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荫芝
- 作品数:31 被引量:3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对不同年龄、不同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不同类型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因子宫内膜息肉行各类宫腔镜手术109例,绝经后息肉15例、生育年龄94例,其中月经紊乱84例、贫血34例、痛经16例、原发...
- 冯力民王伟娟张红霞朱荫芝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后月经紊乱宫腔镜手术息肉切除
- 文献传递
- 绝经后妇女口服妇复春短期疗效观察
- 目的 妇复春是国内研制的一种新型的雌激素、孕激素复方制剂,同时含有钙及维生素A、D、E等合理成分,适合中国妇女.本研究观察56例绝经后妇女口服妇复春的短期疗效,以探讨其作为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绝经后妇女有更...
- 朱荫芝胡绥苏田小玲
- 关键词:妇复春绝经后妇女短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比较分析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价值,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比分析25 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31 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 P< 0.05) 。B 超的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病组分别为87.5 % 和60.0 % ,两者相比, 有明显差异( P< 0.01) 。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 水平明显升高, 其阳性率为72.0 % , 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阳性率为0)( P< 0.01), 而外周血性激素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结论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可依靠临床表现及B 超所见。血清CA125 水平的测定对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具有一定价值, 可常规应用,
- 王伟娟朱荫芝
-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CA125
- 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23例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文巧英朱荫芝
-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瘤
- B组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获得在中国北京地区 B组链球菌 (GBS)血清学型分布特点和抗生素耐药菌谱情况。 方法 76株 GBS分别由待产产妇和正常妇女阴道拭子分离培养并经协同凝集 (COA)抗原检测明确所获。采用标准 L ancefiled方法对所获 76株 GBS进行血清学分型 ;采用标准的琼脂稀释法对其中 47株 GBS进行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 (MIC)测定。 结果 76株 GBS菌可分为 7个血清型 ,其中 II(33% )、III(2 3% )、Ia(16 % )是主要血清型 ,10 0 % GBS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红霉素敏感。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MIC均≤ 0 .0 6 μg/ ml,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头孢哌酮 MIC范围为 0 .0 0 6~ 0 .0 3μg/ m l;红霉素 MIC是 0 .0 0 3~ 0 .0 3μg/ ml,庆大霉素 MIC1~ 32 μg/ m l,丁胺卡那霉素 MIC4~≥ 6 4μg/ ml。他们的耐药率分别是 12 .8%和 40 .4%。 结论 该结果为在我国进一步研究优势荚膜多糖菌苗进行免疫预防 GBS感染及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GBS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实验室常规报告 GBS敏感性结果 ,对 GBS菌株连续药物敏感性监测 。
- 申阿东朱荫芝杨永弘张桂荣王咏红江载芳
- 关键词:B组链球菌血清分型抗生素类GBS
-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
- 1990年
- 子宫内膜癌为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最近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郎景和报道108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53.3岁,比同期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推迟8年。许多学者把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称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但较少见.近年国外有关报道渐多,国内尚少报道.为了提高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简要概述。
- 朱荫芝丁淑芬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年轻妇女
- 50岁以后妇女卵巢肿瘤的子宫内膜8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子宫内膜对性激素很敏感,雌激素分泌低下,内膜萎缩.50岁后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竭,子宫内膜相应萎缩,但是临床中有一些高龄的卵巢肿瘤患者其子宫内膜并非萎缩状态,而显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影响.本文对88例50岁以后的卵巢肿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肿瘤的性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 杨保军朱荫芝
- 关键词:卵巢肿瘤子宫内膜老年女性病理特点阴道出血
- 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及脑动脉血流的变化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和脑动脉血流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三维多普勒仪及放射免疫β计数器,对30例行子宫切除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的绝经前妇女测定其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脑血流的变化。结果:手术后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ICA)终末段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明显降低,搏动指数(PI)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也可导致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血流速度及动脉血管阻力,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后适当补充雌激素是有益的。
- 王稚晖朱荫芝刘建秀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雌激素脑血流
- 妇科住院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的变化及分析
- 2002年
- 金丽萍王蕊朱荫芝李晓梅
- 关键词:妇科住院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
-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 2001年
- 赵卫红朱荫芝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年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