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茜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咽炎
  • 2篇增液
  • 2篇增液汤
  • 2篇整体观
  • 2篇中医
  • 2篇中医整体观
  • 1篇动脉
  • 1篇心悸
  • 1篇心悸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和转...
  • 1篇信号转导和转...
  • 1篇咽喉科
  • 1篇咽黏膜
  • 1篇药经验
  • 1篇易损斑块

机构

  • 6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王文茜
  • 2篇王阶
  • 2篇陈祖华
  • 1篇赵青
  • 1篇张振鹏
  • 1篇王文茜
  • 1篇李勇
  • 1篇沈文明
  • 1篇徐良洲
  • 1篇何浩强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病辨治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病的用药规律,总结国医大师的独特临证经验,为中医药临床治疗心悸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90位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病的经验与验案,对其中药方剂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统计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利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对中药组方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共检索到22位国医大师,验案78个,共计186味中药。所用中药性味多为辛甘温,主要归心、肺、脾三经。高频药物有丹参、茯苓、炙甘草、酸枣仁、麦冬等。常用对药有丹参-茯苓、酸枣仁-丹参、炙甘草-丹参等。结论国医大师治疗心悸病用药常以益气温阳、滋阴补血、活血化痰为法,强调寒温并用,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除有形之邪,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连文静李洪峥刘金垒何浩强刘兰椿王文茜王阶
关键词:心悸心律失常用药经验关联规则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咽糖浆组、RO8191(JAK2/STAT3激活剂)组、利咽糖浆+RO8191组,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采用氨水刺激咽部构建慢性咽炎模型,对照组大鼠咽部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经利咽糖浆与RO8191干预后,检测大鼠一般情况及咽部表观状态,并进行咽部表观状态评分;HE染色检测大鼠咽部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8^(+)T表达、CD4^(+)T/CD8^(+)T;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以免疫印记法检测大鼠咽部组织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咽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形态损伤,外周血CD4^(+)T与CD4^(+)T/CD8^(+)T、IL-10、血清T-AOC水平降低(P<0.05),咽部表观状态评分、CD8^(+)T、血清TNF-α、IL-6、MDA与ROS水平、咽部组织p-JAK2/JAK2与p-STAT3/STAT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利咽糖浆+RO8191组相比,利咽糖浆组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形态损伤减轻,外周血CD4^(+)T表达与CD4^(+)T/CD8^(+)T、IL-10、血清T-AOC水平均升高(P<0.05),咽部表观状态评分、CD8^(+)T、血清TNF-α、IL-6、MDA与ROS水平、咽部组织p-JAK2/JAK2与p-STAT3/STAT3水平均降低(P<0.05);RO8191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利咽糖浆组相反。结论:利咽糖浆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激活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增强抗炎及抗氧化能力,缓解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修复咽黏膜。
李勇沈文明王文茜
关键词:慢性咽炎
基于辛开苦降法治疗喉源性咳嗽
2021年
喉源性咳嗽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干祖望教授基于“喉为肺系”理论而首创的病名[1],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喉头奇痒作咳、不痒不咳。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气候变迁、空气环境变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或是情志活动失调造成火热内生,上熏咽嗌[2]。张勉等[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受凉、感冒、劳累、对尘螨过敏是喉源性咳嗽发病的影响因素。喉源性咳嗽症状明显、病程长,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引起本病的原因繁杂众多;体征不明显,且辅助检查常常无阳性结果;目前西医尚缺乏公认有效的药物[4]。面对这一现状,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将成为重要课题。中医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有着悠久历史,众多医家阐述过其经验方[5-6]。中医药诊疗过程中最大的特色之一是辨证论治,辨证方法涵盖阴阳、五行、脏腑、八纲辨证等。从寒热辨证角度来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单一证型的治疗。难治病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疾病在演变过程中,已经不是单一简单的寒或热的属性,而表现为复杂的寒热错杂的属性。现将寒热错杂型喉源性咳嗽运用辛开苦降法的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王文茜晏亦龙
关键词:辛开苦降寒热错杂喉源性咳嗽半夏厚朴汤止嗽散
中医整体观的运用-增液汤治疗慢性干燥性咽炎被引量:1
2013年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干燥性咽炎与慢性萎缩性咽炎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其病因不明,致病因素繁多,远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导致干燥性咽炎成为耳鼻咽喉科治疗难题。患者主要症状为咽部干燥、灼热不适,晨起刺激性咳嗽,有恶心感。目前常规治疗手段对患者改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患者完全好转或是严重者痂皮的褪去是很难达到的治疗目的。中医药运用增液汤随证加减治疗干燥性咽炎疗效良好,现就其原因做如下浅析。
陈祖华王文茜
关键词:增液汤中医整体观萎缩性咽炎耳鼻咽喉科刺激性咳嗽
中医整体观念的运用——增液汤治疗慢性干燥性咽炎
2012年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干燥性咽炎与慢性萎缩性咽炎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其病因不明,致病因素繁多,远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均导致干燥性咽炎成为耳鼻喉科治疗难题。患者主要症状为咽部干燥、灼热不适,晨起刺激性咳嗽,有恶心感。目前常规治疗手段对患者改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患者完全好转或是严重者痂皮的褪去是很难达到的治疗目的。在研究了干燥性咽炎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后,发现增液汤随证加减治疗疗效佳,现就其原因做如下浅析。
王文茜陈祖华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痰瘀热互结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易损斑块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为评价标准,观察痰瘀热互结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易损斑块的特征,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冠心病痰瘀热互结证采用中医量化标准分值评定,进行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0%~70%的病例,分析其CTA指标,包括斑块定位、斑块面积狭窄程度、斑块直径狭窄程度、目标斑块体积等,评估易损斑块特征。结果: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痰瘀热互结证患者易损斑块特征如下:斑块面积狭窄程度(52.25±14.49)%,斑块直径狭窄程度(41.56±11.09)%,斑块体积(65.31±36.05)mm^(3),斑块平均CT值(252.81±155.76)HU;斑块钙化积分[31.40(8.15,101.90)]分。中医证候痰证积分与斑块直径狭窄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痰瘀热互结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易损斑块经CTA诊断狭窄度更接近于30%;痰瘀热互结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其痰证积分越高,提示狭窄程度越明显。
王文茜王文茜王阶张振鹏赵青赵青
关键词: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易损斑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