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陈生 作品数:47 被引量:235 H指数:9 供职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不同马尾松品系对松材线虫的抗性选择初步研究 解福建省生产上正在推广的12种马尾松品系对松材线虫(Bursaphelo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kle)的抗病情况,选用厦门岛内分离的松材线虫虫株进行人工皮接法接种试验... 汤陈生 黄金水 杨希 洪永辉 何学友关键词:松材线虫 抗性水平 生长性状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人工收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009年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是有效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前人对花角蚜小蜂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5月从日本冲绳引进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后,改进了人工大量收蜂技术,应用自行设计的收蜂棚进行敞口式大量收蜂,大大提高了收蜂量。2006—2007年分别收到花角蚜小蜂22 372头和54556头。在福建松突圆蚧发生区推广应用,为松突圆蚧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持续控制措施。 汤陈生关键词:松突圆蚧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 推广应用 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捕食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报道了2005-2006年在福建省的沿海平潭等地,通过室内饲养、室外观察和林间调查,进行了红点唇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松突圆蚧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结果。红点唇瓢虫在福建省一年发生4代,世代高度重叠,以2-4代成虫越冬。成虫寿命较长,可达3个多月;且适应性强,能够在松林内建立较稳定的群落;每年5-8月为其活动高峰期,与松突圆蚧大发生期相一致;其对松突圆蚧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应用Houlling -Ⅱ圆盘方程进行拟合捕食量方程,得到红点唇瓢虫成虫的日极限捕食量为55.84头/日。 黄金水 汤陈生 郭瑞鸣 叶剑雄 陈端钦 林云珠 柯玉铸关键词:红点唇瓢虫 生物学特性 捕食功能 松突圆蚧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被引量:30 2005年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杨希 黄金水 何学友 康文通 李文宣 汤陈生关键词:松墨天牛幼虫 管氏肿腿蜂 球孢白僵菌 生物防治 树干注射甲维盐制剂对松材线虫病林间防效的综合评价 2025年 为了明确高压注射2%甲维盐乳油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注射甲维盐后林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体内残留量的时间动态变化及甲维盐对树体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种群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注射甲维盐对寄主马尾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从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甲维盐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直接和间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注干18个月后,试验区马尾松植株保存率超过98%。注射甲维盐1 a后,马尾松树体内树干和枝条均可检测到残留,在树体上部、中部及冠层枝条呈下降趋势,树体下部在试验期间呈上升趋势且马尾松体内残留量均高于LC_(95)(0.05μg·g^(-1));注射甲维盐后,室内外马尾松植株体内松材线虫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室内马尾松幼苗体内松材线虫数量下降61.02%,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单株(≥5000)和低携带单株(<5000)体内松材线虫携带量分别减少93.01%和71.09%;注射甲维盐能显著提升马尾松植株体内ROS水平(P<0.05),室内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幼苗、林间松材线虫高携带量和低携带量的马尾松个体的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的7.96、1.90和6.59倍;马尾松中抗性相关微生物Penicillium的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松材线虫携带量高和低的马尾松体内较对照分别提升19.12%和3.15%。研究结果表明了树干注射甲维盐2%乳油可显著林间降低马尾松植株体内的松材线虫数量,并提升寄主马尾松的活性氧水平及Penicillium属丰度。 宋高飞 张标强 童浩 蓝文丰 张治昊 汤陈生 蔡守平关键词:松材线虫病 马尾松 ROS 福建省松材线虫病防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提出适宜福建省情、林情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对策,通过深入30多个县(市区),对松材线虫病疫区、枯死松树发生山场、除害处理现场等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方式的现场调研和系统了解,分析了福建省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揭示了福建省松材线虫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6项防治对策:(1)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防治全过程监管;(2)调整防控思路,将全省不明原因枯死的松树视同松材线虫病疫木管理;(3)根据松材线虫病发生实际,分区域设定防控目标,进行分区施策;(4)大力推进以"3~5年除治工程持续目标绩效承包+除治工程质量监理"为主要模式的综合治理策略,确保防治取得成效;(5)完善疫情监测体系,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疫情除治质量;(6)加强检疫能力与区域联防联控,严防疫情入侵与外传。 黄金水 蔡守平 蔡守平 汤陈生 何学友 曾丽琼 朱洪如 曾丽琼 郭久江 谢金礼关键词: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Ⅱ:生活习性 被引量:13 2005年 2002-2004年在厦门同安进行松墨天牛的饲养及观察.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厦门以2 a 3代为主,少数1 a 2代,2 a 3代的松墨天牛有3个羽化高峰期,1 a 2代的有2个高峰期,二者的第1个羽化盛期在4月份相叠加,所以4月份的成虫数量最多,占全年羽化成虫总数的31%,此后一直到8月下旬,都有较多的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圆形的羽化孔道飞出,有的当天即取食,有的时隔1-2 d取食,最初喜食当年生松枝的嫩皮,个别也取食微量松针,性成熟后食l-3年生松枝、树皮补充营养,而且昼夜均取食.成虫补充营养5-7 d后开始交尾,可多次重复交配,成虫的产卵与交尾是交错进行的,卵产于刻槽内靠形成层的韧皮部,一个刻槽一般产l粒卵,个别的有2-3粒,大多数无卵,无卵的刻槽约占60%-70%.雌成虫咬啃刻槽后常在树干上留下泪滴状松脂.幼虫孵化后取食松树内皮和韧皮部,在树皮外可见白色纤维状、褐色粉末状排泄物,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老熟后做一椭圆形蛹室化蛹,蛹期8-15 d.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几乎全年可见幼虫,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或以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 汤陈生 黄金水 陈青松 宋惠芬 康文通 何学友关键词:松墨天牛 生活习性 白僵菌对沿海防护林蛀干害虫的防治 应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主要蛀虫害皮暗斑螟、星天牛、多纹豹蠹蛾和相思拟木蠹蛾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以白僵菌+清水+柴油混合液剂对皮暗斑螟的防治效果最佳,死亡率为86.1﹪,应用... 黄金水 汤陈生 何学友关键词:白僵菌 蛀干害虫 生物防治 防护林 文献传递 白僵菌对沿海防护林蛀干害虫的防治 应用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沿海防护林木麻黄主要蛀干害虫皮暗斑螟、星天牛、多纹豹蠹蛾和相思拟木蠹蛾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以白僵菌+清水+柴油混合液剂对皮暗斑螟的防治效果最佳,死亡率为86.1%,应... 黄金水 汤陈生 何学友关键词:白僵菌 蛀干害虫 文献传递 一种松墨天牛诱集传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持续控制松墨天牛的松墨天牛诱集传菌装置,包括诱集装置及传菌装置,所述传菌装置包括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开口,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诱集装置的侧壁连接,所述通道的内壁沿通道的轴向设有多条菌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诱... 蔡守平 何学友 曾丽琼 黄金水 汤陈生 杨希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