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凡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内压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脑损伤后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压
  • 2篇脑脊液
  • 2篇脑损伤
  • 2篇脑损伤后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粘液瘤
  • 1篇原发性

机构

  • 5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牛凡
  • 3篇陈华
  • 3篇张兆瑞
  • 3篇曾新敏
  • 3篇汤祖辉
  • 3篇刘勇
  • 3篇章志龙
  • 2篇涂杳然
  • 1篇陈热花
  • 1篇孙立忠
  • 1篇胡勇
  • 1篇王小敏
  • 1篇王晖
  • 1篇王海鹏
  • 1篇龚良国
  • 1篇刘小平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2005年
刘勇汤祖辉张兆瑞章志龙牛凡曾新敏陈华
关键词:心脏粘液瘤外科治疗原发性继发性栓塞猝死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S100b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选取对照组人群20例,测定其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8分)44例,分别于伤后的6、12、24、48、72h提取脑脊液标本,检测其S100b水平,同时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的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蛋白峰值发生在伤后第24h,各时间点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外伤后颅内压在也呈上升趋势,峰值发生在伤后48h,且伤后一段时间内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伤后早期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升高呈正相关,且脑脊液S100b蛋白升高峰值早于颅内压升高。
涂杳然刘小平胡勇牛凡龚良国陈热花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脊液S100B蛋白颅内压
3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总结3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经验。方法34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5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29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CABG,同期瓣膜置换3例、室壁瘤切除2例。结果34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1例术后2个月死于脑出血,1例术后3个月复发胸闷、下肢浮肿,余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可正常生活。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
章志龙汤祖辉张兆瑞刘勇陈华牛凡曾新敏王小敏王海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主动脉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体会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采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1例同期行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4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4min,停循环时间23.7min。3例病人术后只有短暂轻度的精神异常,均痊愈出院,复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示支架段胸降主动脉假腔消失,降主动脉真腔扩大,无瘤样扩张,生活和工作正常。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章志龙孙立忠汤祖辉张兆瑞王晖刘勇牛凡陈华曾新敏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GFAP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及与颅内压的相关性,为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或志愿者42例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的6、12、24、48、72 h提取脑脊液标本,检测其GFAP蛋白水平,同时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并与GFAP蛋白水平、颅内压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研究组伤后各时间点GFAP蛋白的变化水平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结果 (1)实验组各时间点脑脊液GFAP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伤后24 h GFAP达到峰值,并随着时间逐渐下降;(2)实验组伤后颅内压即刻出现升高趋势,且各时间点颅内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颅内压峰值发生在伤后48.48 h颅内压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状态;(3)实验组颅内压与脑脊液GFAP蛋白均呈现升高趋势,且成正相关(r=6.483,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GFAP蛋白及颅内压升高,早期它们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检测脑脊液GFAP蛋白及颅内压可以为临床诊断,把握病情演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涂杳然牛凡洪德全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颅内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