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乾利
- 作品数:63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 2009年
- 重新审视和谐刑事司法背景下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合理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和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利益,对于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 肖乾利国建代松
-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国家补偿制度
- 信用卡诈骗罪探析被引量:8
- 2006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明确了刑法中“信用卡”的含义,统一了司法实践中对涉信用卡犯罪的认定和惩处标准,加大了对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立法的完善。
- 肖乾利
- 关键词:信用卡信用卡诈骗罪单位犯罪
-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若干问题之探讨——对刑法修正案(五)第一条第一款之解读被引量:5
- 2006年
-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五))。在该修正案第1条第1款中,将持有、运输伪造(空白)的信用卡等4类行为犯罪化,有效切断信用卡犯罪系列行为的链条,弥补了惩治信用卡犯罪的刑事法网之不足。对于该款,笔者以为可以独立规制为一个新罪名,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并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构成要件和司法认定做了相关探究。
- 肖乾利
- 关键词:罪名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施效果评估及其优化被引量:7
- 2014年
- 在行刑社会化、轻缓化、人性化的国际视野下,对未成年犯实施社区矫正不仅可以避免监狱矫正的"交叉感染"与"标签效应",还可以降低行刑成本、减轻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同时,也适应了未成年犯身心特征的需要。实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应加强社区矫正宣传与普及工作,创设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矫正项目,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查评估机制。
- 肖乾利李凤军
- 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青少年教育
- 《社区矫正法》实施效果考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社区矫正法》施行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获得认同,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合法性危机”得以化解,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基本建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及时跟进;但在刑罚理念、法律修缮、机构设置、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与立法预期、社会期待还有差距。为此,立法部门应梳理与修缮现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应尽快设置区/县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机构不应忽略教育帮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既要提升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刚性,又要让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权责一致、尽职免责,不应让个人为体制付出代价。
- 肖乾利吕沐洋
- 关键词:社区矫正法
- 正当防卫制度修正与有关理论升华问题
- 2004年
- “97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幅度修正 ,特别是特别防卫权的设置 ,改变了传统的立法格局 ,初步体现了刑法的社会秩序防卫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并重的使命 ,但个别地方的立法疏漏引发了学界的纷争 。
- 肖乾利
- 关键词:正当防卫特别防卫逆防卫暴力犯罪
- 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研究——基于四川省绵阳市、宜宾市的实证分析
- 2016年
- 关于社区矫正,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且缺乏实证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社区矫正模式不能照搬城市社区矫正模式,通过对绵阳市、宜宾市基层司法所的实证调研发现,四川省农村社区矫正存在矫正项目单一、矫正队伍不足、政府购买服务不足和收监执行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分类分段跟踪式的社区矫正模式,期许解决四川省农村地区社区矫正面临的现实困境。
- 侯习敏肖乾利彭瑶
- “97刑法”对正当防卫修正之探讨
- 2003年
- “97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幅度修正,特别是特别防卫权的设置,改变了传统的立法格局,在此初步体现了刑法的社会秩序防卫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并重的使命,但个别地方的立法疏漏引发了学界的纷争,若干理论分歧还有待进一步的升华。
- 肖乾利
- 关键词:正当防卫制度特别防卫权人权保障机能暴力犯罪
- 论川酒商标品牌维护的法律对策
- 2015年
- 川酒商标不仅具有识别功能,而且具有表彰功能,因而,川酒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限财富,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与信誉。在商标战略功效日益凸显的今天,川酒商标成为众多侵权者的目标,川酒商标亟待法律保护。本文论述了酒类商标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维护川酒商标品牌的对策建议:川酒企业要有自己的商标品牌战略,要擅于利用法律维护商标权益,并防止驰名商标自我淡化。
- 肖乾利杨正文
- 关键词:川酒商标五粮液地理标志商标淡化
- 社会力量介入社区矫正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匡正被引量:2
- 2023年
- 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是社区矫正的显著特征。这既是社区矫正发展的动力,也是社区治理理念的具体表现。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存在调查评估主体受限、法律供给不足、行政色彩浓厚、参与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社会力量帮扶效果不佳。需要通过合理确定调查评估主体、完善立法、明确社工地位、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等途径来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 王高兴肖乾利
- 关键词:社会力量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对象刑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