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云
- 作品数:17 被引量:9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传染病防控用隔离防护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染病防控用隔离防护设备,包括隔离防护板,所述隔离防护板的内部开设有横槽,所述隔离防护板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横槽相连通,所述横槽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
- 曾毅周春丽梁长威梁夏楠徐红闭志友黄成伟梁晓云黄超俊
- 2011-2019年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与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2011-2019年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南宁市2011-2019年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个案信息,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等。患者监测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1-2019年南宁市累计报告儿童流感病毒感染9160例,其中西乡塘区1326例(14.48%)、宾阳县1095例(11.95%)、青秀区1072例(11.71%)、兴宁区804例(8.78%)、江南区683例(7.46%),发病例数排在全市前五位。2011-2019年流感病毒感染年龄分布均以6岁以上儿童为主,分别占95.16%至97.44%。职业分布以小学儿童为主,分别占57.56%至77.22%不等。2011-2019年南宁市各年报告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数194例至3011例不等。各年以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交替作为优势病原体。其中季H1型流感病毒感染发病例数为1728例(占18.87%),B型发病2255例(占24.62%),H3发病5182例(占56.57%)。结论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中小学病例居多,发病具有明显人群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6岁以上儿童。
- 潘利花唐驰汤洪洋梁晓云梁夏楠黄超俊闭志友
-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 南宁市畜牧业相关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和影响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畜牧业相关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形式对畜牧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布鲁氏菌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工龄是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畜牧业相关从业人员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较低,文化程度低和长工龄是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宣传的重点对象。
- 汤洪洋闭志友潘利花黄世美李海燕梁晓云黄超俊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影响因素
- 2017-2021年南宁市流感疫情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探讨南宁市2017—2021年报告的流感病例特征,为下一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南宁市报告的流感病例数据,建立南宁市流感病例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7—2021年南宁市累计报告流感病例33211例,死亡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78.01/10万,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2.052,P<0.001)。南宁市流感发病趋势呈波浪形,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冬春季节是病例报告的高峰期,与其他南方省份存在冬季和夏季双峰的活动规律不同;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7∶1;年龄中位数为8(9)岁,以0~10岁组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5.85%,11~20岁组次之,占20.98%,随着年龄的增大病例报告数量逐渐减少;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共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6.81%;流感疫苗年接种率仅为2.36%。结论2017—2021年南宁市流感发病趋势呈波浪形,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以青少年和学生为主,南宁市流感接种率处于很低的水平。应根据南宁市流感流行特征,重点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和学生的流感防控工作,加大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在流感流行季节加强流感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公众预防意识,降低流感发病率。医疗机构要提高对流感重症病例的敏感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孙恒梁长威梁晓云徐红潘利花黄超俊
- 关键词:流感疫情特征
- 南宁市2008-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近七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型别的变化,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宁市2008—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0 438例,其中重症病例2 252例,死亡病例8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78.33/10万,死亡率为0.19/10万,病死率为0.03%。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分别占50.20%,23.58%。发病率最高为兴宁区(871.94/10万),最低为横县(256.25/10万)。发病年龄5岁及以下幼儿为最高,发病率为6 753.21/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65:1。不同地区、季节、人群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检测阳性率为80.40%(4 533/5 638),以EV71为主占34.68%,其次为CA16占17.95%,其他肠道病毒占27.78%,主导毒株呈多变、交替出现的特征。轻症、重症和死亡病例中EV71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2.71%、50.04%、8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死亡病例比例变化与EV71构成比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2008—2014年南宁市手足口病处在高发时期,存在地区、季节、人群分布的差异。病原呈多变、交替出现的特征,当某一病毒或其某一亚型病毒成为优势流行毒株时可导致大范围疫情流行。
- 黎祖秋潘利花李海燕梁晓云曾毅闭志友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 2008—2019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8—2019年间南宁市报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处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9年南宁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04起,每年3—6月和9—10月是疫情高发期,城区报告疫情起数较多,占61.54%,但县区罹患率较高,为4.56%,91.35%的暴发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病例以3~4岁儿童为主,占65.33%,病原体以EV71和Cox A16为主,分别占42.86%和32.47%。62.50%疫情为疾控机构通过疫情网检测发现,疫情发现时长中位数为12 d,疫情流行时长中位数为12 d,疫情罹患率中位数为4.93%。结论近3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起数有下降趋势,托幼机构一直是手足口病暴发疫情重点场所。落实托幼机构保健医生的配备,加强托幼机构尤其是民办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实现早发现早处置早停课,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蔓延。
- 陈婷汤洪洋潘利花梁长威黄成伟梁夏楠陆明领闭志友黄世美曾毅梁晓云黄超俊
- 关键词: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罹患率
- 2011-2019年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分析研究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2011-2019年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南宁市2011-2019年南宁市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个案信息,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分布...
- 潘利花唐驰汤洪洋梁晓云梁夏楠黄超俊闭志友
-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行病学
- 广西南宁市2008—2017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南宁市2008—2017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7年南宁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8—2017年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51例,无死亡,2009年和2014年的输入性病例较多,其余年度相对较少;病例集中于西乡塘(23例)、兴宁(10例)和青秀(9例)等3个主城区(共占82.35%);输入高峰在9—10月,病例年龄中位数为23岁,以21~40岁青壮年为主(占82.35%),职业多为学生、商业服务和干部职员;输入来源主要是东南亚(40例,占境外输入病例的97.56%),其次是广东省(10例);共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疫情3起;病例发病至诊断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5 d。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登革热诊疗知识培训,增强对询问流行病学史重要性的认识和提高监测灵敏性;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海关检疫和医疗机构早期诊断和报告的能力;加强蚊媒监测和控制工作。
- 廖克昌潘利花刘昊晖闭志友陈燕萍梁晓云黄超俊
-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性
- 南宁市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南宁市842名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42名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04%(615/842),手足口病各条目知识知晓率为25.77%~1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家长与儿童的关系、家长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是否收到或看过手足口病宣传资料是影响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均P<0.05)。结论南宁市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该根据儿童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开展针对性的手足口病健康宣传教育,以提高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
- 唐驰潘利花梁长威闭志友黄世美梁晓云梁夏楠黄超俊
- 关键词:知晓率影响因素
- 南宁市2013—202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南宁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数据,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南宁市2013—2022年流感发病情况及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21.0、Joinpoint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南宁市流感流行病学分布和病原学流行特征,采用季节指数法分析流行季节。结果2013—2022年南宁市流感发病率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47.63%(P<0.05),年均发病率为84.47/10万(6.65/10万~302.55/10万)。南宁市流感高发月份为1月、6月、12月,其流感季节指数均大于100%,报告的病例占比分别为12.69%、29.41%、25.97%。男、女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1.24∶1。病例分布5~<10岁年龄组最多,占31.17%,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累计报告流感病例最多的县区为西乡塘区,占21.12%;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县区为兴宁区(214.72/10万)。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共占97.84%;其中小学最多,占63.07%。2013—2022年南宁市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交替流行,2013年1月—2019年3月甲型H1N1和H3N2流感病毒占比较高,2019年4月—2022年12月以甲型H3N2和B(Victoria)系为主。结论2013—2022年南宁市流感流行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年流感流行病毒亚型不同,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及儿童,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应加强学校流感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暴发疫情。
- 梁晓云梁长威梁夏楠潘利花劳雪琼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