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晋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动物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效应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6年 脂肪细胞不仅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器官,还可通过一些细胞因子参与能量稳态的调节。在肉品质评价上,适量的皮下脂肪是不可缺少的指标之一。为此,研究脂肪特性就成了动物营养与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作者通过对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特性及作用机理作一综述,以便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毕晋明 王永军关键词:脂肪细胞 瘦素 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吡啶甲酸铬对生长肥育猪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日粮中持续添加不同浓度吡啶甲酸铬对生长肥育猪氧化作用的影响。选取30头(30±1)kg三元杂交型(杜×长×大)生长肥育猪,按体重、遗传基础和性别随机平均分成5个处理。5个处理分别饲喂铬的添加水平为0、200、800、1600、3200μg/kg(以吡啶甲酸铬的形式添加)的日粮,试验期为80d。试验第35天和第80天时,测定吡啶甲酸铬对动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动物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水平。试验结束时,屠宰动物并取肝脏和肾脏样品,分别测定这些组织中的SOD、GSH-Px、CAT的活力和MDA的水平。结果表明,日粮中长期添加高剂量(≥800μgCr/kg)的吡啶甲酸铬显著降低第80天时肥育猪血清中的SOD和肾脏中CAT的活性(P<0.05),但对其他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生产肥育期全程(80d)添加适宜量(200μgCr/kg)的吡啶甲酸铬不会造成猪的氧化损伤;添加16倍适宜量的吡啶甲酸铬导致猪血清SOD和肾CAT活性降低,但不引起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 毕晋明 郑姗姗 张敏红 冯京海 谢鹏 谭高翼关键词:吡啶甲酸铬 生长育肥猪 SOD CAT GSH-PX 生物抗菌肽的特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005年 生物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肽类的总称,广泛存在于昆虫、植物、动物及人体内,具有非特异性抗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的作用,又称为肽抗生素。这种内源性抗菌肽经诱导合成,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抗菌肽的分类、结构特征,抗菌肽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对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及其未来的发展作一展望。 毕晋明关键词:抗菌肽 抗菌机制 基因工程 吡啶甲酸铬对新生仔猪原代肝细胞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吡啶甲酸铬(CrPic)对新生仔猪原代肝细胞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3日龄新生仔猪作为细胞供体,用剪切消化法分离肝细胞,分别用0、8、200、400μmol·L-1的吡啶甲酸铬处理细胞48h,研究吡啶甲酸铬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的含量、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对细胞DNA单链断裂(彗星试验)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ROS水平、LDH活力和彗星试验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8μmol·L-1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8μmol·L-1组相比,400μmol·L-1处理组ROS、MDA、LDH和DNA损伤程度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吡啶甲酸铬添加水平的升高,ROS、LDH分别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型变化趋势(P<0.05)。【结论】体外条件下适量的吡啶甲酸铬能抑制肝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增强猪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400μmol·L-1吡啶甲酸铬对猪肝细胞无抗氧化作用,也不会引起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谭高翼 郑姗姗 张敏红 冯京海 谢鹏 毕晋明关键词:吡啶甲酸铬 肝细胞 共轭亚油酸对脂肪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05年 毕晋明关键词:共轭亚油酸 脂肪代谢 十八碳二烯酸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生产性能 机体免疫力 动物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06年 动物机体的健康依赖于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肠道益生菌(如乳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等)作为微生态的成员,在机体内环境平衡态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向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还能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同时,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有增强作用。 毕晋明 王永军关键词:益生菌 微生态系统 免疫 生物抗菌肽的特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005年 生物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肽类的总称,广泛存在于昆虫、植物、动物及人体内,具有非特异性抗细菌、真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的作用,又称为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这种内源性抗菌肽经诱导合成,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分类,结构特征,抗菌肽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最后,对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及其未来的发展作一展望。 毕晋明关键词:抗菌肽 抗细菌 抗菌机制 基因工程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的营养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7年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能感知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改变,并可通过影响细胞物质代谢的许多环节来维持细胞的能量平衡。在试验研究中的种种迹象表明,应激因子造成AMPK的活化与动物营养代谢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为此,作者总结了AMPK的营养调控功能和其他生理调节作用,以便为AMPK在营养调控和应激调控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毕晋明 张敏红 王永军关键词:能量代谢 转录 营养调控 瘤胃微生态种群对宿主动物氮源物质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瘤胃微生物如细菌、原虫以及纤毛虫等的研究一直是反刍动物研究的重要方面。它们不仅可以对饲料纤维、淀粉进行降解,日粮蛋白质也是它们的发酵底物之一,此外,内源性的含氮物质和日粮中添加的氮源物质都可被它们代谢利用。在瘤胃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降解酶的作用下,饲料养分被逐级降解进行转化,但它们的作用机理及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对瘤胃微生物对宿主动物氮源物质的作用及其需求作一介绍,以便为深入研究作一参考。 毕晋明关键词:瘤胃微生物 微生物蛋白 肽类 蛋白质 吡啶甲酸铬对猪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2007年 对7日龄仔猪的肝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不同浓度吡啶甲酸铬对猪肝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啶甲酸铬添加浓度的逐渐升高,肝细胞密度先增多后减少,8μmol/L吡啶甲酸时细胞密度最多,400μmol/L吡啶甲酸铬细胞密度最少。 毕晋明 王永军 张敏红关键词:吡啶甲酸铬 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