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艳秋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2篇木兰诗
  • 2篇《木兰诗》
  • 1篇杂剧
  • 1篇再创造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播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接受
  • 1篇柳枝
  • 1篇美学
  • 1篇木兰形象
  • 1篇接受美学
  • 1篇接受史
  • 1篇接受史研究
  • 1篇《雌木兰》

机构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4篇罗艳秋
  • 1篇李宾

传媒

  • 1篇理论界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木兰形象在文学接受中的演变被引量:1
2007年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对《木兰诗》产生以来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忠孝节烈、追求平等、豪勇爱国等木兰的主要形象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揭示木兰形象审美内涵不断丰富、古今流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罗艳秋
关键词:木兰形象
明前《木兰诗》接受史研究
《木兰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召唤了一代又一代的接受者,从而形成了绵延千年的辉煌接受史。以往的研究者或专注于著录年代、木兰本事和诗作字句的考证,或致力于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的探究,虽然这些...
罗艳秋
关键词:《木兰诗》接受美学文化传播
文献传递
谈杂剧《雌木兰》对徐渭个性思想的深度折射被引量:1
2007年
二折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是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徐渭的代表作之一,由《木兰诗》改编而成,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雌木兰》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女性意识、爱国情愫以及对自然人性的尊重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徐渭的个性思想。
罗艳秋
关键词:《雌木兰》
喜听新翻杨柳枝——浅谈韦元甫对《木兰诗》的再创造
2007年
《木兰诗》自北朝产生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几经流变,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唐代诗人韦元甫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感悟创作的《木兰歌》,对木兰形象进行了重新阐释,扩大了《木兰诗》的审美内涵,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文学接受理论,从《木兰歌》的思想内涵入手,就韦元甫对《木兰诗》的再创造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罗艳秋李宾
关键词:《木兰诗》再创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