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君
- 作品数:22 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协作式在线课程中教师角色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协作式在线课程教师是多样化、立体化的角色,论文通过分析在线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和行为,在结合协作式在线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协作式在线课程教师担任教学角色、社会角色、管理角色、技术支持角色,完成相应复杂多样的任务,并从提升在线教师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设计在线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精选在线讨论话题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创建在线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开展多维度评价提供个性化学习反馈、运用多种学习工具促进学生交流互动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协作式在线课程中教师的素质要求。
- 王文君张晓涛代亚萍冯晓晴
- 关键词:在线课程教师角色
- 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知识青年从军研究
-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希望通过在中学和大学进行军事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上阵抗敌的储备力量。但受“重文轻武”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军事训练也只是流于形式。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军事教育,因此在战区高...
- 王文君
- 关键词:抗战时期知识青年
- 幼儿安全教育类“数字故事”的设计被引量:3
- 2014年
- 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就目前来看,幼儿安全教育方式传统,形式单一,教学效果甚微.本研究探讨利用能模拟真实场景且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数字故事”设计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以期为幼儿安全教育提供一种新方法.
- 徐建利王文君
-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数字故事
- 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刍议被引量:1
- 2004年
- 电视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曾在教育领域产生过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有些学者认为教育电视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甚至开始质疑电视媒介的教育应用问题,认为它将会随着新一代媒介的使用而消亡。本文试图从媒介的视角对网络时代教育电视的发展问题做一探讨。
- 王卫军王文君
- 关键词:教育电视教育领域网络时代电视媒介教育应用
- 教学中技术应用价值取向的思考被引量:3
- 2010年
- 文章在分析教学中技术应用论争典型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了信息技术作用下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发生的巨大变革。
- 王卫军王文君
-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 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本文从教育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出发,通过对传播类型的划分以及对教育传播的传播学学术渊源的探讨,深入分析了教育传播的涵义以及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畴。
- 王文君
- 信息技术视域下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析被引量:28
- 2017年
-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反贫困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厘清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从反贫困的角度明确教育精准扶贫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包括抓住个体发展的机遇期、实施因地制宜的教育扶贫措施和方式、建立多方条件保障、消除贫困文化的复制功能等,并结合信息技术视域下教育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的核心理念支撑,找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能力提升等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提出信息技术视域下教育精准扶贫路径实施的五个阶段,包括"精准诊断、技术耦合、多方联动、精准发力与内涵提升"等,致力于消除贫困文化。
- 王文君李艺华王建明
- 关键词:贫困与反贫困教育信息化
- 奇异重轻介子的谱及辐射衰变
- 最近许多实验(LHCb)、(BelleII)发现了Bs、B*s介子和D、D*s介子的高激发态。由于此类介子均由一重一轻正反夸克构成,故称之为重轻介子。在本论文中我们用准相对论的势夸克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重轻介子束缚态系统并计...
- 王文君
- 对中小学选用视频卡的建议
- 2004年
- 王文君王卫军
- 关键词:视频卡多媒体网络教学VOD视频点播教学内容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被引量:66
- 2012年
- 在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选择与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周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阶段、层次、方式三个实践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应该关注信息时代教师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对教师知识体系的研究,TPACK框架指出了新的研究视角,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技术知识与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融合后产生的一类特殊的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知识要求。教师能力的构成应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这一核心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包括六种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体现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及从内外两个方面不断促进。
- 王文君王卫军
-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TPACK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