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郁

作品数:63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纳豆
  • 9篇氨酸
  • 7篇纳豆菌
  • 7篇降解
  • 7篇发酵
  • 6篇乳酸
  • 6篇乳酸菌
  • 6篇突变体
  • 6篇编码基因
  • 6篇催化
  • 5篇豆粕
  • 5篇乙醛
  • 5篇发酵乳
  • 4篇人工胃液
  • 4篇微生物
  • 4篇酶催化
  • 4篇纳豆激酶
  • 4篇基因
  • 4篇降解菌
  • 4篇教学

机构

  • 59篇浙江大学
  • 3篇千叶大学
  • 1篇浙江医药高等...

作者

  • 59篇杨郁
  • 33篇金志华
  • 27篇金庆超
  • 22篇吴志革
  • 21篇张丽靖
  • 7篇李宁慧
  • 6篇戎凯
  • 6篇蔡伟
  • 5篇梅乐和
  • 5篇尚龙安
  • 4篇黄翔和
  • 4篇吴天星
  • 4篇张鑫红
  • 4篇金飞玲
  • 3篇胡升
  • 3篇天知诚吾
  • 2篇齐莉莉
  • 2篇徐晓红
  • 2篇陈斌
  • 2篇王进波

传媒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生物技术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大豆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食品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厨余垃圾降解菌株、厨余垃圾处理剂及厨余垃圾降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降解菌株、厨余垃圾处理剂及厨余垃圾降解方法。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一种厨余垃圾降解菌株,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株号S‑1,保藏号为CGMCC NO.18...
杨郁金志华吴志革金庆超冯文君
文献传递
一种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突变体、基因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突变体、基因及应用。所述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突变体由大肠杆菌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第167位甲硫氨酸突变成精氨酸、第168位苯丙氨酸突变成丙氨酸所得。本发明利用定点饱和突变技术对大肠杆菌(Esch...
金志华金庆超滕海东吴志革杨郁尚龙安梅乐和
一种基于酶催化制备淫羊藿次苷Ⅱ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酶催化制备淫羊藿次苷Ⅱ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表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纤维二糖水解酶的重组工程菌,诱导表达获得纤维二糖水解酶;(2)以纤维二糖水解...
吴志革金志华金庆超杨郁李龙飞戚旺涛徐宝萍方瑶瑶
文献传递
含双蛋白风味发酵乳的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拟研究用传统发酵乳生产菌和耐酸性乳酸菌结合,发酵含动植物双蛋白的风味发酵乳。结果表明:使用浓度11%的豆浆,以1∶1与牛奶混合,用最适菌种即新型乳酸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4混合作为发酵剂,在最佳温度42℃恒温培养7 h,发酵出的新型双蛋白乳酸菌制品的口味最佳。
毛叶宁俞佳薇曹铮铮魏鑫怡黄欣莉王松杨郁
关键词:发酵乳乳酸菌豆浆牛奶
检测DERA酶催化醛缩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及催化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DERA酶催化连续醛缩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及催化效率的方法,检测反应液中氯乙醛含量的方法包括:(1)取反应上清液,加入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获得样本反应液;(2)向样本反应液中加入碱...
金志华吴志革金庆超杨郁蔡伟张鑫红戎凯罗伊丝
文献传递
spy1的DNA改组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普那霉素产生菌株选育的分子育种方法,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方法对来自6种始旋链霉菌基因组重排菌株的spy1调控基因,进行DNA改组研究,然后筛选阳性接合子进行发酵,HPLC法测定普那霉素两组分的产量变化。结果建立了普那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spy1的改组基因库,筛选出71个spy1改组接合子。接合子的普那霉素I产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产量为出发菌株7.5倍,达60mg/L;普那霉素II产量则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调控基因的分子进化可以有效提高抗生素的产量,为普那霉素分子育种研究中的首次尝试。
金庆超沈娜杨郁金志华
关键词:DNA改组
一株能降解甲醛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降解甲醛的革兰氏阳性菌,对其进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并提取并纯化其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菌株的16S rDNA,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种。将菌液...
杨郁金志华李宁慧金飞玲黄翔和
关键词:生理生化特性微生物
文献传递
纳豆菌体外抑制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考察纳豆菌培养基组成对其增长倍数及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纳豆菌N7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纳豆菌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佳的优化培养基。结果:大肠杆菌培养24h时,纳豆菌上清液对其抑菌达到最强并趋于稳定。获得纳豆菌优化培养基:乳糖2%,蛋白胨4%,Na2HPO40.2%,L-赖氨酸0.2%。结论:纳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为其作为微生态制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张丽靖陈志良杨郁
关键词:纳豆菌体外抑制培养基优化
含纳豆菌及纳豆激酶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纳豆菌及纳豆激酶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其过程包括:a.配制及培养基灭菌,其中,培养基质量百分比成分为黄豆粉8%~15%,蔗糖1%~5%,NaCl 0.4%~0.6%,余量为水,pH值为6.8~7.2;b.纳...
杨郁吴天星张丽靖
文献传递
降解豆粕抗营养因子的菌株分离及鉴定
2008年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处理豆粕,从多种分离源中分离出94个菌株,选取降解胰蛋白酶抑制剂效果较好,发酵豆粕后菌数较多的株菌进行混合发酵试验。结果经N1、D1及D2发酵,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比原来降低50.4%,发酵豆粕中菌数也达到1.02×107个/g。对3株菌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初步断定这3株菌分属乳酸菌的链球菌属、糖球菌属及芽孢乳杆菌属。
张丽靖杨郁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豆粕微生物发酵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