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超
- 作品数:31 被引量:5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位移传导效应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深入研究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煤岩位移传导效应的时空演化机制,基于煤岩位移传导理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煤岩状态、地应力及渗透性在位移传导相对滞后和传导强度相对减弱影响下的变化过程,确定了被保护层瓦斯抽采的最佳布孔区域和最佳抽采时机。同时结合工程实践,在被保护层中选用煤岩位移传导效应的响应参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沿保护层工作面推进方向,被保护层瓦斯压力表现为上升-稳定-缓慢下降-快速下降-稳定-上升-稳定的变化过程,类似于马鞍状;被保护层瓦斯流量和煤层变形率均呈现稳定-下降-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稳定-下降-稳定的变过程,类似于"S"型波动;下保护层开采有力促进被保护层应力释放和瓦斯运移。
- 田富超
- 关键词:下保护层
- 0.74 MPa压力下临界残余瓦斯含量试验研究
- 建立了一套实验室临界残余瓦斯含量测定装置,进行了0.74 MPa压力下临界瓦斯含量的直接测定、煤样吸附等温线特性分析和始突瓦斯含量Langmuir方程间接推算。结果表明:直接测定法和间接反演法得出的始突瓦斯含量临界域基本...
- 田富超秦玉金
- 关键词:吸附等温线
- 文献传递
-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233
- 2016年
- 调研了我国煤矿火灾灾害区域分布特点及近5年来煤矿火灾事故特征,从自燃倾向性鉴定、自然发火期判定、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及监测等方面探讨了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充填堵漏、均压、注浆、惰性气体、阻化、三相泡沫、燃油惰气及高倍泡沫等防灭火技术装备的应用现状及适用性。指出煤矿火灾防治应坚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为重点,以推广应用为目的,不断创新提高防火技术的有效性、适应性和经济性,以指导煤层自燃与外因火灾防治,最终实现一体化火灾防控体系的技术突破。
- 梁运涛侯贤军罗海珠田富超于贵生
- 关键词:煤矿火灾煤自燃火灾防治外因火灾
- 苏村煤矿为低瓦斯矿井的确定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由于我国现有的矿井瓦斯涌出量矿山统计预测法和矿井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法均不适用于瓦斯风化带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文章以实测含量和瓦斯风化带内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为依据,预测了苏村煤矿15号煤层开采时矿井的最大瓦斯涌出量,得出苏村煤矿井田范围内的15号煤层处于瓦斯风化带的结论,并利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解释了苏村煤矿处于瓦斯风化带的原因。
- 王兆丰田富超付爱军孙锐郝从娜
- 关键词:瓦斯涌出量预测瓦斯风化带地质构造低瓦斯矿井
- 地籍数据建库过程中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2
- 2010年
-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地籍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已成为衡量地籍数据库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准则之一。分析地籍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如影像误差,数据采集误差,属性数据录入误差等,针对这些数据质量问题根据数据建库相关标准提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控制方法,以提高数据精度和数据建库质量。
- 郝从娜张子平田富超
- 关键词:地籍数据库数据采集
- 远距离煤层群采动区应力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机制研究及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探讨了远距离煤层群采动条件下覆岩层应力场、位移场及瓦斯压力场变化特征,建立了围岩应力分布和瓦斯运移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借助FLAC3D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求解。分析了峰峰集团2,4号煤层采动过程中覆岩层应力分布规律、覆岩位移特征和瓦斯渗流分布特征。现场试验表明:首采层4号煤的开采,对上部2号煤的卸压效果明显,实际卸压区域大于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参考卸压角划定的卸压范围;且瓦斯释放区域较大,2号煤172102,172104工作面瓦斯抽放效果良好,抽放率分别达到33.12%,46.59%,从而消除了突出危险性。
