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库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肾移植
  • 6篇病毒
  • 5篇细胞
  • 5篇肝炎
  • 5篇肝炎病毒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排斥
  • 4篇抗体
  • 4篇感染者
  • 4篇HBV感染
  • 3篇血清
  • 3篇人类白细胞
  • 3篇人类白细胞抗...
  • 3篇群体反应性
  • 3篇群体反应性抗...
  • 3篇细胞抗体
  • 3篇细胞抗原
  • 3篇慢性排斥

机构

  • 15篇哈尔滨医科大...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哈尔滨市第一...
  • 2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国防科工委指...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哈尔滨市阿城...

作者

  • 21篇李兴库
  • 9篇金茜
  • 7篇张淑云
  • 7篇杜博
  • 7篇刘伟
  • 6篇孙文英
  • 4篇施宇光
  • 3篇赵冬梅
  • 2篇张镯潇
  • 2篇黄丽娟
  • 2篇谷鸿喜
  • 2篇卢滨
  • 2篇李迪
  • 1篇于慧敏
  • 1篇张凤山
  • 1篇房绍红
  • 1篇王靖媛
  • 1篇姜晓峰
  • 1篇李秀
  • 1篇赵阴环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血清中抗双链DNA抗体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方法。方法 采用大肠杆菌质粒DNA作为抗原 ,用荧光噻唑橙衍生标记双链DNA(dsDNA) ,利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 (CE LIF)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的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结果  4 0例SLE患者有 2 3例阳性 ,占 5 7 5 % ;2 5例其他免疫病患者仅有 1例阳性 ;4 5名正常人全部阴性。与放射免疫法 (Farr)和斑点免疫法 (DIBA)比较的结果为 :CE LIF的敏感性高于DIBA法 ,特异性高于Farr法。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 ,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SLE患者中的抗dsDNA抗体。
姜晓峰黄丽娟李兴库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法激光诱导荧光抗体检测SLE
高致敏肾移植患者的HLA等位基因选择性配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HLA的选择性配型在高致敏的肾移植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并分析其特异性。供、受者的HLA分型方法为PCR-SSP(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技术。结果 12例肾移植患者的PRA含量为15.17%~38.70%。组织配型有2例患者HLA匹配5个位点(16.67%,2/12),6例患者匹配4个位点(50%,6/12),4例患者匹配3个位点(33.33%,4/12)。临床肾移植术后,经常规免疫抑制治疗,10例患者的血肌酐降到110μmol/L以下,2例患者发生急性排斥,经冲击治疗逆转。结论高度致敏肾移植患者选择性HLA配型可以降低由PRA所致的高风险。
李兴库孙文英张镯潇
关键词:肾移植HLA等位基因
不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的表达水平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转归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HLA-DR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哈尔滨市传染病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感染科就诊的急性、慢性和隐性自限性HBV感染者101例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包括HBV疫苗免疫者和乙肝五项全阴者)5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其外周血血浆中HBV-DNA含量和PBMCs中HLA-DR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急性、慢性、隐性自限、疫苗免疫和五项全阴五组外周血PBMCs中HLA-DR mRNA的表达水平在隐性自限组最高,五项全阴组最低,总体比较差异显著(F=3.901,P=0.005)。其中,隐性自限组明显高于慢性组[(2.57±1.65)比(1.86±1.58),t=2.016,P=0.047]、疫苗免疫组[(2.57±1.65)比(1.69±1.35),t=2.383,P=0.020]和五项全阴组[(2.57±1.65)比(0.94±0.61),t=4.881,P=0.000],而临界高于急性组[(2.57±1.65)比(1.39±1.23),t=1.780,P=0.084];慢性组和疫苗免疫组也都有意义地高于五项全阴组[(1.86±1.58)比(0.94±0.61),t=3.740,P=0.000和(1.69±1.35)比(0.94±0.61),t=2.215,P=0.008]。在慢性HBV感染组,不同HBV-DNA水平组HLA-DR表达量整体无差异(F=1.204,P=0.319),但在(1.000-9.999)e+005组HLA-DR表达量最高,临界意义地高于(5.000-9.999)e+006组和≥ 1.000e+007组[(1.000-9.999)e+005比(5.000-9.999)e+006,t=1.769,P=0.099;(5.000-9.999)e+005比≥1.000e+007,t=2.114,P=0.053];在携带、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HBV感染分组中,以及HBeAg^+和HBeAg^-分组中HLA-DR表达量总体和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HBV感染和疫苗免疫均诱导了HLA-DR表达量增高,尤其在清除HBV感染状态下;在慢性HBV感染中HLA-DR表达可能与HBV-DNA水平相关。
金茜夏妍李兴库王冬杜博张淑云
关键词:HBV感染HEPATITISLEUKOCYTE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检验指标的研究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艾滋病(AIDS)患者实施抗病毒的治疗疗效中对检验指标的应用。方法 50例艾滋病患者实施抗病毒的治疗,对疗效及检验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2015年在治患者30例、累计治疗患者42例;2016~2017年在治患者41例,累计治疗患者49例;在进行随访的期间,本院接受持续治疗约12个月依旧存活的患者并对治疗依旧坚持的患者数量比较稳定,并呈现小幅度的升高,比国家制定的对应指标超出80%。当年新增加的治疗患者为9例,失访2例,停药治疗1例,死亡5例。存活且坚持治疗的有效率>80.0%,并且CD4检测完成率>50.0%。结论对艾滋病在临床的未来防治中,不仅要将关注度提升,也应该将专业化的随访强化并落实,针对CD4的检测存有不足指出,应该实施科学化分析,有利于在某种程度上将检验完成率提升。
杜巍刘铮李兴库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
