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疫情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RT...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流感
  • 1篇流感病毒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感冒
  • 1篇呼吸道感染
  • 1篇监测分析
  • 1篇儿童
  • 1篇副流感
  • 1篇副流感病毒
  • 1篇感冒

机构

  • 3篇象山县疾病预...

作者

  • 3篇朱小桢
  • 2篇陈爱女
  • 2篇高丽
  • 1篇宋晓荷
  • 1篇郑广勇
  • 1篇张柳燕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浙江省象山县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1-2016年浙江省象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象山县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象山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0 12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332.14/10万;各年均在4-7月出现发病高峰;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年平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329,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优势菌株处于不断变化中,仍以EV71和Cox A16为主,各年份均存在重复感染病例。结论象山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手足口病的优势菌株处于不断变化中,应继续落实针对重点人群的各项防控措施,推广EV71疫苗的使用。
高丽陈爱女朱小桢谢朝科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一起学生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某小学一起学生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特点,为学校流感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整个疫情持续14 d,疫情波及22个班级,累计发病71例,罹患率3.36%,实验室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本起疫情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首例病例未及时在发病后隔离和治疗,学生之间直接接触频繁,教室空气流通差是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任超高丽吴夏艳陈爱女朱小桢郑广勇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
应用实时荧光RT-PCR对象山地区婴幼儿副流感病毒感染的监测分析
2015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型~3型,初步探讨象山地区儿童感染副流感病毒的状况。方法以副流感病毒的HN基因序列为参考,综合分析Gen Bank上的HN基因序列,使用引物和探针设计软件Primer Express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荧光探针,建立实时荧光RT-PCR方法,用于分别检测副流感病毒1型~3型,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结果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1 172例标本中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阳性为85例(7.25%),HPIV 3型阳性73例(6.23%);检测结果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HPIV感染以HPIV 3型为主,HPIV 1型和HPIV 2型散发存在。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还检测到1株HPIV 1型和HPIV 3型的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敏感的特点,适用于临床诊断。HPIV在儿童感染中除了单一型感染外,还存在混合型感染。
张柳燕朱小桢宋晓荷
关键词:副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PCR呼吸道感染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