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金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骨髓
  • 7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4篇血清
  • 4篇增生
  • 4篇肿瘤
  • 4篇骨髓增生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异常综合征
  • 3篇预后
  • 3篇增生异常综合...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综合征
  • 3篇金淋巴瘤
  • 3篇坏死因子

机构

  • 21篇潍坊医学院附...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21篇杨金平
  • 12篇崔为发
  • 11篇李大启
  • 8篇王占聚
  • 7篇王宝珍
  • 6篇路中
  • 6篇李贵新
  • 5篇戚丽
  • 4篇张云波
  • 4篇李公宝
  • 3篇纪恩美
  • 2篇郭宝强
  • 2篇马传香
  • 2篇王海英
  • 2篇尹相丛
  • 2篇慈春增
  • 1篇李绪彤
  • 1篇孙晓光
  • 1篇魏素臻
  • 1篇张婷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瘤20例误诊分析
1999年
目的为进一步减少临床对淋巴瘤的误诊,提高诊断率。方法对近10年的误诊病例2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或曾经误诊病例占同期病例的20.4%,主要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结核病及扁桃体炎等。结论临床上对缺乏特异性,有淋巴结肿大和/或伴发热的病例,经抗感染效果不佳时,力争及早活检,以期早日确诊。
崔为发张云波李大启杨金平王占聚王海英
关键词:淋巴瘤误诊结核病
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观察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合素和生物素标记的酶联免疫法,对多发性骨髓瘤(MM)、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22例MM患者中9例(41%)、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17例(53%)、19例ALL患者中12例(63%)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正常。血清sICAM1水平,MM患者中受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为依据的Bataile分期的影响,与Durie分期无关;NHL患者中,与病理类型、AnnArbor分期、B症状有关,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无关;ALL患者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者明显高于未合并者。血清sICAM1升高者与血清sICAM1正常者比较,前者疗效较差。动态观察发现,随着病情缓解,血清sICAM1水平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sICAM1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疗效。
李大启李公宝崔为发纪恩美纪恩美王宝珍杨金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SICAM-1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肿瘤标记物mRNA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NSCLC患者,2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黏蛋白-1(MUC1)、肺特异性X基因(LUNX)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作为NSCLC患者微转移标志物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47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K19、CEA、MUC1、LUNX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8.3%、44.7%、61.7%、57.4%;在良性肺疾病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8%、11.5%、0.0%、0.0%;健康组的外周血中没有四者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NSCLC组外周血CK19、MUC1、LUNX mRNA阳性表达率在鳞癌和腺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腺癌患者与鳞癌患者中的CEA mRNA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MUC1、LUNX mRNA阳性率随分化程度升高而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而CK19、CEA mR-NA与肿瘤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CK19、CEA、MUC1、LUNX mRNA阳性率均增高,而且,MUC1、LUNX mR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CEA 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鳞癌,说明其对判断病理类型有一定意义;(2)MUC1、LUNX mRNA表达阳性率随TNM分期的增高而增加,随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路中戚丽李贵新杨兆禄杨金平
关键词:微转移肿瘤标志物MRNA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测定及临床价值
1996年
为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检测方法检测44例MM患者血清IL-2水平。发现其血清IL-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IL-2≥5μg/L的MM患者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血清IL-2<5μg/L的患者。所有血清IL-2≥5μg/L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6mg/L。依据血清IL-2和β2-MG两项指标,将患者分为3组:A组IL-2≥5μg/L,β2-MG<6mg/L;B组IL-2<5μg/L,β2-MG<6mg/L;C组IL-2<5μg/L,β2-MG≥6mg/L。结果3年存活率C组最低,A组最高。提示血清IL-2的检测可作为估计MM预后的一项可靠指标。
杨金平李大启王占聚孙晓光蔡则骥王宝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水平的测定被引量:2
1998年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为TNF膜受体的细胞外链脱落产生,其中sTNFRI为主要形式。目前,关于其临床意义,国内少见报道。我们对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sTNFR I水平进行了分析。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66例初诊NHL患者,男41例,女25例,中位年龄36(23~71)岁。按1985年成都会议的标准进行病理分型,均为弥漫型。其中低度恶性11例,中度恶性34例,高度恶性21例。根据Ann
慈春增李大启崔为发杨金平李公宝王占聚王宝珍纪恩美
关键词:淋巴瘤NHL血清STNFR
粘附性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抗自体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建立了一套培养和处理粘附LAK细胞(A-LAK)的系统,将12例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RPS)的A-LAK细胞与常规制备LAK细胞(RT-LAK)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RPS-A-LAK细胞于培养第10天时其扩增指数(20.1±13.9)较RT-LAK细胞的扩增指数(7.5±2.1)明显提高(P<0.05)。形态学研究显示A-LAK细胞主要由大颗粒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其主要由CD16+的NK细胞组成,RT-LAK细胞主要由CD3+的T细胞组成。其杀伤活性与CD16+NK细胞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2,P<0.05)。这提示CD16+NK细胞是A-LAK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代表了杀伤功能最强的亚群。
郭宝强杨金平李公宝纪恩美马传香许福亮王景林田志刚崔正言
关键词:白血病A-LAK细胞免疫表型
内科标准化病人在评价实习医师临床技能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内科标准化病人用于评价实习医师临床技能的效果和可靠性。应用内科标准化病人及客观结构考试法对临床实习医师进行分组考核,并评价了本次考试的信度。结果发现内科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有助于实习医师临床基本技能的提高,本次考试信度高。该方法能够客观、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临床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路中戚丽李贵新杨金平崔为发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实习医师内科教学
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被引量:12
2009年
目前国内多所医学院校正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教学模式引入医学生的教学培养中,但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并非十全十美,通过深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病人教学效果。
路中戚丽李贵新杨金平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IL-2、IL-6及其受体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 ISA) ,对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2 R)、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 IL- 6 R)检测 ,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MM患者血清 IL- 2、s IL- 2 R和 IL- 6、s IL- 6 R水平明显升高 ,IL-2与 ﹀2 微球蛋白 (﹀2 - MG)呈负相关 ,IL- 6、s IL- 6 R与 ﹀2 - MG呈正相关。初诊时血清 s IL- 6 R升高者疗效较差 ,IL- 2升高者预后较好。
崔为发李大启杨金平王占聚王宝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受体
γ-干扰素对白血病细胞Fas/FasL系统的调控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白血病细胞Fas/FasL表达的调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TUNEL测凋亡法、细胞培养技术,检测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临床髓系白血病患者单个核细胞的Fas的表达及相关功能,并研究γ-干扰素对之的影响。结果:白血病细胞表达Fas蛋白较正常骨髓细胞低,并能致共同培养的Jurkat细胞发生凋亡;而IFN-γ能提高其Fas蛋白的表达(P<0.01),且调节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并有下调白血病细胞致Jurkat细胞凋亡的能力,且能够增强白血病细胞对Fas途径介导的凋亡敏感性及增强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的敏感性。结论:IFN-γ能通过对白血病细胞Fas/FasL系统的调控以防止其逃避免疫监视,并能增强白血病细胞对以Fas/FasL为靶标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卢琳李绪彤张婷杨金平崔为发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FAS/FASL免疫逃避凋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