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雄

作品数:28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玉米
  • 5篇玉米自交系
  • 5篇栽培
  • 5篇自交
  • 5篇自交系
  • 4篇选育
  • 4篇早熟
  • 4篇高产
  • 4篇SSR标记
  • 3篇玉米新品种
  • 3篇育种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种
  • 3篇栽培技术
  • 3篇特早熟
  • 3篇种质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多态性
  • 2篇玉米矮花叶

机构

  • 23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山西腾达种业...

作者

  • 24篇王学雄
  • 21篇李凌雨
  • 18篇闫彩清
  • 9篇董民堂
  • 6篇邢亚静
  • 3篇王河成
  • 3篇阎彩清
  • 3篇张效梅
  • 2篇孙常青
  • 2篇郑普山
  • 2篇刘守渠
  • 2篇郭高明
  • 2篇孙迪
  • 2篇杨慧珍
  • 1篇张名昌
  • 1篇王创云
  • 1篇王美霞
  • 1篇扆锁成
  • 1篇段运平
  • 1篇赵飞

传媒

  • 10篇山西农业科学
  • 7篇玉米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种子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8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新品种先赢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0年
先赢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先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11H122作母本,11H712作父本组配,联合育成的特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结实性好,籽粒商品性好,因母本11H122含有热带基因,抗高温能力强。适宜在全生育期≥10℃以上活动积温在2 140℃左右的区域和山西省中部麦区复播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2017年5月通过山西省审定。
闫彩清李盛王学雄李凌雨王彬
关键词:玉米特早熟栽培技术
中国农家玉米品种性状变异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了我国主要农家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主茎叶数、株高、茎粗、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及出籽率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对其株型、穗型、穗轴颜色、子粒类型及子粒颜色5个质量性状变异进行了简要分析。我国农家玉米品种数量性状的变幅较大,特别是株高、穗粒重和穗位等性状。同时,农家品种也具有它们独特的优异性状,对于育种材料改良有着重要意义。
李凌雨邢雅静阎彩清张效梅王学雄郭高明赵怀生
关键词:玉米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种质资源
对生玉米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4年
综述了对生玉米的植物学形态特征、遗传育种、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对生玉米的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李凌雨闫彩清张名昌董民堂王学雄赵飞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植物生理生物化学
晋单35号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2002年
在播期、密度、施肥量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应用正交优化设计的原理 ,证明了晋单 35号玉米在当地生产条件下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 :4月 2 4日左右播种 ,密度为 6 0 0 0 0株 hm2 ,施氮量(纯N)为 2 2 5 .0kg hm2 。
闫彩清王河成李凌雨王学雄郑普山杨慧珍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
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被引量:8
2004年
玉米种质的创新对于提高玉米杂种优势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种质的创新就没有玉米杂种优势水平的突破。玉米育种的实践已经证明,轮回选择是种质创新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玉米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详细论述了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关键词:轮回选择玉米种质创新杂种优势
山旱区机修田当年种植玉米丰产技术研究
1998年
山旱区机修田当年种植玉米除采用人为熟化处理、早春抢墒覆膜、裁膜帘式播种外,于玉米苗期5叶和拔节期8叶每公顷喷PP2003、旱地龙及叶面肥,可以消除玉米苗期至拔节期由于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造成的生理缺素症,具有抗旱、促长、平衡玉米植株体内营养分配的作用,促使玉米体内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从而达到丰产的目的。3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比人为熟化处理裸地播种生育期提前5个叶龄,产量提高4725kg/hm2,纯收入增加5538元/hm2。比相邻未机修田种植玉米生育期提前2个叶龄,产量提高1773kg/hm2,纯收入增加1156.5元/hm2。
刘守渠王学雄田幸福孙建刚郭秀荣高兰华
关键词:山旱区玉米熟化
玉米矮花叶病抗性材料创新研究初报
2007年
采用种质扩增、组配群体、回交改良、物理诱变等育种手段,选育出了太育一号、太育三号等玉米自交系30份,通过人工接种,对矮花叶病的抗性进行了鉴定,得出高抗玉米自交系10份,抗病自交系4份,中抗自交系4份。结合血缘追踪发现,唐四平头系统的衍生系和P群种质中蕴含着抗矮花叶病基因,同时优质和感病基因存在连锁。这批材料的成功选育,为今后的玉米抗病育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闫彩清李凌雨董民堂王学雄郑普山
关键词:玉米矮花叶病种质扩增人工接种
种子含水量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1年
对乳熟期的玉米种子在不同含水量情况下 ,测定其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 ,玉米种子的含水量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很大的影响。种子含水量在 51.3%~ 35.5%时 ,发芽势、发芽率低 ;水分含量降到 2 4 .0 %时 ,发芽势、发芽率均较高 ,达 90 %以上 ;水分含量为 14.0 %~ 5.0 %时 ,发芽势、发芽率均处于平稳阶段 ,为 10 0 % ,此时是最能代表种子本身生活力的时期 ;含水量为 3.8%以下时 ,发芽势、发芽率逐渐降低。
闫彩清王河成李凌雨王学雄杨慧珍
关键词:玉米发芽势发芽率种子含水量
SSR标记用于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10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 10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 4 0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 2~ 5个 ,平均检出4个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 0 .6 5,10个自交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 0 .2 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自交系可归为两个类群 ,每个类群又分别由两个亚群组成。利用SSR标记可以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分析 ,并可用于杂种优势群划分。
李凌雨榎宏征浓沼圭一佐藤尚闫彩清王学雄
关键词:SSR标记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聚类分析
60个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60个山西省主要玉米(Zea maysL.)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23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自交系中检测出91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2-7个,平均为3.96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00。UPGMA聚类分析将60个自交系划分为唐四平头,旅大红骨,PN,BSSS,Lancaster,Suwan等6个类群,化群结果与其系谱关系和育种家经验基本一致。
李凌雨孟全业王学雄闫彩清王圆荣马玉光
关键词:SSR标记玉米自交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