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椿人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梗死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3篇缺血
  • 3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血性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依达拉奉治疗
  • 2篇溶栓
  • 2篇疗效
  • 2篇氯吡格雷
  • 2篇脑干
  • 2篇脑干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复发
  • 1篇垫子
  • 1篇多系统萎缩
  • 1篇醒脑

机构

  • 12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2篇林椿人
  • 9篇覃祖业
  • 5篇颜循金
  • 4篇黄翠艳
  • 2篇梁朝莹
  • 2篇庞文军
  • 2篇陈立坚
  • 2篇蓝瑞芳
  • 2篇罗丽蕾
  • 2篇苏丽娜
  • 1篇梁莉
  • 1篇张炜志

传媒

  • 2篇右江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研究
2009年
急性脑梗死抢救的目标区域为缺血半暗带.关键是超早期溶栓及神经保护治疗。由于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要求严格.且相关的副作用较多,只有不到3%的卒中患者能接受溶栓治疗,故神经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近1年来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干梗死患者8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蓝瑞芳林椿人覃祖业
关键词:神经保护治疗急性脑干梗死依达拉奉溶栓治疗超早期溶栓缺血半暗带
30例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与分析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临床癫痫学》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30例且时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效果等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继发性癫痫占6667%,原因分类:脑卒中占30.00%、急性脑炎占23.33%、低血糖占13.33%;原发性癫痫占33.33%;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于癫痫持续状态庄加强监测,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结合辅助检查等及早给予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方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覃祖业黄翠艳林椿人庞文军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
多系统萎缩的MRI特征:与帕金森病对比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MSA、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各50例,以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小脑中脚、脑桥十字征T2W1高信号征发生率、测量并比较小脑中脚宽度、中脑面积、脑桥面积,对比分析三组壳核、脑桥、额叶白质ADC值,总结诊断MSA、PD的影像学特征。结果MSA组小脑中脚、脑桥十字征T2W1高信号发生率明显高于P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组小脑中脚宽度、中脑面积、脑桥面积明显小于PD及正常组(P<0.05);PD组及对照组小脑中脚宽度、中脑面积、脑桥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组壳核、桥脑、额叶白质ADC均高于PD组及正常组(P<0.05);PD组壳核、桥脑、额叶白质AD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多系统萎缩方面表现出一定特征性,其定量参数能为临床提供一定影像依据。
邓文林潘盛章廖志艺林椿人蓝学群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伴意识障碍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在改善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方面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同时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覃祖业林椿人张炜志
关键词:醒脑静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急性脑梗死患病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种类较多,大多治疗方式都选择在该病早期采取治疗。其中,静脉溶栓便是早期治疗方式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这种方式的治疗和预后效果也随着方法的普及而获得较高关注。研究其治疗和预后情况能够有效推动急性脑梗死疾病的研究工作,为改善其治疗和预后效果做出贡献。
林椿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
脑梗死复发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复发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6例,均经氯吡格雷治疗,根据患者脑梗死发作性质分为复发组14例和初发组52例。收集患者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复发与CR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饮酒、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H-hcy、糖尿病、不稳定斑块、CR者所占比例高于初发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hcy、存在不稳定斑块及CR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R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覃祖业林敏仕颜循金梁朝莹陈立坚罗丽蕾苏丽娜黄翠艳江慧李松良林椿人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氯吡格雷抵抗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脑钠肽前体(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成有认知障碍的观察组和无认知障碍的对照组,通过完成连线实验(TMT)所用时间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分来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的pro-BNP和CRP水平,分析pro-BNP和CRP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及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完成TMT所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浆pro-BNP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pro-BNP和CRP水平与完成TMT所用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8、0.813,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9、-0.75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梗死血浆pro-BNP和CRP的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伴随着血浆pro-BNP和CRP水平升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预后情况也明显变差。
林椿人颜循金覃祖业梁莉龙汉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PRO-BNPCRP
研究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脑梗死属于临床中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人体脑部供血发生了区域性障碍,如此就会引发脑部部分血管组织缺血性坏死,形成人们所熟知的血栓、栓塞等等症状。急性脑梗死发病急促且发病年龄没有固定性,且发病之前没有明显征兆。患者在患病初期会表现出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基础性症状,此时可能无法引发患者重视。如果患者发病,其死亡率是相当之高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就目前看来,临床中多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服用药物包含了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两类。而两类药物联合口服治疗脑梗死方面效果更加明显。
林椿人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缺血性坏死血管组织口服药物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面固定连...
林椿人颜循金覃祖业孙冠军
文献传递
ESSEN中风风险评估量表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ESSEN中分风险评估量表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SSEN中风风险评估量表(ESRS)评分分为高危组(评分≥3分,n=100)与低危组(评分<3分,n=105),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均未出现死亡,其中ESSEN中风风险评估高危组患者复发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联合用药组的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8,P=0.004)。结论:ESSEN中风风险评估量表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具有重要意义,ESSEN评分越高则说明脑卒中复发风险越高,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复发率,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覃祖业梁朝莹颜循金林敏仕陈立坚罗丽蕾黄翠艳苏丽娜江慧李松良林椿人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