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芳
- 作品数:39 被引量:3,34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医学科学院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人群低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0
- 2001年
- 目的 了解我国人群低血压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低血压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利用 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资料 ,进行低血压的横断面分析。低血压的定义为 :收缩压 (SBP)≤ 98mmHg并且舒张压 (DBP)≤ 6 0mmHg。结果 男性和女性的低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2 .70 %和 7.36 %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P <0 0 1)。从低年龄组到高年龄组 (15~、2 5~、35~、45~、5 5~、6 5~岁 ) ,低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7.6 2 %、6 .97%、4.40 %、3.2 2 %、2 .6 5 %、1.94% ,随年龄的增加 ,低血压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民族低血压患病率变异大。低血压患病率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体重指数、饮酒、心率与低血压状态呈负相关 ,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低血压。低血压人群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病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人群。提示 我国人群低血压的患病率变异较大 ,影响因素较多 ;低血压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 吴锡桂黄广勇赵建功段秀芳顾东风
- 关键词:低血压患病率流行病学
-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被引量:612
- 2003年
- 目的 评估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 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 (InterASIA)于 2 0 0 0~ 2 0 0 1年进行 ,应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共调查了 35~ 74岁的成年人 15 838人。测量血压时 ,先让调查对象休息 5min ,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应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 3次血压。应用标准问卷询问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40mmHg、舒张压≥ 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结果 35~ 74岁的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2 7 2 %,即全国约有 1 3亿高血压患者。 35~ 44、45~ 5 4、5 5~ 6 4和 6 5~ 74岁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专率分别为男性 17 4%、 2 8 2 %、 40 7%和 47 3 %;女性为 10 7%、2 6 8%、38 9%和 5 0 2 %。在高血压病人中 ,44 7%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2 8 2 %正在服用降压药 ,8 1%的人血压得到了控制 ( <140 / 90mmHg)。在过去 10年中 ,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的增长百分率分别为 86 2 %、92 6 %和 145 4%。结论 在过去的 10年中 ,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有显著的提高。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高 ,而高血压的知晓率偏低 ,治疗率和控制率又非常低。在我国迫切需要改善高血压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
- 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Kristi Reynolds甘文奇刘东海宿少勇段秀芳黄广勇Paul K.Whelton
- 关键词: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血压控制
- 首都钢铁公司人群心血管病24年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6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在我国城市企业人群中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 1)干预措施 :根据危险因素调查的特点 ,在厂区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促进 ,重点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以减盐为重点的合理膳食结构 ,指导减重、戒烟及限酒等 ;( 2 )效果评价 :用非干预研究协作人群作横向比较人群间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 ;用首都钢铁公司 (首钢 )内干预样本的平行对照比较干预对危险因素的影响。用首钢全人群疾病监测资料来评价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干预效果。结果 9组协作人群 14年横向对比 ,除首钢外的 8组协作人群男性平均收缩压升高 2~ 11mmHg ,女性平均升高 6~ 8mmHg ,首钢男、女性平均下降 0 8和 4mmHg;5组协作人群男性平均舒张压升高 2~ 6mmHg,4组女性升高 3~ 6mmHg ,但首钢男女两性仍保持基线时水平。血清胆固醇水平除首钢男工与石景山男性农民仅轻度升高外 ,其他 7组男性升高在 0 35~ 0 97mmol/L之间。 8组女性胆固醇平均升高在 0 2 9~ 1 0 5mmol/L ,但首钢女性却下降了0 2 6mmol/L。另 9组人群超重患病率与基线时比较 ,除首钢仅增加 5 8 7%(男性 )和 11 3%(女性 )外 ,其他 8组则增加 1~ 2 2倍。平行对照 8年干预结果表明 ,加强干?
