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晶

作品数:34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血清
  • 4篇免疫
  • 3篇性能评价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梅毒
  • 3篇化学发光
  • 3篇化学发光法
  • 3篇基因
  • 3篇Ω-3多不饱...
  • 3篇标志物
  • 2篇血脂
  • 2篇愈合
  • 2篇脂肪
  • 2篇视网膜母细胞
  • 2篇视网膜母细胞...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全血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奥地利格拉茨...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26篇白晶
  • 17篇刘向祎
  • 4篇田亚平
  • 4篇田晓波
  • 3篇王娜
  • 2篇邓心新
  • 2篇刘瑜
  • 2篇杨大伟
  • 2篇陈锐
  • 2篇潘书娟
  • 2篇郭多
  • 1篇刘向袆
  • 1篇于惠泽
  • 1篇胡森
  • 1篇迟林
  • 1篇吴薇
  • 1篇孙宇峰
  • 1篇耿红艳
  • 1篇徐姗
  • 1篇万晓华

传媒

  • 6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感染、炎症、...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喉鳞癌预后基因甲基化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喉鳞癌预后评估的甲基化标志物,标志物包括RPH3AL、UBE2I、MAPK1。同时本申请提供了获取DNA甲基化标志物集的方法。本发明基于RRBS技术,发现了喉鳞癌的三种甲基化标志物。这些基因的甲基化水...
白晶刘瑜秦一川
甲鱼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鱼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将超临界CO<Sub>2</Sub>萃取技术与低温结晶技术相结合,直接富集甲鱼油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本发明提供的提取方法工艺简便、时间短、能耗低,得到...
田亚平白晶汪德清邓心新
文献传递
甲鱼油的提取与分析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目的:为从甲鱼脂肪中提取甲鱼油,富集其中的ω-3 PUFAs,并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实验动物整体水平探讨其生物活性,即分别研究ω-3 PUFAs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糖代谢和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
白晶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胰岛素抵抗气相色谱烧伤创面愈合
文献传递
梅毒螺旋体抗体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比较5种方法对实验室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 particle immune assay,CMIA)、胶体金免疫层析(colloidal gold immune chromatography,GIc 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检测梅毒血清260例(实验组),非梅毒血清260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ELISA、CMIA、GIc A、TRUST和TPPA阳性率分别为97.3%(253/260)、98.1%(255/260)、86.9%(226/260)、43.5%(113/260)和99.2%(258/260),GIc A、TRUST与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ELISA、CMIA、GIc A、TRUST和TPPA阴性率分别为96.5%(251/260)、97.7%(254/260)、97.7%(254/260)、88.8%(231/260)和99.6%(259/260),ELISA、TRUST与TPPA阴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LISA和CMI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适合批量检测。GIc A和TRUST敏感性低,可作为协助复查和疗效指标。
田晓波潘书娟白晶刘向袆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率阴性率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2025年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方法学比对,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评估方法,衍生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参比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健康体检者剩余血清321份,分别由两种方法检测。采用SPSS 25.0及MedCalc20.2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估结果的一致性,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Bland-Altaman图比较两种方法的平均相对差异。以25(OH)D≥20ng/mL、12~20ng/mL和<12ng/mL作为临床判定维生素充足、不足和缺乏的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P<0.001)。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15,一致性较差。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0.189+0.709 X,斜率为0.709(95%CI:0.667~0.755),截距为0.189(95%CI:-0.674~1.167),斜率不包括1,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存在比例差异。Bland-Alta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30.2%。25-羟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断总体符合率为65.1%,缺乏符合率为96.4%。结论两种方法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偏差较大,但临床营养状况判断中缺乏符合率较高。
罗保斌张晓红白晶周学红耿红艳刘向祎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电化学发光法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NSE诊断试剂盒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按照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WS/T492-2016《临床检测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并结合试验工作,重新设计了检验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对北京九强金斯尔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并与对应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测试结果与厂家所给出的产品分析性能以及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临床检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NCCL)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5个水平的正确度偏倚分别为1.74%、-1.42%、-0.88%、-3.09%和-0.90%;2个水平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1.85%和0.88%(判断标准CV<7.5%),4.99%和3.34%(判断标准CV<10%);线性范围(3.5~148.1ng/mL)验证回归系数a值为0.9894,R2=0.9978;最大稀释倍数为8倍,临床可报告上限为1165.2ng/mL;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16.3ng/L,符合率R为100%,各性能均通过验证。此外,与罗氏电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其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两种方法的相关性(R2=0.989)、一致性(CCC=0.984)均较好,在临床判定效果上同Roche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相比,免疫增强比浊方法阳性符合率为95.74%,阴性符合率为96.23%,两者测定值接近,相关系数达0.9894。结论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平台测定的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各性能均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有望进一步推进NSE国产体外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白晶刘瑜蒲云罡刘向祎
