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玲

作品数:22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氧饱和度
  • 6篇手术
  • 5篇镇痛
  • 5篇气管
  • 4篇动脉
  • 4篇信号
  • 4篇血氧
  • 4篇血氧饱和度
  • 4篇麻醉
  • 4篇脉搏氧饱和度
  • 4篇关节
  • 3篇神经阻滞
  • 3篇食道
  • 3篇术后
  • 3篇术后镇痛
  • 3篇主动脉
  • 3篇膝关节
  • 3篇股神经
  • 2篇心动图
  • 2篇信号来源

机构

  • 14篇四川省人民医...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22篇牟玲
  • 9篇魏蔚
  • 7篇兰志勋
  • 6篇杨孟昌
  • 6篇王丽
  • 5篇蔡兵
  • 4篇温开兰
  • 3篇蒋蓉
  • 2篇邓佳
  • 2篇范丹
  • 2篇范晓华
  • 2篇李书平
  • 1篇杨占云
  • 1篇徐广民
  • 1篇蒋璐
  • 1篇谢东篱
  • 1篇许婷
  • 1篇刘进
  • 1篇喻思源
  • 1篇文传兵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对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蛛网膜下腔阻滞组(C组)和下肢神经阻滞组(N组),蛛网膜下腔阻滞组于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轻比重液3m L。下肢神经阻滞组采用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采用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剂量为20m 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为30m L。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与维持时间、麻醉效果、术中是否追加辅助用药等。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C组与N组相比,麻醉后5min(T5)MAP下降,10min(T10)MA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感觉完全阻滞时间(T1)、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完全消退时间(T3)、运动完全消退时间(T4)、低于N组(P〈0.05)。C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是膝关节镜手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式。
温开兰牟玲杨孟昌邓佳蒋蓉
关键词:阻滞麻醉外周神经刺激器关节镜膝关节
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全麻BIS恢复时间及苏醒期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全麻BIS恢复时间及苏醒期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全麻下行开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44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术中保温组采用输入液体、腹腔冲洗液体加温以及暖风毯覆盖等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室温液体输入与铺巾覆盖。记录麻醉开始时(T0)、麻醉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min(T4)、150min(T5)、术毕(T6)的食管温度和MAP。记录停药到BIS≥80的恢复时间、BIS≥80时丙泊酚Ce。结果T2~T6时对照组食管温度明显低于保温组(P<0.05)。不同时点两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温组患者停药到BIS≥80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C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体温会延长老年患者BIS恢复时间,影响丙泊酚Ce的降低,术中保温有利于防止此类现象发生。
苏文杰牟玲兰志勋
关键词:全麻胃肠手术脑电双频指数
机械通气对胸腔内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对胸腔内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以食道、气管和降主动脉作为胸腔内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位点,将改制后的氧饱和度探头分别固定于上述部位,并连接于同一监护仪上。纯氧通气,待上述氧饱和度容积波波形和读数稳定,停止机械通气30s。以录像的方式记录机械通气停止前后30s内食道、气管和降主动脉SpO2容积波和读数的变化。同时记录舌SpO2。结果:机械通气时,食道、气管和降主动脉三个监测位点均可获得异常高大的SpO2容积波;停止通气时,异常高大的氧饱和度波形消失。食道、气管和降主动脉脉搏容积波变异率分别为11.2%,7.4%,30.2%。降主动脉脉搏容积波的变异率明显高于食道和气管(P<0.05)。机械通气停止前后30s内食道、气管和降主动脉的SpO2读数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对胸腔内食道、气管和降主动脉氧饱和度读数无影响,主要影响是脉搏容积波。且各位点间脉搏氧容积波受呼吸的影响不同。
李书平王丽牟玲魏蔚
关键词:机械通气脉搏氧饱和度食道气管降主动脉
CSI监测在肾移植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肾移植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急诊拟行肾移植手术麻醉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N组(对照组)与C组(接受麻醉深度监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药物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N组患者术中维持用药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瑞芬太尼浓度为0.1~0.3μg·kg-1·min-1;丙泊酚效应室浓度设定为2~3μg/ml,术中丙泊酚的输注速度依靠靶控输注技术(TCI)的原理,由Graseby3500输注泵自动调节术中丙泊酚输注的速度与剂量。C组患者术中维持药物与N组患者一致,瑞芬太尼浓度为0.1~0.3μg·kg-1·min-1。以CSI指数40~60为目标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若CSI指数低于40则降低丙泊酚输注速度与剂量,CSI指数高于60则加大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维持所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总量、麻醉苏醒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与N组比较,C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维持所用丙泊酚总量低于N组[(124.4±27.6)mg vs(167.6±42.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维持所用瑞芬太尼总量[(1 911.8±197.5)μg vs(1 876.1±213.4)μg]及顺式阿曲库胺总量[(20.9±2.7)mg vs(21.3±2.1)mg]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苏醒时睁眼时间[(24.4±6.3)min]、拔管时间[(26.6±8.9)min]及恢复室停留时间[(45.2±9.4)min]均低于N组[(42.5±8.2)min、(45.7±3.1)min、(72.4±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监测能合理指导麻醉药物用量及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时间。
