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阳

作品数:73 被引量:82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9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油藏
  • 15篇油气
  • 11篇油田
  • 8篇勘探
  • 7篇储层
  • 6篇盆地
  • 6篇气藏
  • 6篇陆相
  • 6篇CO
  • 5篇断陷
  • 5篇页岩
  • 5篇油气藏
  • 4篇低碳
  • 4篇断陷盆地
  • 4篇页岩油
  • 4篇油气开发
  • 4篇油气勘探
  • 4篇油田开发
  • 4篇胜利油田
  • 4篇驱油

机构

  • 68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石化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21世纪...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8篇李阳
  • 10篇薛兆杰
  • 8篇赵清民
  • 4篇王端平
  • 4篇贺振富
  • 3篇夏吉庄
  • 3篇杨宏伟
  • 3篇周涌沂
  • 3篇王军
  • 3篇王锐
  • 2篇陆金仁
  • 2篇陈燕虎
  • 2篇包木太
  • 2篇杨勇
  • 2篇黄尚军
  • 2篇常涧峰
  • 2篇李一鸣
  • 2篇宋万超
  • 2篇王延光
  • 2篇高喜龙

传媒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胜利油田职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石油物探
  • 2篇油气采收率技...
  • 2篇中国石油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2篇“高含水期油...
  • 2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润滑油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复式油气田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胜利油田党校...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善各向异性油藏水驱效果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能改善各向异性油藏水驱效果的设计方法,属油田开发领域。针对渗流参数各向异性油藏常规等井距开发过程中,不同方向上注水驱替不均衡,生产井见水时间差异大,水驱开发效果不好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和见水时间一致的均衡...
李阳王端平周涌沂王军田同辉汪勇常涧峰陈燕虎
文献传递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CO_(2)驱原油动用特征及埋存机理
2025年
以江苏油田特低渗透油藏L区块为例,基于CO_(2)-原油体系长细管驱替实验、注入能力测试和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驱替等实验,揭示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气传质规律和原油动用机理,明确CO_(2)驱替过程中CO_(2)埋存孔隙范围和混相程度对原油动用特征及CO_(2)埋存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_(2)驱油过程划分为CO_(2)顶替阶段、CO_(2)突破阶段和CO_(2)抽提阶段,原油膨胀和黏度降低是CO_(2)驱顶替阶段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制,CO_(2)突破后通过抽提、萃取原油中轻质组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CO_(2)驱过程中,大孔内原油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率达46%以上,中孔内原油为增油的接替储备,CO_(2)突破后小部分抽提的原油被CO_(2)裹挟进入纳米级孔隙成为较难动用的剩余油;随着混相程度的提高,CO_(2)前缘推进更稳定,波及范围更广,CO_(2)埋存范围和埋存量更大。CO_(2)完全埋存阶段对整体埋存量贡献最大,CO_(2)逸散阶段埋存机理为部分原油在初始赋存孔隙范围的原位埋存和CO_(2)裹挟原油进入更小孔隙从而增大埋存量,CO_(2)泄漏阶段随着原油产出CO_(2)大量泄漏,埋存率急剧降低。
刘希良陈浩李阳祝仰文廖海婴赵清民周显民曾宏波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
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与实践被引量:80
2022年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可压性评价、产能评价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甜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和有效开发面临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技术与国外差距大、开发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难题。提出陆相页岩油开发发展方向: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研究,形成陆相页岩油差异化开发技术;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开发评价的精准性;攻关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有效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果和效益。
李阳赵清民吕琦薛兆杰曹小朋刘祖鹏
关键词:岩相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
井间地震在胜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本文在对井间地震主要技术(直达波速度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做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胜利油田井间地震的资料解释和在油藏开发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1)查清了罗家地区同一时期火成岩体多次喷发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的关系;(2)了...
李阳周建宇
关键词:井间地震技术油田开发层析成像反射波成像胜利油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条件递推的油藏描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条件递推的油藏描述的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油藏描述模型中各个网格的反演波阻抗;将所述各个网格细化成多个子网格并选定递推路径;根据当前待递推子网格所在的当前网格的反演波阻抗,以所述当前网格的相邻网格的反演波...
李阳夏吉庄杨宏伟夏建黄尚军
文献传递
浅谈机关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06年
新时期机关工作,对机关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旨在诠释机关干部提高素质、加强技能的重要性,探究机关干部素质要求和如何培养形成。文章通过丰富的理论论据和事理论据,阐明诚信、学习、奉献、谋划、创新、律己等六个方面是新时期机关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结合笔者机关经验,总结概括出“五子”、“五真”等工作技能,对机关干部的素质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阳
关键词:机关工作机关干部
缝洞型油藏离散模型表征研究
离散模型可以描述油藏任意尺度上的非均质性,可以更加灵活的建立流体流动数学模型。对缝洞型油藏离散模型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溶蚀缝洞的不同特征,分别采用了球型模型、圆管模型、多边形模型和Baecher圆盘模型进行描述。根据...
郑松青李阳赵志峰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泊松过程
文献传递
油藏数值模拟连接元计算方法被引量:3
2022年
当前基于精细网格的油藏数值模拟存在收敛性差、拟合困难等问题,实际应用中网格粗化后常导致流动结构破坏,预测精度大幅降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网格体系的油藏数值模拟新方法,从流动的角度将油藏计算域离散为一系列连接单元,利用节点物性、影响域和移动最小二乘算法等估计压力拉普拉斯算子,给出了反映连接单元渗流能力(连接传导率)和物质基础(连接体积)的属性参数计算方法.以连接单元为对象,通过节点压力方程求解获取单元内的流动通量,沿着连接单元进行饱和度方程的半解析追踪计算产出动态,并引入路径追踪算法定量表征源汇项节点间的流动关系和连通性,最终形成了一套基于连接单元体系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简称连接元法(connection element method,CEM).实际应用表明,CEM方法能够实现油藏生产动态的快速拟合预测和注采连通性识别,且概念算例也验证了其在相同节点下相比传统有限差分(体积)法展现出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同时,CEM节点布置较为灵活、并能在较少节点下保证流动路径的完整性来提高预测精度,且支持连接单元上输运方程的并行计算,因此,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大规模油藏的快速预测要求,也为具有复杂几何特征的裂缝性及复杂边界等的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新思路.
赵辉刘伟饶翔湛文涛李阳
关键词:油藏数值模拟
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海域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工作是溢油应急规划的基础,有利于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本文对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型的主要评价方法和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在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研究中,各类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多为各种方法同时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选取的各类指标可总结归为物理指标、生物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三大类,并且针对部分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较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了海岸线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如评价体系系统性差、评价指标科学性低及评价过程主观性强等,而加强学科交叉的同时对目前研究中不足深入研究将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包木太孙晓军王鑫平孙培艳李一鸣陆金仁李阳
关键词:海洋溢油评价指标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85
2020年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全社会和全产业链的颠覆性变革。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是推进国民经济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随着优质资源的不断开发,剩余的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存在石油资源品位劣质化、老油田高含水、低油价、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挑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的深度融合,将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等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调研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油气田开发中的研究进展,回顾国内外油公司智能化油田建设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智能油气田建设目标、建设模式、关键环节、核心内容,根据中国石化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
李阳廉培庆薛兆杰戴城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油气藏开发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