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婧
- 作品数:21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6—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综合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PFGE分型结果,并找出其相关性,从而掌握海淀区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16—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检出的6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分型试验。结果海淀区副溶血性弧菌最优势流行株的血清型为O3:K6,毒力基因组合为tlh+tdh+,占比69.8%(44/63);63株副溶血性弧菌经PFGE聚类分析得到37种带型,各带型之间相似度为84.8%~100.0%,其中,61株副溶血性弧菌聚集形成5个簇(带型相似度≥90%);4年间共出现了8次一定时间内(发病日期间隔≤90 d)分离得到的菌株血清型、毒力基因和PFGE带型均一致的情况。结论海淀区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来源相对固定且单一。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PFGE之间无特殊相关性;毒力基因相同的菌株,PFGE带型相似度更高。
- 白婧陈玉韩思媛尹可欣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PFGE分型
- 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感染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患者便样本,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采用分离培养法鉴定病原菌及检测其耐药谱,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相关病毒。结果 1 010份监测样本中,细菌阳性251份,阳性率为24.85%,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4.18%(136份),沙门菌占17.53%(44份),副溶血性弧菌占16.33%(41份)。其中355份监测样本中,病毒阳性112份,阳性率为31.55%,主要为诺如病毒,占65.18%(73份);轮状病毒占25.00%(28份)。细菌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夏季,病毒性腹泻常流行于冬春季。发热、便红细胞、白细胞升高为细菌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征,而恶心、呕吐在病毒性腹泻患者中较多出现。药敏试验显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均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86.76%、88.64%,其中多重耐药菌率分别为87.50%、77.27%。结论 2017—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感染性腹泻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同,应加强监测,为临床用药予以指导。
- 韩思媛刘方遥吕冰高志勇白婧刘伟邵云平郭黎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耐药性流行病学特征
- 2016—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沙门菌血清型、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沙门菌血清分布、耐药现状以及耐药基因分布,找出沙门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之间的联系,并探究新冠疫情期间广泛使用消毒剂对沙门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16—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检出的107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敏试验,并对2021—2023年间收集到的27株沙门菌进行了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结果肠炎沙门菌占比最高,为57.01%;药物敏感率最高的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厄他培南,敏感率均为100.0%,中介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63.6%,耐药率最高的为萘啶酸74.8%。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新冠期间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萘啶酸、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显著增加。27株沙门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高为100.0%;携带4类及4类以下耐药基因的株数占沙门菌总株数的88.9%;耐药基因型为aph(6)-Id、aac(6′)-Iaa、aph(3″)-Ib、blaTEM-1B、sul2的肠炎沙门菌占比最多,为42.9%,仅含有氨基糖苷类1种耐药基因的沙门菌占比最多,为53.8%。沙门菌对于链霉素(敏感性100.0%,阳性预测值77.8%)、氨苄西林(敏感性55.6%,阳性预测值100.0%)、头孢噻肟(敏感性60.0%,阳性预测值80.0%)、复方新诺明(敏感性60.0%,阳性预测值85.7%)和氯霉素(敏感性50.0%,阳性预测值100.0%)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之间的匹配性较好。结论海淀区沙门菌耐药情况十分严峻,使用消毒剂对沙门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以及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是下一步应该关注的重点。
- 郝春芬张晓媛刘伟韩思媛白婧
- 关键词:沙门菌抗生素耐药性耐药基因消毒剂
- 201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型别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感染状况、型别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1810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直接划线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测定,对确认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1810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14株,检出率为11.8%,各年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8,P=0.028)。检出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共有4种型别,其中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96株(44.9%),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89株(41.6%),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24株(11.2%),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5株(2.3%)。在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70株(32.7%)全部敏感,144株(67.3%)耐药;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54.7%),其次是四环素(38.8%)和复方磺胺(36.9%),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为46.3%。结论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9年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以EAEC和ETEC为主,耐药菌株的多重耐药谱广。应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
- 刘伟白婧尹可欣韩喜荣施丽飞
- 关键词:毒力基因型别分布耐药
