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声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2020年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现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分析和掌握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和分布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和配置全市放射诊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使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全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数量、放射诊疗类型、放射工作人员数等信息进行调查。结果南京市共有各级放射诊疗机构347家,放射工作人员3 999人,放射诊疗设备1 342台;市区放射诊疗机构有2 798名放射工作人员,占总数的69.99%,高于郊区(1 201人);市区放射诊疗机构有放射诊疗设备842台,占总数的62.74%,高于郊区(500台);三级放射诊疗机构27家,占总数的7.78%,其拥有放射诊疗设备629台(46.87%),高于一级(287台)、二级(189台)及未定级诊疗机构(237台)。南京市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诊疗设备158台,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工作人员470人。结论南京市放射诊疗设备在市区和郊区以及各级诊疗机构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需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 张菁闫庆倩杨声
- 2012年南京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2年开展哨点监测的单位放射场所防护和放射设备影像质量现状,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人员健康状况。方法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开展工作场所和设备的防护及影像质量监测;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结果放射工作场所防护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医院放射诊疗设备和影像质量控制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5 mSv,个人剂量监测合格率为86%,眼晶体混浊率为44%,血常规异常率为4%,职业健康证明发证率为25.7%。结论南京市哨点监测单位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条件是符合国家要求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人均年剂量属低剂量水平。但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 杨声李亘山李红艳
- 关键词:放射性疾病
-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检测甲醛分析仪的现场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仪器法代替化学法检测空气中甲醛含量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用仪器法和化学法同时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对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共计18组数据,结果的差值符合正态分布,用配对设计t检验,t=-0.125,P=0.90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仪器法操作简单,较化学法省时省力,在日常检测中可以考虑用仪器法代替化学法。
- 杨声
- 关键词:甲醛仪器法化学法
- 2017年南京市医疗机构放射诊断频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26家医疗机构的抽样调查,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总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估算全市普通放射诊断和CT扫描的应用频度。方法根据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将本市医疗机构按医院级别分为三层,再随机抽取26家医疗机构。通过调查表,对机构基本情况、放射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放射诊断检查频次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26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检查频次为1043307人次,占门急诊总量的15.76%。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放射诊断检查频次占门急诊量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二级医院的比例最高(32.17%)。常规X射线诊断在所有级别医院的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最高,占放射诊断检查的70.81%。CT扫描检查全部分布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占放射诊断总数的25.82%,摄影检查占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的比例最高,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均超过97%。在一级医院中透视检查的构成比为27.72%,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利用此次调查结果和卫生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南京市2017年普通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954人次/千人口,CT扫描应用频度为246人次/千人口。结论面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发展现况,需更加重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加大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
- 闫庆倩杨声李亘山
- 关键词:CT扫描
- 2014—2017年南京市环境和水放射性水平监测与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掌握近年南京市环境和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为建立公众健康相关的放射性本底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依据《江苏省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确定监测项目和方法开展监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南京市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0.02±0.01Bq/L)、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0.11±0.03Bq/L)均低于国家限值;2014年饮用水总α放射性水平(0.04±0.01Bq/L)明显高于其他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气溶胶中总β比活度为0.77~2.01mBq/m^3,各季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间环境地表辐射剂量(0.20±0.06mSv)、沉降灰中总α放射性比活度(85.6±57.3 mBq/m^2·d)、总β放射性比活度(286.5±154.8 mBq/m^2·d)相对稳定,年度间、季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南京市环境和水放射性水平相对稳定,仍应加强质量控制,增加监测频次,建立南京市放射性本底数据。
- 杨声闫庆倩李红艳
- 关键词:气溶胶饮用水放射性监测
- 南京市2009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结果我市放射工作人员2009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56mSv,眼晶状体浑浊率与工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率各工龄组间及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属低剂量水平,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 李红艳李亘山杨声濮庆福
- 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职业性外照射的剂量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法监测。结果2015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年有效剂量均在国家规定剂量限值以下,介入放射学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结论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是安全的,介入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是改善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
- 杨声李亘山李红艳薛秀家
- 南京市环境介质及食品放射性水平监测与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饮用水、气溶胶及市售食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和分析,掌握本市环境介质和食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采集水源水、出厂水、气溶胶、鸡肉、猪肉、茎菜、根菜、生鲜牛乳、叶菜、面粉、水果、大米、茶叶、鱼及螃蟹15种样品,将样品进行前处理后,用LB4008型四路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结果 2016—2019年南京市水源水和出厂水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水源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均明显高于出厂水中总α和总β浓度活度(P <0.05);气溶胶中总α活度浓度范围为0.16~0.98 mBq/m^(3),总β活度浓度均值为在0.14~2.15 mBq/m^(3),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食品总α活度浓度范围为0.10~17.00 Bq/kg,总β活度浓度范围为22.20~187.20 Bq/kg,其中茶叶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种类食品(P <0.05)。结论南京市饮用水、大气气溶胶及食品中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相对稳定,未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
- 闫庆倩杨声张菁李春野
- 关键词:水源水出厂水气溶胶食品放射性监测
- 2015-2017年南京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对2015-2017年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数据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采用热释光法对个人剂量计进行检测。单次监测结果超过1.25 mSv时,使用《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剂量核查登记表》进行异常剂量调查,在EXCEL中对异常剂量及其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5-2017年本中心监测的个人剂量异常数据共计166人次,大部分异常剂量在5.00 mSv以下(72.29%),导致剂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有剂量计遗留于放射工作场所内、佩戴过期剂量计、佩戴剂量计自身接受放射性检查,占异常剂量总数的75.90%。结论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指导放射工作人员正确规范佩戴和使用个人剂量计,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 杨声李红艳闫庆倩
-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
- 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X射线设备及诊断频度调查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掌握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设备基本情况和X射线诊断频度现状,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工作方案,放射诊疗机构在"江苏省放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填报相关调查表,再将汇总后的X射线诊断人次数除以2019年底南京市常住人口数,获得南京市X射线诊断频度。结果南京市拥有各级放射诊断机构347家,其中三级医院27家,二级医院52家,一级医院159家,未定级医院109家,放射工作人员3270人,各类型X射线诊断设备1285台,其中69.23%设备和44.57%的放射工作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全市各类X射线诊断设备中,X射线摄影(DR)机数量最多(37.59%),其次为牙科机(20.70%);全市X射线诊断总数8563487人次,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占55.28%,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占35.98%;南京市X射线诊断频度1007.47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频度556.90人次/千人口,CT诊断频度362.46人次/千人口,其他诊断频度80.03人次/千人口,介入治疗频度8.08人次/千人口;X射线诊断检查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62.23%),城区高于郊区。结论初步掌握了南京市放射诊断机构基本情况和X射线诊断频度现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在放射工作人员配置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城区医疗资源优于郊区,卫生行政部门需加强宏观调控,以保障患者及受检者健康安全,减少公众集体剂量负担。
- 杨声闫庆倩张菁杜翔王进
- 关键词:X射线诊断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