杨孟昌李鹏蒋蓉温开兰牟玲
关键词:肾移植麻醉深度指数丙泊酚瑞芬太尼
主动脉表面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采集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主动脉表面脉搏血氧饱和度的信号,观察其噪声来源。方法选择10只成年杂种犬开胸,比较正常和低氧下犬降主动脉表面和舌表面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容积波波形和读数;比较主动脉表面血氧饱和度探头施压前后的读数。结果在主动脉表面可获得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但动脉自身搏动使其读数与舌血氧饱和度读数(StO2)和光纤血氧饱和度读数(ScO2)有显著差异,是大动脉表面脉搏血氧饱和度信号主要的噪声来源。
王丽李书平牟玲魏蔚
关键词:主动脉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的麻醉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肾切除术20例的麻醉经验。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8—11月入院的20例达芬奇机器人肾切除术麻醉过程进行分析,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及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20例机器人手术麻醉,麻醉时间为(220±14)min,手术时间为(187±11)min,CO2气腹时间为(180±13)min;Pa CO2和PETCO2在手术开始1.5 h后明显高于基线(气腹建立前)时(P<0.05);p H在手术开始后2.5 h后与基线时相比明显降低(P<0.05);吸气时气道峰压在CO2气腹建立后0.5 h明显高于基线时(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肾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但气腹时间明显延长,患者气道阻力相比气腹前明显增高,且容易发生酸碱失衡。
牟玲兰志勋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肾切除术麻醉
经气管监测缺氧时肺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研究经气管测量肺动脉血氧饱和度(StO2)和经肺动脉光纤测氧导管测量血氧饱和度(SvO2)的一致性,评价经气管监测肺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选杂种犬10只,麻醉后将带有SpO2探头的气管导管送至气管隆突,直视下经右室流出道置入肺动脉光纤测氧导管。当StO2信号稳定并与SvO2数值一致且循环稳定时,连续10min记录每分钟StO2与SvO2的读数。降低吸入氧浓度,使犬舌SpO2由100%逐步下降至60%,记录舌SpO2从100%分别降低5%直到50%时的StO2与SvO2读数。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经气管测定的肺动脉血氧饱和度与肺动脉内光纤导管的测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缺氧时,气管内测量的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值与光纤导管测定值差异较大。
龚全王丽魏蔚杨占云牟玲刘琪琳
关键词:经气管
经食管探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信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探头模拟经食管脉搏氧饱和度(SeO2)监测的工作状态,为SeO2传感器在食管内放置的适当部位提供依据。25例心脏手术病人麻醉诱导后,插入多平面TEE探头,记录食管内TEE探头距主动脉壁<5 mm、5~10 mm及>10 mm时探头距门齿的起止深度。5例病人插入贴附有nellcor一次性儿童SpO2传感器的TEE探头,观察食管内SpO2传感器获得良好信号时前方对应的超声二维结构及TEE探头放置的时钟方向。结果表明:经食管探及主动脉SpO2信号距门齿起始深度是位于食管中段(24.8±4.0 cm),向下移动范围5~10 cm,探及降主动脉距门齿最大深度是41.4±4.7 cm,方向为左后方6~7时。且食管内不同位置探及的SpO2信号的容积波形是不同的。
熊秋菊牟玲王丽魏蔚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主动脉
反射式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实现组织中血氧代谢的实时无损伤在体测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利用红光、红外光双光束对指尖进行了基于反射式原理的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并在距入射光1.5cm处采集其反射信号,观察光强变化对光学体积描记(PPG)信号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入射光强不同时,光到达生物组织层次不同,所得信号幅度、信噪比都不同。以此提出改变光强法来检测组织不同层次的血氧饱和度。
廖国杰张志强高博牟玲魏蔚
关键词:近红外光血氧饱和度
加巴喷丁用于颈椎前路颈椎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用于经前路颈椎手术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40例择期经前路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G组(n=20)于手术开始前2h口服加巴喷丁胶囊300mg,C组(n=20)于手术开始前2h口服维生素E胶囊。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h、4h、8h、12h及24h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患者的镇静情况;观察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嗜睡、眩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G组术后1h、4h及8h 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5);嗜睡、眩晕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在两组相似。结论加巴喷丁超前镇痛可以增强经前路颈椎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
蔡兵文传兵牟玲
关键词:加巴喷丁超前镇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