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军
- 作品数:55 被引量:98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受污染或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污染或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先向水体均匀加入碱性物质,使水体的pH值达到8.5~10;待水体静置澄清后,向水体均匀加入酸性物质,将水体的pH值中和到基本为中性;然后向水体...
- 任海彭少麟郭少聪申卫军季申芒李志安
- 文献传递
- 一种屋顶绿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的园林绿化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石屎森林热岛效应更加明显,为增加绿地面积,对屋顶绿化,天台绿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城市里很多屋顶荷载能力小的旧式楼房屋顶的绿化,及开发商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对绿...
- 刘世忠任海申卫军李志安李跃林张倩媚周国逸
- 文献传递
- 用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物不断地侵蚀着城市有限的绿化空间,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噪音增加、温度升高和湿度下降等生态问题,恶化了人居环境,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表明,控制“热岛现象”的最有...
- 任海张倩媚刘世忠李跃林申卫军束文圣谢振华许明英
- 关键词:屋顶绿化
- 文献传递
- 湛江市红树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被引量:26
- 2006年
- 广东省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7242.0hm2,人工造林未成林25.6hm2,天然更新红树林509.4hm2,另有红树林宜林地9688.6hm2。红树林及其伴生植物主要有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等15科24种。由于毁林养虾、养鱼等导致1980~2001年占用红树林地面积6363.6hm2。从总体上看,湛江红树林种类多,群落类型丰富;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除乡土种外,无瓣海桑是一种较成功的外来引树种;宜林地多,但人工造林保存率不高;破坏红树林,挖塘养殖依然较普遍。为了实现湛江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下列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现有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开展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资源监测和鸟类环志;科学规划后加快红树林的恢复和重建;积极推动退塘还林并合理利用红树林;依法保护管理好红树林;多途径筹集保护资金;加强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和宣传。
- 林康英张倩媚简曙光王瑞江申卫军陆宏芳任海许方宏
- 关键词:红树林可持续发展
- 空间粒度变化对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被引量:166
- 2003年
- 认识空间异质性的多尺度依赖性和景观格局特征对尺度效应关系的影响是进行空间尺度推绎的基础。以 2种真实景观 (中国广东粤北植被景观与美国凤凰城城市景观 )和 SIMMAP景观中性模型产生的 2 7种模拟景观为对象 ,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FRAGSTATS对 1 8种常用景观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根据这些指数对空间粒度变化的响应曲线和尺度效应关系 ,1 8种景观指数可分为 3类。第 1类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增大单调减小 ,具有比较明确的尺度效应关系 (幂函数下降 ) ,尺度效应关系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较小 ;这类指数包括缀块数、缀块密度、边界总长、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缀块面积变异系数、面积加权平均缀块形状指数、平均缀块分维数和面积加权平均缀块分维数。第 2类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增大将最终下降 ,但不是单调下降的 ;尺度效应关系比较多样 ,可表现为幂函数下降、直线下降或阶梯形下降 ,主要受缀块空间分布方式和缀块类优势度的交互影响 ;这类指数有 5种 :平均缀块形状指数、双对数回归分维数、缀块丰度、缀块丰度密度和 Shannon多样性指数。第 3类指数随空间粒度的变粗而增加 ,随缀块类优势度均等性的增加 ,尺度效应关系由阶梯形增加、对数函数增加、直线增加向幂函数增加过渡 ,尺度效应关系?