血清氨基酸水平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的相关性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和心脏功能的关系并用其评价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方法冠状动脉结扎制造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20岁以下人MSC细胞治疗组,并于结扎同时分别在心肌梗死区域多点注射MSC细胞(1×107/只);1周后,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心功能指标。并于腹主动脉采血,取血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甘氨酸等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 1周后细胞移植组心功能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SC移植组1周血清中16种氨基酸含量(除半胱氨酸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但是半胱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发现组氨酸含量与模型组心功能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5),半胱氨酸含量与细胞治疗组心功能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氨基酸含量变化与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支链氨基酸的显著性回落,提示MCS修复受损心肌侧重于增强内源性治疗的机会。但半胱氨酸的持续升高预示着氧化还原平衡状态的破坏需要长时间的恢复。17种氨基酸的特征性组合模式可能为MSC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疗效及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施宇光金茜赵冬梅李兴库陈威范明田海刘伟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氨基酸类心肌梗死
黑龙江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亚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黑龙江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 virus,HCV)基因型的流行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对HCV感染的控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巢式多重PCR法对外周血血浆中HCV基因亚型1a、1b、2a和2b进行检测,分析HCV基因亚型的组成及其与性别、年龄、HCV RNA定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的关系.结果:通过对1313例HCV感染者外周血血浆标本的检测和分析,HCV基因亚型检出率为70.60%(927/1313),其中以1b、2a和1b与2a混合感染为主,尚包括少量分别与1a和2b的混合感染,即1b+/2a-为388例(41.86%)、2a+/1b-为318例(34.30%)和1b+2a为197例(21.25%),单纯1a或2b以及二者混合(1a+/2b)仅检出24例,占2.59%.2a+/1b-在女性组(37.50%)、HCVRNA(1.000-9.999)×104组(54.55%)、ALT水平>200组(60.87%)和≤40组(41.02%)比率均较相应的其他各组有意义的增高(P<0.05),而1b+/2a-在HCV RNA(1.000-9.999)×104组(24.24%)和ALT水平>200组(13.04%)均较相应的其他各组有意义的降低(P<0.05),未发现与年龄有关.结论:本地区HCV主要流行株是1b和2a,其分布可能与性别、HCV RNA水平和ALT水平有关,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联合治疗的开展,本地区HCV感染有望得到较好的控制.
杜博金茜刘伟李兴库于雪源张淑云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PCR基因分型
YMDD耐药变异与HLA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YMDD变异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CHB患者,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浆HBV YMDD变异;对其56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检测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结果:在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42例CHB患者中,YMDD变异率为56.3%.HLA—B*58和DRB1*0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MDD变异组与YMDD野生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0.013 vs 0.094.P=0.036;0.000 vs 0.063.P=0.024);HLA—A*3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IDD组明显增高,与YVDD组比较差异显著(0.158 vs 0.024,P=0.034);HLA—A*3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VDD变异组明显增高,与YIDD变异组比较差异显著(0.119 vs 0.000,P=0.028).结论:YMDD耐药变异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相关性.携有HLA—B*58和DRB1*03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不易发生YMDD变异:携有HLA—A*30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易发生YIDD变异:携有HLA—A*33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易发生YVDD变异.
张淑云李兴库董广璐仰曙芬谷鸿喜李迪金茜刘伟杜博卢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
高危组肾移植患者血浆置换后进行HLA配型1例
2007年
李兴库孙文英张镯潇
关键词:肾移植患者HLA配型血浆置换高危组群体反应性抗体超急性排斥
提高尿八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体会
1998年
张磐阳李兴库
关键词:尿液检验
群体反应性抗体与HLA分型技术在肾移植上的联合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总结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与HLA分型在肾移植联合应用上的意义。方法 PRA应用ELISA方法 ,HLA Ⅰ、ⅡAg应用单克隆抗体分型技术 ,对 2 0例肾移植病人手术前的PRA和HLA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受者PRA 2 0 %以下者 12例 ,其余 8例为 2 0 %~ 5 0 %。供受者HLA A、B、DR完全符合交叉反应组 (CREG)为 13例。其中A、B、DR分别有一相同抗原的为 6例。术后 11例发生急性排斥 ,经冲击治疗 9例逆转 ,2例肾脏摘除 (1例PRA为 2 0 % ,1例PRA为 40 % )。 18例肾功能恢复。结论 PRA与HLA配型联合应用 。
孙文英李兴库田勇李振祥
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HLA配型肾移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