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措施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30例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使用常规护理方式)与观察组(15例,使用ICU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心理状况评分,据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王彬彬潘志华王丽萍李彩凤张雪
-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ICU护理
- 探讨全方位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影响
- 2021年
- 研究分析全方位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于2019年1月至同年12月本院收治的ICU胸腹部手术病人,通过数字随机排列的方式将病人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研究组(33例,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比病人VAS(疼痛自评)评分与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结果:经对比研究组病人VAS评分与PSQI各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ICU胸腹部手术病人采取全方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疼痛,并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改善其疗效。
- 王彬彬潘志华王丽萍李彩凤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胸腹部手术
- 肺下野结核的X线诊断
- 2008年
- 肺下野结核较少见但由于对其警惕性不高,认识不足,常致误诊,给治疗和予后带来不利。本文作者收集到10例肺下野重点就其X线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 董长江王丽萍
- 关键词:肺下野结核X线诊断
- 无管低张快速小肠造影(附466例分析)
- 2008年
- 在胃肠道X线检查中,小肠是比较困难的部分。近年来使用小肠灌肠法检查小肠,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操作不简便,病人有痛苦。我们使用改建的无管低张快速小肠造影,一般在半小时内,可以较满意地显示小肠。
- 董长江王丽萍
- 关键词:小肠造影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控制开放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创口愈合效果。
- 王丽萍高芳万冬华陈翠杰
- 关键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快速康复外科
- 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治疗的效果探究
- 2017年
- 探究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对的92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原则分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脓肿消失、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及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评定问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对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护理后,在脓肿消失、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方面,观察组明显具有优势比对照组,P<0.05。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的治疗、愈合方面效果显著,合并并发症降低,有利于满足患者高质量生活需求,值得推广。
- 王丽萍高桂霞曲光娜关胜芬李婧华晓红
- 关键词:全程护理肛周脓肿糖尿病
- CT、MRI对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施CT、MRI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肿瘤科18例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015年1月到2019年2月间)患者均实施CT、MRI检查,分析两种方式的影像学表现状况。结果:患者CT平扫均呈现均匀密度软组织肿块影,12例患者伴随存在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后16例患者病灶不均匀强化。MRI平扫中15例表现为T1WI显示为等信号,T2WI显示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施CT、MRI检查可显示部分特征,辅助疾病早期诊断。
- 王丽萍
- 关键词:CTMRI
- 探讨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9年
-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小肠间质瘤诊断中使用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实施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8年10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诊的小肠间质瘤患者,研究病例数为40例,其中20例患者单纯实施腹部CT扫描为对比组,余下20例患者实施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灶检查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中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肠造影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取得更高的病灶检出率,可以推广使用。
- 王丽萍
- 关键词:小肠间质瘤腹部CT扫描碘佛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