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华威

作品数:64 被引量:328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中毒
  • 7篇蛋白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百草枯
  • 5篇病毒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疫情
  • 4篇缺血
  • 4篇近视
  • 3篇动脉
  • 3篇毒饵
  • 3篇毒鼠
  • 3篇血性
  • 3篇受体
  • 3篇受体途径
  • 3篇通气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瘤

机构

  • 30篇南昌大学第一...
  • 22篇深圳市疾病预...
  • 4篇深圳市南山区...
  • 4篇深圳市罗湖区...
  • 3篇深圳市城市管...
  • 2篇河源市疾病预...
  • 2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盐田区...
  • 1篇云浮市疾病预...

作者

  • 53篇熊华威
  • 21篇黄亮
  • 19篇曹春水
  • 13篇占钻
  • 11篇周丽
  • 10篇谌丁艳
  • 9篇王赟
  • 8篇杨继斌
  • 7篇刘勇
  • 7篇刘坚
  • 7篇罗青山
  • 6篇吴宇
  • 6篇周从阳
  • 6篇殷勤
  • 5篇张振
  • 5篇李洋
  • 4篇路滟
  • 4篇吕农华
  • 4篇叶健
  • 3篇张志坚

传媒

  • 6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江西医药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乌司他丁干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表达及乌司他丁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72只Spragne-Dawley(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染毒组(B组)和乌司他丁组(C组),每组各24只.B组和C组PQ灌胃(80 mg/kg)染毒建立急性中毒模型.C组于PQ灌胃后30 min腹腔注射给UTI(10万U·kg-1·d-1).观察染毒后12,24,48,72 h各组肺组织HSP70的表达、湿/干重比(W/D)和病理改变.HSP70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B组和C组肺组织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尤以C组为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PQ中毒后肺泡壁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局灶性出血.但C组病理改变较轻.结论 乌司他丁增强HSP70的表达,从而减轻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
周从阳张志坚龚少峰熊华威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乌司他丁热休克蛋白
深圳市高一学生近视流行现状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高一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并分析近视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学生近视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7所高中全部高一年级学生共5 44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 443名高中生中,有4 115人为近视患者,近视率达75.6%.其中女生近视率(79.9%)高于男生(70.8%)(x2=61.456,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有一方近视、父母双方都近视、中学生近视发生风险行为、父母不近视中学生的1.73倍(OR=1.73,95%CI=1.49~ 2.02)和3.20倍(OR=3.20,95%CI=2.46~ 4.17);女生近视风险是男生的1.32倍(OR=1.32,95%CI=1.14~1.52);近距离读写、看电视、看计算机和长时间持续读写是近视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8(95%CI=1.24~1.53),1.29(95%CI=1.16~1.44),1.17(95%CI=1.04~1.30)和1.12(95%CI=1.01~ 1.22),持续用眼40 min后远眺休息眼睛是近视的保护因素(OR=0.78,95%CI=0.71~0.86).结论 深圳市高一学生近视率较高;父母近视对孩子近视影响大,近距离、长时间持续用眼行为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则是近视保护因素.
吴宇谌丁艳罗青山刘晓莉王赟熊华威周丽
关键词:近视流行病学研究
15q14、15q2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15q14、15q24基因多态性与高度近视的关联.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探讨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高度近视发生的关联性.收集研究对象的抗凝静脉血样3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荧光...
周丽张艳炜吴宇谌丁艳罗青山王赟熊华威
关键词:近视发病机制基因多态性
深圳市使用毒鼠屋的现况调查
2019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毒鼠屋的分布及使用情况,为下一步开展毒鼠屋灭鼠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10个区中每个区选一定数量的社区作为监测点,制定统一的深圳市公共场所毒鼠屋调查登记表收集各监测点毒鼠屋的相关信息。结果本次共调查129 km社区范围,发现毒鼠屋3 142个,毒鼠屋平均密度为24.36个/km。其中无毒饵的有684个,平均空屋率为21.77%。各区毒鼠屋空屋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2.588,P<0.001)。各区毒鼠屋材质分为水泥、陶瓷、复合和其他共4种,各材质毒鼠屋构成比分别为62.54%、24.67%、12.64%和0.16%。各区不同材质毒鼠屋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435.870,P<0.001)。各区毒鼠屋形状分为盒状、筒状和其他3种,各形状毒鼠屋构成比分别为63.56%、36.03%和0.41%。各区不同形状毒鼠屋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 131.101,P<0.001)。各区毒鼠屋屋外见饵和未见饵的数量分别为279和2 863个,平均毒饵溢出率为8.88%。结论深圳市公共场所毒鼠屋平均密度较低,导致灭鼠毒饵不饱和,从而影响灭鼠效果,需适当增加密度。毒鼠屋平均空屋率较高,除虫灭鼠公司应加大对毒鼠屋巡查频次,避免遗漏。同时毒鼠屋缺乏防止毒饵溢出的结构,除虫灭鼠公司巡查时要及时清理溢出的毒饵,防止误食和污染环境。水泥毒鼠屋被广泛使用于公共场所灭鼠,需进一步评估该毒鼠屋实际灭鼠效果,以便更科学合理地指导有效灭鼠。
叶健熊华威张家儿熊华威陈戊申
关键词:毒饵
血清TLR-4在复苏后肺损伤中的表达与机械通气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对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OI)、肺损伤评分(LIS)、血清TLR-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后肺损伤机制及机械通气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搏骤停后复苏后综合征患者2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A2、A3、B1、B2、B3组,每组4例。A1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低PEEP[3cm H_2O(1cm H_2O=0.098k Pa)]。A2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中等PEEP(6cm H_2O)。A3组采用低潮气量(6ml/kg)+高PEEP(12cm H_2O)。B1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低PEEP(3cm H_2O)。B2组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中等PEEP(6cm H_2O)。B3组中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高PEEP(12cm H_2O)。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1h、6h、12h、24h时氧合指数、血首页下6h、12h相比,OI降低(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A2组24h与其他各组同时间点相比,OI升高(P<0.05)。⑵各组24h LIS分值为0.5-2.5分,平均(1.5±1.0)分,与其他各组相比,A2组LIS低于其他各组(P<0.05)。⑶各组血清TLR-4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均升高,组内比较,各组12h、24h较1h时间点TLR-4水平升高(P<0.05);与其他各组同时间点相比,A2组12h、24h时TLR-4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血清TLR-4表达升高并呈现肺损伤表现,低潮气量(6ml/Kg)+中等PEEP(6cm H_2O)可能是心肺复苏后24h内较为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
毛洪涛黄亮曹春水熊华威刘勇
关键词:复苏后综合征潮气量呼吸末正压LISTLR-4