- 申卫军邬建国林永标任海李勤奋
- 关键词:FRAGSTATS
- 中国南方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2
- 2006年
- 由于严重的人类干扰,全球热带森林面积迅速减少,现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也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热带雨林能否恢复以及如何恢复是一个亟需回答但仍尚无定论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长期研究则尤为缺乏.利用中国南方热带北缘的极度退化光裸地,依恢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了3个集水区样地,即光裸地、桉林与阔叶混交林,并开展了45年的长期森林恢复实验.通过水、土、气、生等方面的定位观测研究证实:热带森林一经破坏很难自然恢复,但在人工辅助下,雨林是可以恢复的.人工辅助下的热带森林恢复必须克服两类阈值,一是极端物理条件阈值,包括高温、干旱与贫瘠;二是生物多样性水平与景观基底对植物种源与定居过程的限制阈值.人工辅助建立的阔叶混交林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与很强的生态系统功能,经45年的恢复后已具有热带季雨林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对热带森林的恢复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任海李志安申卫军余作岳彭少麟廖崇惠丁明懋邬建国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功能
- 南澳岛光裸地和次生林下6种乡土树幼苗生长与光合特征被引量:13
- 2009年
- 海岛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岛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观测并比较乡土树种重阳木Bischofia javanica、大叶杜英Elaeocarpus balansae、蒲桃Syzygium jambos、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及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苗木在南澳岛光裸地和次生林下的存活、生长及其光合特征,探讨两种不同生境对6个树种生长、存活的影响及用乡土树种苗木进行海岛荒坡恢复和人工林林分改造的可行性。结果如下:①从2007年4月栽植到2008年7月,所有苗木在光裸地平均存活率为46%,低于次生林下的78%。光裸地重阳木存活率最高,为85%;鸭脚木存活率最低,只有18%。次生林下重阳木和鸭脚木存活率都较低,约为60%,远低于其它树种。②各树种苗木在光裸地生长量均高于次生林下。光裸地所有树种苗木地径、苗高和冠幅的平均相对增长量分别是次生林下苗木的4.8,1.7和2.0倍。光裸地重阳木生长较快;次生林下阴香生长较快,重阳木、鸭脚木生长较慢。③苗木在光裸地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是次生林下的2.3,3.7和2.1倍。同一生境下各树种苗木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④各树种苗木在光裸地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及表观量子效率(AQY)与次生林下同一树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1)。光裸地重阳木、鸭脚木和樟树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为喜光树种;大叶杜英、蒲桃和阴香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为喜光耐阴树种。而次生林下各树种均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表明在次生林下各树种均具有较好的耐阴性。综合考虑,重阳木适于在光裸地等光照条件好的生境栽植,阴香适于在林下生长,大叶杜英、蒲桃和樟树适应性较好,在强光和弱光下均可生长,而鸭脚木更适于半遮荫环境。这些研究�
- 刘志发申卫军温达志
- 关键词:乡土树种光合特征
- 促进木麻黄叶凋落物原位分解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木麻黄叶凋落物原位分解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木麻黄叶凋落物中加入N元素2~4个月后,再添加Mn元素,分解3~6个月。本发明的方法从根本上减少了凋落物存量,降低了森林火灾发生风险;且本发明的方法就在林下添加...
- 饶鑫简曙光申卫军童升洪王雅雅谭向平
- 文献传递
- 南亚热带鹤山三种人工林小气候效应对比被引量:41
- 2003年
- 先锋生态系统的小气候效应是评价它们在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恢复效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对 1 4龄的马占相思 ( Acacia mangium)、荷木 ( Schima superba)、湿地松 ( Pinus elliotii)人工林小气候效应的对比研究表明 ,荷木林的降温保湿效应最好。气温 (最高温、最低温和平均温 )和土壤温度 (地表最高温、最低温和平均温度 )均为 3种林分中最低。荷木林林内气温一般比马占相思林和湿地松林低 0 .1~ 0 .5℃ ,地表和土壤温度一般低 0 .3~ 2 .5℃ ,相对湿度高 1 .2 %。对荷木林和湿地松林温、湿度垂直方向上 4个层次 (距地0 .5 m,2 .0 m,4.0 /5 .0 m,9.0 m)上的观测结果表明 ,湿季林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在最冷月 ( 1月份 )时 ,林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无论是干季还是湿季 ,林内湿度都随林分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结合林分结构调查、森林土壤养分含量等资料 ,初步认为 ,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人工恢复实践中 ,荷木等本地树种更为适宜。
- 林永标申卫军彭少麟任海李明辉
- 关键词:人工林小气候效应生态恢复
- 丘塘景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被引量:32
- 2004年
- 理解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对于评价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丘塘景观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 ,土壤全氮的有效变程最大 (为 16 5 m) ,有机碳次之 (10 2 m) ,而全磷的变程最小(90 m)。土壤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 5个不同级别的土壤面积与丘塘景观整个面积的比值的变化范围较小 (10 .5 4 %~ 2 3.15 % ) ,土壤全氮含量比值变化范围较大 (5 .79%~ 32 .73% ) ,土壤全磷的比值的变化范围最大 (1.80 %~ 4 2 .0 6 % )。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的分布情况较为一致 ,不同级别斑块分布也很相似 ,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方土壤全氮也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磷的空间异质分布用球状模型拟合最佳 ,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更宜用指数模型来拟合。景观尺度的半方差拟合总体上优于斑块尺度。相对有机碳和全氮 ,全磷的空间异质性更多由随机因素 (如人类施肥活动 )引起和决定。土壤全氮的取样尺度应大于 16 5 m,而有机碳、全磷的取样距离则分别可大于 10 3m和 90 m。
- 李明辉彭少麟申卫军林永标刘振乾
- 关键词:土壤养分地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