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虚拟样机的汽车底盘开发设计系统研究
- 吴光强李文辉魏宏梁骏高秋金沈浩沈舒骋鞠丽娟
- 该课题根据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考虑关键件结构弹性的虚拟样车及其分析的平台,进行大规模的数字仿真,可进行虚拟试验,实现虚拟试验场(VPG)的功能,提供了汽车开发的工具与平台,为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 关键词:虚拟试验场
- 轮胎磨损解析研究被引量:18
- 2002年
-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轮胎往往出现不均匀磨损(又称轮胎偏磨),从而严重影响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文中主要是在轮胎一般偏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应用CAE手段,探讨汽车悬架以及轮胎定位参数对轮胎偏磨的作用及针对性的修正措施。经过分析认为,轮胎气压对于轮胎磨损的影响是相当小的,而在轮胎磨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轮胎外倾角参数的设置,并且通过试验对此进行了验证。
- 李文辉魏宏吴光强
- 关键词:轮胎磨损汽车CAE
- 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2年
- 本文分析了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的数学模型,作为应用,对一台排量为1.8L的四缸四冲程汽油机进行了仿真计算,还就发动机辅助制动作用对整车制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李文辉高全均魏宏吴光强杜宇
- 关键词:发动机辅助制动汽车制动性能仿真
- 四连杆式独立悬架性能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四连杆式悬架是技术比较先进的悬架形式,可以从设计上保证车辆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并最大程度减轻载荷的影响。通过对一般结构悬架的力学分析,总结了车辆在纵向与侧向运动特性要求下的悬架设计规则,同时建立了四连杆式悬架多刚体系统模型并对杆件位置姿态和车轮定位参数等特性进行了仿真,经过数值处理获得了四连杆悬架的各项性能。最后还通过对比麦弗逊式悬架,说明了前者的优势所在。
- 梁骏吴光强李文辉魏宏
- 关键词:性能分析车轮定位参数汽车
- 上海帕萨特轿车SVW7183DJi
- 张觉慧KnottKaufmann陆季波刘坚李文辉胡善龙姚玉林李秀海钱承炬李鹰刘高翔
- 上海帕萨特轿车SVW7183BGi自投产以来,以其优雅的外形,良好的性能和舒适的乘坐空间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青睐。为拓展上海帕萨特轿车的市场消费群体,根据市场需求,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在帕萨特轿车SVW7183BGi的基...
- 关键词:
- 关键词:汽车
- 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改进项目(99新秀)
- 洪积明吴诗仲秦仲年陆季波李文辉
- 该项目对原桑塔纳轿车进行了如下改进:采用了电喷发动机和三元催化装置,进行优化匹配,满足了国家排放法规的要求。采用14“制动系统代替原先的13”制动系统,制动效能提高10%,制动踏板力减轻30%,制动器热负荷大大降低。采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桑塔纳轿车电喷发动机三元催化装置制动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汽车电子转向技术发展与展望被引量:58
- 2003年
- 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转向系统,其取消了转向盘和转向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软件协调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可以实现一系列传统转向系统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它可以实现传动比的任意设置,并对随车速变化的参数进行补偿。并且可以和ABS、汽车动力学控制、防碰撞、单个车轮转向、轨道跟踪、自动侧向导航等功能相结合,实现对汽车的整体控制。综述了国外汽车电子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电子转向系统的结构及性能特点,阐述了电子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展望了电子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 陈善华魏宏李文辉宗长富左建令管欣高振海
- 关键词:汽车
- 发动机装配的实时在线检测被引量:1
- 2005年
- 发动机装配质量在于对关键工位的质量控制,对关键工位进行实时的在线检测能及时发现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的缺陷和质量问题,降低返工率。本文所讲述的是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的实时在线检测技术。经实际应用证明,缺陷发生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提高了发动机的整体装配质量水平。
- 王珏李文辉计维斌
- 关键词:发动机装配过程质量水平
- 盘式制动器15次循环制动温度计算被引量:32
- 2001年
- 本文针对盘式制动器,提出了15次循环制动的温升热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实车计算,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制动器与整车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 周凡华吴光强沈浩高全均李文辉
-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热力学模型汽车温度
- 桑塔纳轿车后桥等效刚度分析及测量技术被引量:10
- 2001年
- 在桑塔纳轿车使用中发现,其后桥刚度特性的改变,引起该车后悬架刚度特性的变化,从而显著影响它的操纵稳定性。文中从该车的行驶过程中后桥的力学特性入手,详细分析后桥的受力变形特征,简化出能全面反应车桥受力作用的刚度参数,为悬架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考虑后桥刚度参数的试验测量,探索其实际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为后桥刚度的测量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 左曙光胡子正李文辉魏宏
- 关键词:后悬架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