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莲香
- 作品数:36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求学妹”现象及其社会意义
- 1995年
- “求学妹”现象及其社会意义沙莲香,邓春黎近几年,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洪流中,出现了打工妹的现象。打工妹现象表明,中国农村女子突破传统观念,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地位和发展。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打工妹身上时,进京上自费大学的农村女子悄然...
- 沙莲香邓春黎
- 关键词:打工妹女大学生民办高校
- 中日集团主义之比较
- 1995年
-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集团主义及传统社会结构特点做些微比较,以便说明社会结构对其成员人格的结构性作用。至于社会人格反过来对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作用,暂不论及。
- 沙莲香
- 关键词:集团主义个人主义家族主义集团性中国文化社会结构
- 二次战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我国社会心理学建设
- 1986年
-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从1908年算起,不过七十八个年头。至于我国社会心理学,三十年代曾有孙本文等学者的精心研究,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黎明时期;解放以后,它一直没有被承认过。1982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心理学历史元年的开始。
- 沙莲香
- 关键词:中国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社会化理论心理学发展社会化过程
- 耻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的主旨在于提倡"身体文明",不是每人每事都能身体文明,但可以是每人在多数情况下和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去身体力行,"修己以敬"。从现象分析的角度看,西方现象学的身体论和中国善学的身体论既有共同的理解和对话平台,又有不同之处,都有助于我们今天对"耻感"现象的认知;并希冀社会生活中愈益增多的人们踏上人际交往的"善端",发出善意,以善相待,相互发出"身体文明"信号。这样,就在实际上推进了多数人文明、减少了可耻现象,这是每个人都容易做到的。
- 沙莲香
- 关键词:现象学善学
- 经济与心理——与马克斯·韦伯的心理学对话被引量:4
- 2002年
- 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对M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读解 ,透过对资本主义精神现象的解释赋予意义的定义过程 ,探寻经济精神、经济心理和经济主体诸多关系的具体生成及其历史效果。经济伦理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形态 ,既是一种推动经济行为的道德力量 ,又是一种有着经济主体支撑的社会精神力量。
- 沙莲香
- 关键词:资本主义精神成就动机经济心理
- 关于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思考被引量:4
- 2006年
- 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还有必要再来思考它的学科性质吗?这个问题的必要性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与深刻变化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有改革有发展,才使这个学科在今天碰到了新问题: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实际上是愈益需要社会心理学,而在理论上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并不那么明确;它长期存在的两种取向即心理学取向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社会心理学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出现了体制性定位问题。这两个问题都触及到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规定。本文力图从社会心理学的原生形态开始分析它的变迁、它在中国的状况和应有的学科思考。
- 沙莲香
-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民族心理学
- “站而不止”于其中的“诠释”——认知“80后”被引量:1
- 2011年
- "80后"一度被"标签化"而遭受各种"非议",他们的多数在经历了与其父辈的某种"交锋"之后。径直走进公共生活,成为志愿者的主力和网络行动的推力,"80后"自行"正名"。伴随社会问题的尖锐,他们又在"风口浪尖"发声。认知"80后"已不仅仅在他们而在全社会。认知的多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自由思考"空间,从而提供认知的相关性和深刻性。本文选择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意图在于论证"80后"的存在方式是基于其"本体性",即他们"存在并思考着"。认知"80后"是从这一"存在者"开始,又越过此一存在的"现时性"进入对"未来"的担当——担起"思想启蒙"这种时代要求。
- 沙莲香
- 关键词:诠释学思想启蒙
-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的理论核心和研究思路被引量:7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民公共行为"课题五年来的跟踪调查,试图阐释有关课题的核心概念和具体研究思路,包括概念的界定、问卷的设计以及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反思。
- 沙莲香
- 关键词:公共行为公共领域公共文明
- 社会心理现象计算机模拟及其方法论意义被引量:7
- 2007年
- 本文探讨的是基于SARS期间民众社会心理跟踪调查的计算机模拟。本研究包括两种层级不同的计算机模拟,第一种模拟是对内变量之间及其与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第二种模拟是对内变量潜因素及其与外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心理现象的层级性构成及其重要功能。本文提供的计算机模拟具有危机事件中社会心理的预测功能,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到计算机模拟对于社会心理学的深刻意义。作者认为:对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和中国人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需要有一种多层级中介式的、潜因素分析的思路与课题预设。
- 沙莲香刘颖王卫东陈禹
-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社会心理现象
- 关于“人的素质”研究的思考
- 1999年
- 1999年3月29日在"人文关怀与社会实践"系列学术研讨——"人的素质"学术会上,本人有幸参与了对黄光国教授论"人的素质"主题发言的评论。黄光国教授《论人的素质》一文,很有意味,引人思考。一篇文章的价值,不在于提出几种看法,而在其启迪作用,给人们提出了问题,或者让人们去思考。黄教授的论文闪有颇多启迪灵感的光点,但亦有漏洞,让人去钻。
- 沙莲香
- 关键词:人格特质人格素质智力素质中国文化人格结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