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夏 作品数:102 被引量:680 H指数:15 供职机构: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盖艾滋病项目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男男HIV阳性病例网络交友工具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武汉市新报告的男男HIV阳性病例的网络交友方式及使用网络交友工具的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面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被调查者中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72.67%,以朋友/同事/同学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18.28%,以酒吧/浴池/公园/公厕等固定场所为主要交友途径的占8.97%。在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要交友途径的男男HIV阳性病例中,其认识固定性伴的方式,blued占45.50%,QQ/QQ群占32.70%,其他途径所占比例均低于10.00%;认识临时性伴的方式,blued占59.24%,QQ/QQ群占22.75%,其他途径所占比例均低于10.00%。结论以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交友途径的MSM人群已成为武汉市新近报告MSM感染者的主要来源,Blued和QQ(群)是新报告MSM感染者的主要网络交友工具。 罗莉 曹琳 胡荣 许骏 王夏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HIV 网络交友 武汉市2008~2010年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分析2008~2010年武汉市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数据,了解武汉市HI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案,对武汉市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共2391例HIV抗体筛查样本进行复检、确证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共对1615例复检阳性样本进行确证试验,其中1285例(79.6%)为阳性,203例(12.6%)为阴性,127例(7.9%)为不确定。阳性样本主要来源于各类医疗机构的病人和各区疾控中心专项检查的MSM。不确定样本主要来源于各类医疗机构且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的带型以p24为主;127例不确定样本中共有17例进行了随访,7例确证为阳性,5例为阴性,5例仍为不确定。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就诊于各类医疗机构的病人以及MSM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工作,切实提高HIV抗体检测率和随访率。必要时可调整检测策略并考虑其他辅助检测。 庞蓓蓓 唐力 刘满清 吴斯 孙敏 许骏 王夏 刘聪 周旺 彭劲松关键词:HIV抗体 MSM 青蒿治疗对四例HIV感染者免疫功能和微量元素的影响观察 2008年 曹琳 周敦金 王夏关键词:HIV感染者 微量元素 免疫功能 艾滋病病毒 青蒿 HAART 7例儿童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儿童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感染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武汉市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地区,截至2011年12月,全市共发现儿童AIDS病人8例,其中7例进行了抗病毒治疗,现对这7例儿童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武汉市2004—2011年间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儿童AIDS病人7例。 谢年华 王夏 姚中兆 孙敏 吴斯 曹琳关键词:儿童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武汉市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1年期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武汉市HIV/AIDS 病人抗病毒治疗后1年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 闫晗 谢年华 王夏 吴斯关键词:抗病毒治疗 影响因素 定性访谈与乘数法相结合估计武汉市2015年男男性行为者规模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估计武汉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规模,为武汉市MSM的艾滋病(AIDS)疫情估计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定性访谈与乘数法相结合。利用定性访谈综合了解影响乘数法应用的因素,再利用乘数法对MSM进行规模估计。结果通过与MSM定性访谈了解到MSM的主要活动场所为公园类、酒吧类和浴池类3类场所。公园类场所MSM活动人数主要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影响,一般夏季和天气晴朗时人数较多,一天之中中午和下午人流量最多。酒吧和浴池主要受节假日的影响,通常周末客流量最多。酒吧晚上10点后客流量最大,浴池晚上8点后客流量最大。定性访谈与乘数法相结合估计2015年武汉市MSM规模数为49 935人(95%可信区间:43 794~57 859),占武汉市15~49岁男性人口数的2.22%(49 935/2 244 339)。结论定性访谈与乘数法相结合可较好估计武汉市MSM的规模。 马红飞 郭恒 刘普林 魏晟 王夏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定性访谈 乘数法 Workbook模型在武汉市艾滋病疫情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2017年武汉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进行估计,为艾滋病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武汉市人口学数据、艾滋病流行病学资料,利用Workbook模型,对武汉市2017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现状进行估计,并用卡方检验比较疫情估计与病例报告数据中性别及传播途径构成差异。结果估计2017年武汉市现存活成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人数为6008例,HIV总体感染为0.064%,估计检测发现比例为75.02%。现存活者中,同性途径传播4017(66.86%)例,异性途径传播1803(30.01%)例,注射毒品传播188(3.13%)例,估计上述不同传播途径病例检测发现比例分别为73.89%、78.81%和48.94%。结论武汉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仍有近1/4的感染者尚未被发现。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中配偶/固定性伴传播也占有一定比例。在下一步工作中,有必要探索和尝试更有效的艾滋病监测检测实践,特别是高危人群及其性伴的检测覆盖,以最大限度的早发现HIV/AIDS病例,降低二代传播的风险。 胡荣 罗莉 曹琳 张敏 王夏 许骏关键词:艾滋病 疫情 WORKBOOK 抑郁症行为激活量表中文版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评价抑郁症行为激活量表中文版(the Chinese version of 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depression scale,C-BADS)应用于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患者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武汉市MMT门诊随机招募162例阿片类物质成瘾患者接受C-BADS量表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s analysis,EFA),AMOS 2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结果: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28~0.813(均P<0.01),除激活维度外,其余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0~0.71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回避/沉思(avoidance/rumination,AR)、激活(activation,AC)、社会功能减退(social impairment,SI)和工作/学习功能减退(work/school impairment,WS),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51.153%,各条目在所属因子上的因子负荷为0.328~0.797。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指标为:χ^(2)/df=1.594,CFI=0.839,TLI=0.820,IFI=0.844,RMSEA=0.069,SRMR=0.089。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790,分半信度为0.827。结论:C-BADS用于测量MMT患者行为激活状况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但仍需要进一步修改。 马红飞 陈允 闫晗 刘普林 王夏 Stacey Daughters Marek Chawarski 周旺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信度 1998-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HIV/AIDS患者死亡及生存时间分析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武汉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arrier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死亡情况、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武汉市1998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所管理HIV/AIDS患者的生存、死亡等信息。计算患者的全死因死亡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 310例患者进入研究,死亡363例,全死因死亡率为4.22/100人年,平均死亡年龄为52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接触史、病程阶段、是否提供宣传咨询、是否提供抗机会性感染药物、是否提供关怀救助、是否患有结核、是否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基线CD4^+细胞计数对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均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65~88岁年龄组、低文化、处于AIDS期、没有提供宣传咨询、患有结核、没有接受ART、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mm^3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均有P<0.05)。结论武汉市HIV/AIDS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ART是影响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进一步延长患者寿命。 谢倩 谢年华 王夏 谭晓东 周旺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武汉市丙肝病例调查及疫情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调查武汉市医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报告病例,探讨丙肝疫情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6家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诊断并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72例新发丙肝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2.18∶1,平均年龄为(53.41±13.50)岁。病人因医疗服务前筛查、转氨酶升高和急性丙肝症状进行HCV感染检测的比例分别为67.65%、63.60%和13.24%,病人主动要求检测或因体检进行HCV感染检测的比例为23.16%。病例中,78.68%无高危行为,11.03%曾接受过血液或血制品,8.46%曾进行过不安全注射、共用针具吸毒或街边店美容纹身等操作。丙肝病例诊断类型的正确率为94.12%。病例中,29.0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2。确诊病例中本次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25.81%,其中90.00%为小分子药物抗病毒治疗。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丙肝防制工作,促进丙肝病例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助于控制丙肝疫情的发展。 马红飞 王夏 周旺 刘聪 董全林 刘普林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病例调查 疫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