深圳市2008-2017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丙肝发生、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丙肝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8—2017年报告的深圳市丙肝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08—2017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数18 671例,发病率在14.16/10万~22.3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18.54/10万,呈现出无死亡、无聚集性疫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的散发特征,但总体发病呈缓慢上升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深圳市0岁组年发病数维持在15例左右,10岁组以下的发病占到全部病例数的1.2%。深圳市丙肝发病人群主要以家务待业及工人为主。结论深圳市丙肝的发病主要以青壮年劳务工和家务待业人群为主;同时,母婴传播也是深圳市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持续开展针对流动人群丙肝感染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危险行为的干预,增强其防范意识,降低行为风险以及开展母婴阻断是深圳市预防和控制丙肝的最有效的手段。
路滟廖玉学熊华威李媛梅树江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防制措施
热休克蛋白70在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脏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百草枯(PQ)诱导急性肺损伤(ALI)中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8),ALI组(n=18)。ALI组用PQ灌胃(200 mg/kg)染毒建立大鼠ALI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伊文蓝(EBD),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LI组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在染毒后12 h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达高峰。MPO及EBD水平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PQ中毒后肺泡壁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局灶性出血。结论 HSP70在PQ中毒后的表达增多,可能参与了PQ诱导的ALI后的组织保护作用。
周从阳张志坚熊华威
关键词:百草枯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与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损伤小鼠脑组织中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取24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 h组、缺血6 h组、缺血12 h组,每组6只。缺血组小鼠采用线栓栓塞法构建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各组于术后预定时间点处死小鼠。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患侧脑组织中CARD9水平和NF-κB的活化,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患侧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l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每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CARD9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CARD9表达均增加[(0.325±0.011)vs(0.462±0.019),P=0.036;(0.735±0.036),P=0.003;(0.903±0.024),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缺血脑组织NF-κB的活化均升高[(0.227±0.016)vs(0.316±0.017),P=0.041;(0.445±0.021),P=0.016;(0.671±0.039),P=0.008]。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TNF-ɑ表达均增加[(0.53±0.06)vs(1.06±0.10),P=0.009;(1.47±0.15),P=0.004;(2.78±0.18),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IL-lβ表达均增加[(0.55±0.07)vs(1.01±0.11),P=0.009;(2.13±0.16),P=0.003;(3.09±0.18),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IL-6表达均增加[(1.99±0.18)vs(4.10±0.41),P=0.006;(8.54±0.84),P=0.002;(11.56±0.96),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ARD9与NF-κB活性、TNF-α、IL-1β、IL-6均存在正相关(r=0.894,P=0.001;r=0.747,P=0.008;r=0.810,P=0.001,r=0.773,P=0.007)。结论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脑组织中CARD9与炎症反应存在正相关。
丁建文曹春水熊华威李洋黄坚友黄亮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核转录因子-ΚB
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况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42所学校的65 3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学生身高、体重,通过计算体质指数(BMI)筛查不同区划、年龄、性别、学段学生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结果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9%、9.03%,其中男生分别为15.97%、11.58%,女生分别为9.90%、5.8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26%、13.33%、11.3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27%、6.78%、4.85%,小学生最高,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低;深圳关内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19%、10.15%,关外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34%、7.85%,关内高于关外;以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深圳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现象较为明显,小学生的超重与肥胖问题较为突出。
王赟谌丁艳吴宇罗青山熊华威周丽
关键词:体重指数超重肥胖
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深圳市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流行特征分析,运用ArcMap 10.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0软件基于离散Poisson分布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7—2022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67 124例,年均报告率为291.60/10万。2017—2019年(新冠疫情前)年均报告率为519.57/10万,高于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年均报告率124.33/10万(P<0.0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和9—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年龄组(207 854例,77.81%),以散居儿童(194 214例,72.71%)和幼托儿童(58 641例,21.95%)为主。深圳市10个辖区均有手足口病报告,年均报告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福田区(774.47/10万)、光明区(410.97/10万)和龙岗区(266.23/10万)。手足口病病原体以Cox A6和Cox A16为优势毒株。2022年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有统计学意义(Z=2.688,P<0.05),存在空间聚集性。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聚集性,一类聚集区主要以宝安区、龙岗区的布吉、福永等街道为中心,聚集时间主要集中在5—11月。结论 2017—2022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新冠疫情期手足口病的年均报告率低于疫情前,病例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熊华威朱远发程雁鹏宋丽霞陈可琪叶燕芬张振陈志高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