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女 作品数:9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系统生物学基础的宫内感染研究进展及思路 2023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阻断HBV的垂直传播仍然存在一定失败率,可能与HBV宫内感染机制没有明确以及缺乏有效阻断措施相关。系统生物学、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证候的结合、发展与应用,为HBV宫内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思路。从基因、蛋白、代谢等角度,从不同组学层面探讨不同证候分类的宫内传播机制,以期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联合生物系统学寻找解决当前困局的思路。 陶承静 刘寿荣 荀运浩 胡健女 张素英 白秀丽 赵春 左中宝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中医证候 系统生物学 替诺福韦不同产后停药时间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病毒学以及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不同停药时间对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母婴阻断孕产妇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病毒学指标及ALT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孕24~28周开始服用TDF抗病毒治疗的HBV携带孕妇共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分娩时停药组)和B组(分娩后4周停药组),检测两组孕妇服药后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停药时间点HBV DNA定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及血清中ALT水平变化,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106名孕产妇完成检测和随访,A组56人和B组50人。两组孕妇HBsAg水平与各自基线相比以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HBeAg(M=2.920 Log 10 S/CO)和HBV DNA水平(M=1.477 Log 10拷贝/mL)在停药时明显低于A组(M=3.045 Log 10 S/CO,M=2.647 Log 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6,P=0.002;Z=-2.940、P<0.001)。B组孕产妇在停药时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率22.00%(11/50),相比A组8.93%(5/56)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停药后ALT异常发生率(A组41.07%,B组40.00%)明显高于孕期异常率(A组19.64%,B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χ2=6.081,P=0.014;B组:χ2=7.143,P=0.008);两组停药后ALT异常率相比差别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8,P=0.625)。对于孕期ALT异常孕产妇,A组出现停药后ALT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A组100%,B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696,P=0.048)。结论:分娩时停药和分娩后4周停药对孕产妇停药后的HBsAg、HBeAg、HBV DNA、ALT水平的影响没有较大差别。对于孕期出现ALT异常孕妇,在分娩时停药比分娩后4周停药更容易出现停药后ALT异常。建议对孕期出现ALT异常的孕妇,加强产后监测,必要时适当延迟停药时间。 陶承静 刘寿荣 程晓仙 胡健女 白秀丽 张素英 赵春 左中宝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替诺福韦 停药时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孕妇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妇经母婴阻断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HIV感染孕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医院被确诊为HIV感染的38例孕妇,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方式、新生儿人工喂养;根据HIV感染孕妇的妊娠用药时间分为3组,孕前服药的16例为A组,14~28周开始服药的13例为B组,28周以后直至临产发现才服药的9例为C组,比较3组HIV感染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HIV的感染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HIV感染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HIV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HIV感染孕妇除1例胎膜早破性自然分娩,其余均足月后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均为正常的婴儿,18个月后HIV抗体检测为阴性,而C组中,出生的新生儿有1例1年内确认感染并死亡;3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 138g,A组有5例低体重儿,B组有2例,C组中1例。结论尽早并及时发现HIV感染,并对感染HIV的孕妇采取母婴阻断的抗病毒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等措施,能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HIV感染的概率。 陶承静 胡健女 郑经香 陈蓉 张素英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阻断 抗病毒治疗 目标管理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接收的妇产科护生60例,随机性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带教,共30例;实验组予以目标管理教学法,共30例。观察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以及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带教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护生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能够提高带教工作的质量,提高护生的整体能力,值得推荐。 胡健女关键词:带教效果 妊娠合并乙肝被动免疫阻断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5 2010年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群中大量HBV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占人群中慢性携带者的30%-50%,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目前对HBV母婴阻断的实施已使大部分患儿免受HBV的感染,但仍有10%-20%的母婴阻断失败的发生。因此乙肝患者合并妊娠后心理状态复杂,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传染。本文通过调查妊娠合并乙肝被动免疫阻断者心理状态并予以分析及干预,以期减轻患者的负性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配合整个被动免疫阻断疗程,现报道如下。 王凤岚 郑琴华 胡健女关键词:乙肝患者 心理状态 免疫阻断 妊娠后 母婴垂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微信打卡督导管理模式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探讨微信打卡督导管理模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并于产后在门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产妇。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微信打卡督导的方式将每次盆底肌训练的情况汇报并记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微信管理与随访。两组产妇随访6个月后进行康复训练依从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和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同时在治疗前后采用盆底治疗仪对I、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检测。通过分析上述相关指标,评价2种管理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康复训练依从性良好率(80.0%)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56.0%),依从性差占比(8%)低于对照组产妇(54%),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训练后I、Ⅱ类肌纤维肌力(4.34±0.22,3.82±0.34)均高于对照组产妇(2.62±0.42,2.32±0.42),尿失禁(6%)和盆腔脏器脱垂(8%)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22%,24%),产后PISQ-12评分[(35.35±4.43)分]高于对照组产妇[(32.24±3.62)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信打卡督导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增强康复训练的效果。 程丽 胡健女 王萍关键词:依从性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妊娠合并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出现麻疹并发症11例,18例治愈,1例难产,4例流产,2例足月产。各种并发症得到及时地发现和有效地治疗。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高热、皮肤、饮食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对确保母婴健康尤为重要。 裘国芬 王凤岚 杨小红 胡健女关键词:妊娠 麻疹 护理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6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新生儿黄疸全部治愈,蓝光治疗中出现体温升高、脱水、臀红各1例(1.79%),呕吐3例(5.36%)、无感染和窒息病例。结论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加强护理措施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 叶满婷 王凤岚 胡健女关键词:并发症 护理 蓝光治疗 小金胶囊、逍遥丸联合舒尔经胶囊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管(VEGF、bFGF)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综合分析小金胶囊、逍遥丸联合舒尔经胶囊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管(VEGF、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8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06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3例。对照组应用小金胶囊、逍遥丸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小金胶囊、逍遥丸联合舒尔经胶囊治疗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对血管(VEGF、bFGF)水平表达的影响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9%(46/53),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6/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7/53),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85±0.41)分,对照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5.25±1.84)分,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乳腺增生患者中血管(VEGF、bFGF)水平表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对血管(VEGF、bFGF)水平表达增强。结论小金胶囊、逍遥丸联合舒尔经胶囊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显著降低血管(VEGF、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 陶承静 胡健女 陈蓉关键词:小金胶囊 逍遥丸 乳腺增生患者 VEGF BF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