关键词:NSE生化分析仪
甲鱼油对大鼠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修复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甲鱼油治疗大鼠浅Ⅱ度烫伤的效果及其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银锌霜治疗组和甲鱼油治疗组,每组36只。采用将脱毛区置于70℃恒温水浴中15s的方法制成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模型,伤情经病理切片证实。各组创面分别用生理盐水纱布(1ml/cm2)、银锌霜纱布(1ml/cm2)、甲鱼油(1ml/cm2)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后放回笼中分笼饲养,换药1次/d。观察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各组动物分别于伤后1、3、5、10、14d取创面组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创面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①创面愈合时间:单纯烫伤组为(15.33±0.82)d、银锌霜治疗组(12.57±0.54)d,甲鱼油治疗组(11.33±0.67)d,甲鱼油治疗组比单纯烫伤组明显缩短(P<0.01)。②创面愈合率:3组大鼠伤后10和14d的创面愈合率与伤后7d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甲鱼油治疗组和银锌霜治疗组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比单纯烫伤组在伤后7、10及14d均明显升高(P<0.01)。③病理学观察:甲鱼油能减轻烫伤创面早期的炎症反应,组织学分析显示甲鱼油可促进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④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创面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量:甲鱼油治疗组比单纯烫伤组、银锌霜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甲鱼油能加速大鼠烫伤创面组织修复细胞的增殖,加快创面再上皮化,促进创面愈合。
白晶田亚平杨红明胡森徐姗
关键词:烫伤创面愈合增殖细胞核抗原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IL-4、IFN-γ与血脂相关指标的表达及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白介素-17(IL-17)、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与血脂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血脂与上述指标及AR疾病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治的160例AR患者(其中60例合并支气管哮喘)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AR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IL-17、IL-4、IFN-γ、总IgE(TIg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上述指标间可能的相关性。结果AR患者IL-17、IL-4、TIgE及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FN-γ及HDL-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IL-17、TIgE、TC、LDL-C较单纯AR组高,IL-4、IFN-γ较单纯AR组低(P<0.05);AR患者中女性的TC、LDL-C的水平低于男性(P<0.05);血清TC、LDL-C的表达与IL-17、IL-4及TIgE呈正相关,HDL-C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单纯AR组内HDL-C与IFN-γ呈正相关,TG与IL-17及TIgE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脂可能参与了AR的发病过程,其水平的变化可能与IL-17、IL-4、IFN-γ及TIgE具有一定相关性,诱导免疫反应从Th1向Th2细胞方向转变,对AR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翟建金迟林孙宇峰万晓华白晶刘向祎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血脂支气管哮喘
脑脊液脂蛋白脂肪酶表达和mRNA水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脑脊液脂蛋白脂肪酶(LPL)和mRNA水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诊断试验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及规范化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36例,其中19例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儿(CNS转移组),并依据眼别、年龄、性别选择同期北京同仁医院17例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非CNS转移组).19例CNS转移组和17例非CNS转移组均在化疗前、化疗中(第3个周期)和化疗后(第6个周期)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脊液的NSE、氯化物、葡萄糖、蛋白定量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脊液LPL蛋白和RT-PCR法检测脑脊液LPL-mRNA的水平.一般资料行两样本t检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行两样本方差分析.结果 CNS转移组CSF-NSE水平明显高于非CNS转移组(F=16.43,P=0.002);CNS转移组在化疗前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非CNS转移组(F=41.06,P=0.006),且CNS转移组化疗前后血清NSE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7.06,P=0.001).CNS转移组CSF-LPL蛋白明显高于非CNS转移组(F=2.57,P=0.001),且在化疗前、中、后的脑脊液LPL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3,P=0.003)).结论 脑脊液LPL蛋白表达水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儿病情有一定指导意义.
白晶刘向祎文江平胡慧敏田晓波郭多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脂蛋白脂肪酶脑脊液
免疫比浊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免疫比浊法测定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方法学性能。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评价方案等,于2013年1-4月对免疫比浊法测定TP抗体的不精密度、线性范围、正确度、抗干扰性和参考范围等进行评价。结果免疫比浊法测定TP抗体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重复性估计值分别为2.10%和1.65%,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3.06%和2.49%;TP检测值在0-310 U/ml范围内线性良好;血红蛋白≤4.5 g/L,胆红素≤342μmol/L时,对本方法无显著性干扰。测定2011-2013年的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标本并与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比较,检测正确度为95.6%;550例表观健康人血清TP检测值的95%置信区间为0.8-9.5 U/ml。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TP的不精密度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宽,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检测速度快。
陈锐李大为田晓波白晶吴薇陈雪莹刘向祎
关键词:免疫比浊法梅毒螺旋体性能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