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60 被引量:3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脑卒中中心建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中心成立后的运行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以脑卒中中心成立前收治的204例患者为对照组,脑卒中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8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急诊标准流程就诊;观察组按脑卒中中心流程就诊,两组治疗相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就诊时观察组患者活动障碍率及既往脑血管病史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出院1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ADL评分、ADL评分增值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中心成立,就诊时血压、意识状态和住院时间是急性脑卒中结局(存活)的最主要的独立影响因素,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就诊时血压更高、意识不清(昏迷)者、住院时间短者患者病死率较高。结论脑卒中中心建设及运行模式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 李红万智曹钰叶磊李东泽聂虎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病死率ADL
- 急诊护生临床带教的探讨
-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正要时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护生严密的工作作风和高尚职业道德的生要时期。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临床医学院...
- 李红
- 关键词:临床带教科护士长护理部护生实习带教工作
- 文献传递
-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胆石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成都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473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胆石症采用B超诊断或既往手术证实,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石症总检出率为8.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0%,女性患病率为9.8%,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胆石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50~59岁年龄段以及60~6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胆石症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脂肪肝患病率均高于非胆石症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非胆石症组,空腹血糖增高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脂肪肝,高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异常,空腹血糖增高6项指标与胆石症密切相关。[结论]成都市健康体检人群中胆石症的患病率较高,与多元代谢紊乱相关。
- 谭柯李红王佑娟张菊英曾莉周陶友孙辉陈恩强张媛媛陈杨唐红
- 关键词:胆石症患病率
- 用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急诊临床护理持续发展
-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服务观念,在做好常规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
- 李明凤叶磊邹利群高永莉李红
- 关键词:急诊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 文献传递
- 用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急诊临床护理持续发展
- 急诊科一所医院的缩影和写照,如何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在急诊怎样开展?我们科室护理层骨干反复讨论论证"急诊优质护理的可行性"经过学习、讨论、我们科室申请了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第二批试点科室。通过一年多的优质护理工作,得...
- 李明凤叶磊邹利群高永莉李红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预检分诊护士长品管圈急诊临床医护一体化
- 文献传递
- 乌头碱中毒的急救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高永莉李明凤李红
-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急救护理服用过量半身不遂炮制后中毒者
- 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 2009年
- 李红
- 关键词:急性毒鼠强中毒急性毒性中毒事件病情延误
- 4·20芦山地震急诊护理人员配置与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护理人员是灾害救援中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尤其是近年来,护士在抗击SARS、四川大地震救援以及其他国际救援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使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将很难适应重大灾难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及破坏性等特点的需要。
- 孟宪东李红
-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员
- 汶川大型灾害中急诊护理的救援能力与应对策略被引量:9
- 2009年
- 李明凤邹利群李红王晓红叶磊
- 关键词:灾害救援急诊护理
- 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知和态度的现状。方法 2015年6月采用童莺歌等翻译修订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2008)中文版问卷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疼痛评估、疼痛相关知识、镇痛药物知识及综合应用等方面,并比较不同背景下医护人员间的差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回收率83.3%。不同学历及不同职称医护人员之间疼痛知识和态度的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间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5,P=0.035),且年资≥10年的护士问卷得分最高[(22.78±7.11)分];不同区域护士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3,P=0.033),抢救室护士得分最高[(24.53±7.48)分]。医护答错条目均集中在条目5、17、19。在开放性问卷答案中,97.7%(127/130)认为现有疼痛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100.0%(130/130)认为有必要学习疼痛相关知识;疼痛相关知识获取途径80.0%(104/130)来自临床经验,40.0%(52/130)来自书本,15.4%(20/130)来自网络学习;90.0%(117/130)常使用数字评估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20.0%(26/130)通过面部表情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整体水平低,基础薄弱,对疼痛知识的继续教育学习、处理疼痛的态度、对临床疼痛管理的重视度、疼痛的规范化培训和监管力度均有待加强。
- 李红秦俊春周越谭青莲叶磊
- 关键词:疼痛知识医护人员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