- 吴锡桂顾东风武阳丰于学海王淑玉王楠高玖鸣段秀芳周北凡刘力生
- 关键词:心血管病卫生宣教血压控制
- 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5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以≥ 6 0岁为老年人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 1999年WHO/ISH的规定 :收缩压≥ 14 0mmHg(1mmHg =0 133kPa)和舒张压 <90mmHg ,其亚型为收缩压 14 0~ 14 9mmHg和舒张压 <90mmHg ,分析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1)我国 6 0岁及以上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亚型患病率为 9 0 4 % ;如按收缩压≥ 16 0mmHg和舒张压 <90mmHg计算患病率则为 6 83%。 (2 )年龄增长是影响患病率最为明显的因素 ,35岁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 ;每增长 10岁患病率约增高一倍。性别差异则表明 35岁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但此后女性随年龄增长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上升幅度则高于男性。 (3)体重指数的大小与患病率成正比。结论 我国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 3 2 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防治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降低人群高血压致死致残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吴锡桂段秀芳黄广勇顾东风方渭清
- 关键词: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
- 北京市房山农村社区8年健康促进对吸烟危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对北京房山农村社区8a健康促进后的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方法1991—1992年在北京市房山区的5个乡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区和对照区,针对心血管病分别采取加强干预和自然干预(对照区),并于当时和其后的1995、1997、1999年对两区分别进行抽样调查和评估。结果经过8a干预后,干预区和对照区人群对吸烟危害知识、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干预区在吸烟会影响血压的认知方面提高较对照区更加明显;行为方面,戒烟率在两区都有提高,但干预区提高明显,且差距逐年增大,虽吸烟指数两区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干预区增加平缓,表明干预区对吸烟危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效果较明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区吸烟、戒烟和吸烟指数比较,经Z检验,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对于提高人群吸烟有害的知识、态度和促进戒烟是行之有效的。
- 李建新徐希胜段秀芳谢宝元陈纪春秦富军曹天秀吴锡桂顾东风
- 关键词:吸烟影响因素
- 北京房山农村社区1991~1999年高血压治疗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01年
- 段秀芳顾东风徐希胜谢宝元黄广勇甘文奇陈纪春吴锡桂
- 关键词:高血压
- 21世纪初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发展趋势和防治策略研究
- 顾东风何江吴锡桂段秀芳黄建凤姚才良吴先萍浦晓东陈娜萦牟建军余毅震徐丽华
- 该项目应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样本代表性人群(10省市城乡35~74岁成年人1.6万人),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调查方案和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开展了:国人心血管健康与疾病发展趋势研究。首次查明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人数达447万(0....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血管健康
- 北京房山社区人群心血管病1991~1999年综合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26
- 2001年
- 目的 探索在我国农村社区人群中防治心血管病的可持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采取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以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手段。干预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治网 ;(2 )定期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心血管病防治培训 ;(3)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4 )对年龄≥ 30岁的人群进行高血压筛查、管理和防治指导。结果基线调查和 2次复查分别于 1991年和 1995、1999年完成。经过 9年干预 ,干预区人群心血管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一些营养素的摄入以及多数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均发生预期的良性改变 ;干预区人群脑卒中的平均发病率和平均死亡率分别比对照区低 18.7% (u =2 .81,P <0 .0 1)和 17.7% (u =2 .91,P <0 .0 1) ;干预区冠心病的平均发病率和平均死亡率分别比对照区低 4.9%和 4.3% ,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干预区和对照区人群的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均有所升高。结论 房山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途径和措施切合农村实际 。
- 顾东风甘文奇徐希胜段秀芳谢宝元黄广勇陈纪春王砚英吴锡桂
- 关键词:流行病学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社区卫生服务
- 北京房山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对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探索在我国农村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1年开始,在北京房山农村社区的5个乡12万人口中,采取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手段,开展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研究。结果1992~1999年房山农村社区脑卒中平均发病率,干预区为235.23/10万,一般干预区为289.22/10万,平均死亡率干预区为80.63/10万,一般干预区为98.01/10万,干预区脑卒中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一般干预区低18.67%P<0.01和17.73%P<0.01;与一般干预区相比,干预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净下降126.13/10万P<0.01。1999年与1992年相比,干预区和一般干预区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上升11.63%和75.27%,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下降46.80%和22.82%。结论房山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对控制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有明显作用,但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
- 甘文奇顾东风徐希胜段秀芳谢宝元黄广勇陈纪春吴锡桂
-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心血管病
- 敌意行为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联系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敌意与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不良健康行为在敌意个体的聚集性。方法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区的两个工厂选取年龄 18~ 6 0岁的男性职工共 10 10人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随Cook Medley所测查的敌意分值的增高伴有体重指数的增加 ,吸烟量和饮酒量的增加 (P <0 .0 1) ,从同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低 ,敌意高分组受教育年限少 ,其他慢性疾患的伴发率高 (P <0 .0 5 ) ,随着敌意分值的增高多个不良健康行为的个体聚集率增高 (趋势 χ2 检验P <0 .0 1) ,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整了年龄、血压、受教育程度、慢性疾患及社会支持程度的混杂影响后 ,敌意第 4分位数组多个不良健康行为的个体聚集危险为第 1分位数组的 2 .37倍 (95 %CI :1.84~ 3 .0 7)。结论 由Cook Medley敌意量表测查的敌意与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存在和聚集相关联 。
- 顾东风辛雪高玖鸣朱燕汪红郑润平段秀芳刘竹王楠吴锡桂陈绍建
- 关键词: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