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 作品数:135 被引量:64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利用棉花的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杂交棉发展迅速。本文对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利用途径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张小全朱伟吕有军
- 关键词: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早籼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以早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探讨产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早籼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4 h,温度33.4℃,pH值8.4,淀粉乳液浓度36.8%(质量分数,g.g-1).该工艺所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为0.018 9,反应效率为81.5%.水相体系中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使淀粉颗粒表面产生了一些孔洞,酯化反应可能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表面;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较原淀粉低的糊化温度,当取代度由0增加至0.025时,糊化温度由71.54℃降低至69.31℃.
- 宋晓燕朱伟何国庆
- 关键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酯化反应理化性质
- 棉花纤维品质相关的GhJMJ12基因SNP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棉花纤维品质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棉花纤维品质相关的GhJMJ12基因SNP标记及其应用。棉花纤维品质相关的GhJMJ12基因SNP标记,所述SNP标记位于棉花Dt09染色体上GhJMJ12基因的第721...
- 刘伟马宗斌朱伟章志强
- 高产麦田磷酸二铵种肥与基肥配合施用效果与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酸二铵种肥与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播种前采用 75kg/hm2 磷酸二铵作种肥 ,其余部分作基肥 ,较磷酸二铵全部作基肥可以促进冬前及春季小麦次生根发育 ,增加冬前群体和春季最高群体 ,提高亩成穗数 。
- 韩燕来介晓磊谭金芳郑义苗玉红朱伟
- 关键词:磷酸二铵种肥基肥配合施用
- 凯丰16在黄河中游滩地适宜的种植密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凯丰16在黄河滩地适宜的种植密度,进行了4个密度水平(分别为3.75万、4.50万、5.25万和6.00万株.hm-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质地偏沙/肥力较低的黄河滩地,凯丰16在保留叶枝的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其皮棉产量比3.75万和4.50万株.hm-2密度显著增加。
- 刘桂珍邓士政马宗斌朱伟李伶俐
-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
-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以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体内相关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使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体内相关酶SOD和POD活性升高、脯氨酸含量增加,MDA的含量降低,从而提高了棉花种子和幼苗对...
- 朱伟房卫平谢德意李伶俐马宗斌
- 关键词:水杨酸盐胁迫棉花生理
- 文献传递
- 基因GhNHX4A在植物耐盐性能方面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棉花耐盐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涉及基因GhNHX4A在植物耐盐性能方面的应用,基因GhNHX4A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通过筛选和鉴定陆地棉NHX基因家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 刘伟马宗斌张丹朱伟
- 文献传递
- 氮肥和DPC用量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被引量:63
- 2009年
-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明显快于SPAD值,表现为吐絮期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盛铃期,而吐絮期的SPAD值与盛铃期差异不显著。因此,在DPC化控条件下,仍可使用SPAD值进行棉花叶色诊断,但应注意生育后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不同趋势。
- 马宗斌房卫平谢德意李伶俐朱伟
- 关键词:棉花氮肥DPC叶绿素含量SPAD值
- 棉花的生育特性与种子生产被引量:3
- 2009年
- 陆地棉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是多年生灌木,经过驯化培育,在温带演变成一年生半木本植物,形成了与一般大田农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本文全面分析了棉花的生育特性及其对种子生产的影响,探讨了充分利用棉花的生育特性,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途径。
- 贾文华刘桂珍霍晓妮马宗斌朱伟
- 关键词:棉花生育特性种子生产
- 不同育苗方式麦后移栽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育苗方式麦后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棉与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棉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及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基本相同,与麦后直播棉相比,现蕾期和开花期提早26~28 d,吐絮期提早26~27 d,有效结铃期延长27~28 d,单株铃数显著增加35.5%~39.4%,优质桃数(伏桃 + 早秋桃)提高74%~80.3%,平均铃重增加15.4%~ 15.5%,子棉产量极显著提高39.5%~41.7%,霜前子棉产量极显著提高79.75%~80.5%,霜前花率达86.4%~86.6%,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同时,棉花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利于机械移栽,可以完全替代棉花传统营养钵育苗,推动麦后机械化移栽棉的发展,稳定棉花生产,实现小麦棉花两熟双高产。
- 李伶俐郭红霞李文马宗斌朱伟杨铁钢
- 关键词:不同育苗方式麦后移栽生长发育