT3-L+CDG组与GM-CSF+CpG组小鼠体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12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FLT3-L+肿瘤抗原+CpG联合应用可发挥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此方案可能通过打破肿瘤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加循环中T细胞,并趋化NK细胞、DC细胞、CD8^+T细胞到肿瘤局部,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可活化免疫因子网络,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 胡建霞吴松洁刘培方李苗苗张学峰张美荣王丽高宏周倩
- 关键词:肝癌肿瘤抗原CPGGM-CSF免疫耐受
- 异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应用的安全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具有较强增殖分化能力,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有望成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的首选细胞。但是,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静脉移植的安全性研究较少。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安全性。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体外分离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5×106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体积为1mL;阴性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相同体积50g/L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后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症状,14d后解剖动物,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脏器病理学检查及脏器质量测定。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移植组大鼠脏器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光镜下形态学差别。结果提示Wistar大鼠一次性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异种移植对受者无不良影响。
- 张学峰张美荣胡建霞王丽张桂芝邵磊李晟刚高宏苗志敏王颜刚
- 关键词:异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安全性干细胞
- 大鼠肌肉注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被引量:8
- 2010年
- 背景:目前国内关于间充质干细胞肌肉注射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肌肉注射后,移植大鼠各项生理指标及注射局部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1只,取3只作为空白对照,剩余48只随机均分为4组:低、中、高浓度细胞移植组分别于大鼠左下肢腓肠肌外侧肌肉注射2.5×109L-1,5×109L-1,1.5×1010L-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共注射2个位点,每个位点注射0.1mL,2个位点间隔约0.5cm;溶媒对照组同法注射50g/L葡萄糖溶液。分别于注射后1d及1,2,4周进行大鼠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肌肉注射后对大鼠尿常规及肝脏、肾脏均无明显影响;仅引起总胆红素一过性升高,以及血小板、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炎症反应性升高;高浓度细胞移植可引起肌肉注射局部明显炎症反应。提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极低,在掌握了细胞移植的适宜浓度及剂量的前提下,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异种移植不会引起受者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
- 张美荣张学峰胡建霞王丽张桂芝高宏苗志敏王颜刚
- 关键词:肌肉安全性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泌的伤口愈合相关因子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目前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伤口愈合相关因子定量检测研究的报道较少。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伤口愈合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转化生长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GM-CSF和TIMP-1的分泌水平。方法:以胎牛血清替代物CCS1107为培养基添加物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培养获得的P2代细胞以1.1×104/cm2的接种密度接种于直径100mm无菌培养皿中,培养96h后,收集上清液并对其中所含伤口愈合相关因子进行ELISA定量检测。结果与结论:10份不同个体间的因子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女间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量最高。结果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有大量伤口愈合相关因子。
- 张美荣孙亚如王丽张学峰胡建霞周倩高宏王颜刚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伤口愈合白细胞介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是甲亢的一种合并症,其发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和种族差异,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本文简单介绍了TPP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报告了与其可能相关的易感基因。
- 胡建霞阎胜利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因
- 钙通道α1亚基基因11外显子1551位点T/C多态性与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钙通道α1亚基(Cav1.1)基因11外显子-1551位点T/C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的相关性。TPP组TC+CC基因型和C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甲亢(HT)组和健康对照(CON)组,CON组与H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v1.1基因-1551位点TC +CC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男性TPP患者的易感基因。
- 胡建霞阎胜利
-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