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传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地震数据
  • 2篇地震数据处理
  • 2篇地震资料
  • 2篇地震资料处理
  • 2篇地震资料处理...
  • 2篇叠前
  • 2篇叠前偏移
  • 2篇东濮凹陷
  • 2篇三维地震
  • 2篇黄土
  • 2篇黄土塬
  • 2篇黄土塬地区
  • 2篇各向异性
  • 2篇方位角
  • 2篇凹陷
  • 1篇地震成像
  • 1篇地震观测系统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勘探技术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7篇李传强
  • 2篇彭汉明
  • 2篇瞿长青
  • 2篇马建波
  • 2篇王锡文
  • 2篇秦广胜
  • 2篇李绍康
  • 1篇王莉
  • 1篇王东奎
  • 1篇蒋先勇
  • 1篇孟凡冰
  • 1篇凌彩香
  • 1篇王忠军
  • 1篇银燕惠
  • 1篇张松平
  • 1篇段晓燕
  • 1篇马建波

传媒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OVT属性评价方法被引量:3
2023年
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在现阶段的常规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主要针对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的OVT(Offset Vector Tile)技术,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现已处于大规模工业应用阶段;但在设计宽方位、高密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时,因未充分考虑三维观测系统的OVT属性,从而影响后续OVT处理和OVT域五维地震资料解释,使最终的OVT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文中研讨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OVT属性均匀性定量计算方法,即先从三维正交观测系统提取对应的OVT,计算各个OVT的炮检距和方位角属性,并统计每个OVT的平均炮检距和方位角,作为该OVT的标准值,求取每个OVT均方差值作为该OVT属性的评价指标;最后用全部OVT属性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及各OVT属性评价指标的均方差值定量评价观测系统的OVT属性。对应值越小,说明观测系统的OVT属性越好,对应值越大,则说明该观测系统的OVT属性越差。
瞿长青李传强蒋先勇张松平王莉
关键词:三维地震炮检距方位角
时间域OVT处理质量控制方法
2023年
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是现阶段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面向高密度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的OVT域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时间域的OVT处理,其基本流程、方法已较为成熟,但如何做好OVT处理每一个流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工作,目前业界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以时间域OVT处理流程为主线,首先介绍了目前通用的时间域OVT处理流程,包括OVT域道集分选、OVT道集细分、OVT域插值、OVT域叠前时间偏移以及OVT道集的速度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然后,基于OVT域的通用处理流程,详细论述了时间域OVT处理的质量控制手段,主要包括OVT道集的空间分布、方位角偏移距属性、OVT道集单次记录、OVT道集单次偏移、OVT道集显示、OVT道集偏移距振幅属性等。四川盆地TNB探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的OVT域处理质量控制可以提升时间域OVT的处理效果。时间域OVT处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加快了现阶段的OVT域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瞿长青李传强马建波王东奎王忠军
关键词:方位角偏移距
一种基于CPU-DCU平台的正演模拟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PU‑DCU平台的正演模拟方法和系统,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CPU‑DCU平台的正演模拟方法,采用DCU/CPU协同加速对地震声波进行正演模拟,不仅适合于国产的DCU集群平台,而且进行地震...
国运东李传强 陈建 秦广胜 刘向东 吕庆达
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针对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严重的特点,开展了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静校正技术、串联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地震成像方法等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区地质特点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流程。通过对实际资料的...
王锡文彭汉明秦广胜李传强
关键词:黄土塬地区地震数据处理静校正
文献传递
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在东濮凹陷复杂断块区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东濮凹陷的主要地震、地质特点是目的层埋藏深、断裂体系复杂、储集层单层厚度薄。为了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精确刻画地下复杂断裂体系,结合东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开展了叠前数据规则化、高密度自动速度拾取、各向异性偏移和弯曲射线偏移等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东濮凹陷复杂断块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关键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品质和成像精度,为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震成果资料。
李传强孟凡冰段晓燕李绍康马建波
关键词:东濮凹陷叠前时间偏移各向异性
东濮凹陷高密度各向异性自动速度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提高复杂断块的成像精度,对复杂小断块进行精细刻画,其关键是提高速度分析的密度和精度。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分析,在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对复杂断块进行成像时,2%的偏移速度误差会对目的层的偏移成像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提高速度分析精度是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关键。常规的速度分析方法是采用双曲线动校正公式进行速度分析,需要人工拾取速度,速度分析的密度受到限制,速度分析的质量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另外,由于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的特点,反射旅行时间不再是双曲线,应用常规的双曲线动校正,在远移距出现校不平现象。通过所采用的高密度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可以进行高密度自动速度分析,同时也解决了各向异性引起的非双曲线动校正问题。
马建波李绍康银燕惠凌彩香李传强
关键词:高精度三维地震叠前偏移东濮凹陷
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被引量:4
2007年
针对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严重的特点,开展了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静校正技术、串联去噪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及地震成像方法等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区地质特点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流程。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和应用,效果明显,从而证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王锡文彭汉明秦广胜李传强
关键词:黄土塬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