- 2015年—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1810例感染性腹泻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2015年—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1810例感染性腹泻便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海淀区食源性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结果在1810份腹泻便标本中检出致病菌427株,检出率为23.6%,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14株,沙门菌102株,副溶血性弧菌79株,弯曲菌30株,志贺菌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各1株。EAEC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占44.9%,肠炎沙门菌在沙门菌中占55.9%。副溶血性弧菌O3∶K6血清型和tdh毒力基因型都是优势菌株。空肠弯曲菌占检出弯曲菌的70%。结论海淀区引起腹泻的致病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主,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同时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应该引起重视。
- 刘伟白婧韩喜荣韩思媛施丽飞纪黎黎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
- 对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的PCR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同源性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将食物中毒样本中分离到的5株副溶血性弧菌(VP)作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测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了解其毒力基因特征,并做同源性分析。方法依据GB/T 4789.7-2008和WS 271-2007进行VP分离、生化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菌株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Not I酶切,用PFGE方法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检出5株VP,从6件病人便和6件水产品中分别检出3株和2株;4株菌携带毒力基因tdh,2株菌携带毒力基因trh,有1株菌同时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5株VP的DNA指纹图谱可大致分为4种PFGE图谱,1株病人分离株和1株水产品分离株图谱一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它菌株的相似性较低。结论这次食物中毒为VP污染食品所致,本次分离的5株菌都携带毒力基因,PFGE具有很强的菌株同源性分析能力,适用于食物中毒病原菌鉴定和传染源溯源。
- 刘伟王菊光王丽丽纪黎黎白婧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PCR食物中毒同源性
- 2016-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2016—2021年分离自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的致泻大肠埃希菌(DEC)耐药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海淀区DEC耐药情况。方法对2016—2021年收集来自3家哨点医院的195株DEC菌株进行13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耐药率前3位的依次为氨苄西林67.18%(131/195),萘啶酸63.08%(123/195)和头孢挫林44.62%(87/195),耐药率低于10%的为亚胺培南0.51%(1/195)、头孢他啶1.54%(3/195)、头孢西丁1.54%(3/195)和氯霉素9.23%(18/195);年份、DEC型别、是否60岁及以上年龄组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均为某些抗生素耐药率的影响因素;多重耐药株占总菌株数的54.36%(106/195),最常出现的多重耐药谱为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挫林(AMP-CTX-CFZ)。结论北京市海淀区DEC耐药情况十分严峻,改变现阶段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迫在眉睫。
- 白婧韩思媛刘伟施丽飞韩喜荣
-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多重耐药
- 日粮中添加灵芝粉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1.引言为减少动物疫病,提高经济效益,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会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危及产品品质。因此,已有许多研究专注于利用具有活性功能且安全无毒的天然产物来替代抗生素。有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蜂胶、黄芪多糖,使蛋鸡免疫力提高,改善产蛋能力,并提高鸡蛋品质。据此,我们推测在日粮中添加灵芝粉可以提高鸡蛋品质,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研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灵芝粉评价其对于鸡蛋表观指标、营养组成及感官评价三方面的影响。
- 郝春芬白婧郝春霞
- 关键词:鸡蛋品质畜禽饲料替代抗生素黄芪多糖动物疫病
- 柯萨奇病毒实验室风险评估被引量:1
- 2013年
- 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 A16)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全国手足口病监测工作的加强,各个相关实验室处理手足口病患者生物标本量不断加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存在各种各样潜在的感染风险。从生物因子特性、风险水平及防护、实验室操作风险评估、预防及治疗4个方面,对柯萨奇病毒进行综述,以期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减少或避免此类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 白婧王菊光
- 关键词: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 2018—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弯曲菌流行特征及PFGE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和掌握2018-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中弯曲菌流行特征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情况。方法 对2018-2020年在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756例腹泻患者便标本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和鉴定,对其中25株弯曲菌菌株进行PFGE分型试验。结果 弯曲菌总体检出率为4.37%(33/756),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3.04%(23/756)和1.32%(10/756);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之间的弯曲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48%(16/33)的弯曲菌感染患者出现了发热,弯曲菌患者大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弯曲菌检出主要集中在5~7月,除不明食品外,可疑暴露食品占比最高的为肉与肉制品。17株空肠弯曲菌聚类分析得到16种带型,8株结肠弯曲菌聚类分析得到7种带型。结论 海淀区弯曲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填补了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弯曲菌感染状况数据的空白,为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白婧谢利军郝春芬江泽芬
- 关键词:腹泻患者弯曲菌检出率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