- 田富超秦玉金梁运涛昌孝存
- 关键词:煤层群渗流场抽放率
- 双巷掘进工作面中间煤柱瓦斯流动理论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为了加强双巷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分析了双巷掘进工作面中间煤柱瓦斯流动特点并建立了有限流场瓦斯流动的理论方程,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运用数学物理方法求出理论方程的解析解,得出了描述中间煤柱瓦斯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推导出计算中间煤柱煤壁单位面积瓦斯涌出量的公式,并利用端氏煤矿实测数据对公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煤壁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取决于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透气性系数、煤层瓦斯含量系数和煤壁暴露时间;采用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算出的中间煤柱煤壁瓦斯涌出量符合现场的瓦斯涌出特征,其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
- 孙锐王兆丰丁楠田富超
- 关键词:瓦斯流动
- CF_(3)H和CO_(2)抑制CH_(4)爆炸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为对比研究CF_(3)H和CO_(2)对CH_(4)爆炸特性的抑制效果,使用20 L球型爆炸压力测试系统分别测量对比2种抑制剂对CH_(4)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范围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2种抑制剂对CH_(4)体积分数9.5%爆炸压力参数影响,分析了2种抑制剂针对CH_(4)在空气中爆炸的爆炸三角形。结果表明:CF_(3)H和CO_(2)均能缩小CH_(4)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抑制CH_(4)至失爆所需CF_(3)H和CO_(2)体积分数分别为12.5%和21.5%;对比抑制CH_(4)体积分数9.5%的爆炸参数(反应峰值压力和升压速率),10%CF_(3)H的抑爆能力是等量CO_(2)的1.95倍和1.3倍,但是低于体积分数4%的CF_(3)H单独使用时对CH_(4)爆炸存在微弱的促进作用;2种抑制剂作用下的爆炸三角形显示CF_(3)H抑制下的可爆区域面积小于CO_(2),安全区域内CF_(3)H的窒息比是CO_(2)的57%。
- 白洁琪白纪成梁运涛王琳宋双林宋双林
- 关键词:瓦斯爆炸
- 煤层群采动裂隙条件下瓦斯卸压抽采技术模式及应用
- 受煤层采动影响,在其范围内的岩体压力平衡被破坏,岩体地应力释放、裂隙进一步发育,为瓦斯高效抽采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FLAC数值软件研究了首采层4号煤层采动过程中上覆煤岩体应力、位移和瓦斯压力分布特征,并开展了现场工程验证...
- 田富超
- 关键词:煤层群卸压抽采
- 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的零级条纹自动定位及性能测试被引量:2
- 2021年
- 为克服传统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存在肉眼辨别零级条纹所在目镜标尺位置容易产生人为误差的缺点,明确温度和非甲烷气体因素对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性能的影响,选择电荷耦合元件(CCD)替代原目镜标尺结构,在CCD获取干涉条纹灰度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峰值提取结合高斯拟合来精确定位零级条纹,线性拟合CH_(4)体积分数1%,4%,7%,10%时的零级条纹位移值与体积分数的关系式,并选取了0.494%,0.994%,1.490%和3.940%这4种CH_(4)标气进行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试验;设置了温度漂移试验,根据零点温度漂移曲线进行二次项温度补偿;理论推导了CO_(2)等煤矿井下常见的非甲烷气体的测定器测量值,并进行了标准气体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拟合得到的体积分数计算关系式决定系数R^(2)为0.9987,线性度与理论公式基本一致,可利用未知CH_(4)体积分数引起的位移值来自动计算出体积分数,且试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的测量精度高、测量稳定性好,优于技术标准要求;经过二次项温度补偿后零值受温度影响小,零值漂移范围基本集中于±0.05%;检测气样中CO_(2)每增加1%会导致测定器CH_(4)测量值增加1.033%,空气中每减少1%的O_(2)会导致测定器CH_(4)测量值增加0.18%。改进后的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与传统测定器相比,实现了零级条纹的自动定位与数字化处理,克服了人为误差大的缺点,提高了测量精度,并减小温度漂移造成的测量误差。
- 陈成锋梁运涛梁运涛董浩喆田富超何燕文
- 关键词:光干涉式甲烷检测温度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