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梅 作品数:58 被引量:17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食管鳞状细胞癌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过度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2005年 李光 刘朝霞 黄镜 王军梅 王全红关键词:P53基因突变 食管鳞状细胞癌 蛋白过度表达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53基因缺失 激光显微切割 血管外膜细胞瘤p53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HPC)中p53及Ki-6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自2005年1月采用至2008年1月手术切除治疗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HPC患者的临床资料,HE染色97例HPC标本并按照WHO标准进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不同分级、复发和未复发肿瘤标本中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HE染色检测显示HPC分级Ⅱ级74例,Ⅲ级23例;随访结果显示未复发HPC49例,复发39例;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Ⅱ级HPC中p53和Ki-67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Ⅲ级,未复发病例的Ki-67和p5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复发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p53的表达越高,HPC的组织分级越高,复发风险越高,可作为判断HPC患者预后的指标。 李敬军 王军梅 崔云关键词:血管外膜细胞瘤 P53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Ⅰ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的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明确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高分化子宫内膜癌各自的诊断要点及形态学差异,评估7种免疫标记物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建立一个客观而实用的诊断标准.材料和方法:收集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1990-2003年,北京天坛医... 王军梅关键词:不典型增生 间质浸润 组织芯片 文献传递 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13q12-13杂合性丢失 2005年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在13号染色体长臂1213区(13q1213)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以期寻找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的与ESCC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的缺失区域。方法用8个位于13q1213区的微卫星标志物,对56例ESCC患者进行PCRLOH分析,56例ESCC患者包括34例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22例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结果56例ESCC患者中,48例(86%)显示一个或更多位点LOH;并发现一个LOH高频率区,位于位点D13S267和D13S219之间,物理距离仅有2.83Mb;在位点D13S1242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68%,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的18%,(P=0.003);在位点D13S289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82%,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的31%(P=0.008),有显著意义。结论研究提示染色体13q1213的LOH可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染色体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ESCC发生发展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 李光 张海峰 王军梅 徐妙生 王全红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杂合性丢失 肿瘤抑制基因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癫痫预后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的外科治疗方式及癫痫预后。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8例DNET患者进行随访,其中4例失访;男10例,女4例;年龄4~25岁,平均10.3岁。所有患者均行单纯病变切除术,术中常规采用皮层脑电监测,部分患者采用术中超声确定肿瘤切除程度,癫痫发作情况采用Engel分级进行评判,并对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24—96个月,平均46.6个月。术后EngelⅠ级12例,其中11例已停用抗癫痫药物,EngelⅡ级1例,Ⅳ级1例。癫痫预后较差者均为部分切除患者。结论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DNET癫痫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纯病变切除辅以皮层电灼效果满意,术中超声可减少肿瘤残留,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癫痫预后有较大帮助。 姜涛 王军梅 薛超强 李春德 甲戈 马振宇 张玉琪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手术 癫痫 26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至2011年收治的26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和椎管内MPNST,应用Log-rank法和Cox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中男16例,女10例。肿瘤位于颅内17例,椎管内9例。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神经受累症状等。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12例。共随访到21例,术后随访1.5~102.0个月,其中5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7例肿瘤复发,9例无明显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肿瘤全切、原发病变与较好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全切除为预后好的独立因素(P=0.006)。结论中枢神经系统MPNST临床罕见,全切除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的手段,对于未全切除的病例,术后放疗值得推荐。 胡孟庆 赵锦程 任晓辉 赵萌 王军梅 姜中利关键词: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中枢神经系统 预后 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2016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分类标准在低级别胶质瘤(LGG)中的预后意义。方法针对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收治的482例LGG重新进行病理学分类和回顾性分析。生存分析中单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参照2016 WHO CNS肿瘤分类标准,共有232例LGG重新诊断为O 1p/19q缺失及IDH突变型、134例诊断为A IDH突变型、116例诊断为A IDH野生型。单因素分析显示,2016 WHO CNS可以将LGG分为3个生存期显著不同的亚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2007 WHO CNS和2016 WHO CNS均为独立预后因子,但2016 WHO CNS的风险比(HR)显著高于2007 WHO CNS(P〈0.01)。结论2016 WHO CNS肿瘤分类标准可以将低级别胶质瘤分为3个预后差别显著的亚组,进一步提高了其临床预后判断价值,充分体现了其在预后判断方面的优势。 蒋海辉 李光 王军梅 李向利 崔勇 林松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病理学 预后 脊髓中枢神经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6 2010年 患者 女,48岁。因右下肢痛7年,四肢渐进性麻木5年于2008年10月8日到我院就诊。体检:右下肢肌肉萎缩,浅感觉、位置觉减退,肌力Ⅳ级,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右侧Babinski征阳性。左上肢浅感觉减退。 陈绪珠 王军梅 戴建平关键词:BABINSKI征 脊髓 下肢肌肉萎缩 反射亢进 下肢痛 垂体大腺瘤临床及MRI特点在不同性别间的比较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男性和女性垂体大腺瘤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230例(男104例,女126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年龄、瘤体内出血和海绵窦受累的比率、肿瘤体积,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病例的病理类型构成。结果男性组年龄、瘤内出血率、海绵窦受累率及肿瘤体积分别为(44.8±13.2)岁、21.15%(22/104)、50.00%(52/104)及6100.48mm3;女性组分别为(44.8±11.9)岁、28.57%(36/126)、48.41%(61/126)及5037.05mm3。两组病例的年龄、瘤内出血率、海绵窦受累率、肿瘤体积及病理类型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972,P=0.197,P=0.811,P=0.189,P=0.093)。结论垂体大腺瘤的临床及MRI特点无性别差异。 陈绪珠 江涛 王军梅 戴建平关键词:垂体大腺瘤 性别 出血 海绵窦 中枢神经系统伴有多层细胞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染色体19q13.42基因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伴有多层细胞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ETMR)的临床病理特征,检测19q13.42基因改变情况。方法搜集3例ETMR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进行检测并观察ETMR病理特征。结果ETMR患儿平均年龄34个月,男性2例,女性1例。CT显示类圆形不均匀等低密度或略高密度影,可见囊性区,肿瘤占位效应明显。手术治疗后2例患儿分别生存14个月和38个月,第3例术后4个月复发,后失访。组织学显示排列密集、核分裂象多见的原始神经上皮细胞和由这些细胞组成的多层细胞菊形团在细胞稀疏的神经细胞瘤样背景中呈大片状或小叶状分布,其间可见无核神经毡结构。多层未分化细胞围绕有内界膜的中央空腔放射状分布构成多层细胞菊形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分化区细胞及神经毡表达突触素等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在细胞密集区及多层细胞菊形团呈阳性表达;NeuN散在少量神经元阳性。未分化细胞和菊形团区域Ki-67阳性指数40%~80%,而分化区Ki-67阳性指数1%~3%。CD99在其中1例的血管周围菊形团的细胞呈细胞质阳性。3例经FISH检测发现均有超过30%的肿瘤细胞染色体19q13.42位点扩增。结论ETMR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是独立的肿瘤实体,19q13.42特异性的基因改变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为今后治疗的研究提供分子学基础。 王军梅 刘朝霞 方静宜 陈谦 杜江 徐丽 李桂林关键词:肿瘤 染色体 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